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91

酷暑简拔翁

墨巢老子黄陈辈,毒热行骸费自持。应指中天呼曷丧,欲提下界去安之。乌靴席帽翻江梦,白牯青牛待雨欹。为讯作丛新长竹,萧萧可解起秋思。

【笺说】

钱锺书先生自蓝田回沪,一家三口“住在他叔父避难上海时租赁的寓所的“二楼亭子间。”“亭子间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又小又矮,夏天闷热。”(杨绛《杂忆与杂写·记似梦非梦》)所以钱先生对暑热,就特别敏感。感同身受,因而想到同在沪的李拔可前辈也当在“酷暑”中煎熬吧。

于是在1942年写成《大伏过拔可丈忆三年前与叔子谒丈丈赋诗中竹影蝉声之句感成呈丈》一诗不久后,又写此一诗呈李拔可。诗的主旨,正是对“毒热”的不耐,对清凉世界的向往。

  墨巢老子黄陈辈,毒热行骸费自持。

首联写李拔可费力地忍受毒热的天气。上句说,李拔可和黄庭坚、陈师道是一样的人物。

“墨巢老子”,即是李拔可,李拔可在海内外收藏著名书法家尹秉绶书法作品最富,尹秉绶字墨卿,李拔可就自榜书斋为“墨巢”,并自号墨巢老人。

“黄陈辈”,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与陈师道那样的人。二人都被认为是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李拔可的诗风也有黄陈的色彩。同时代人杨锺羲就说:拔可“由昌黎而为黄陈,成其独到之列。”(转引自《李宣龚诗文集》之《点校弁言》,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那么,为什么称李拔可是“黄陈辈”?是仅仅因为因为李拔可的诗的宗尚“由昌黎而为黄陈”吗?可能有这样的因素,但仅如此认识,就游离于全诗之外,需要联系“酷暑”而言,方为恰当。原来黄陈二人都不耐“酷暑”。黄庭坚曾写《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虽是调笑张文潜之句,也可见黄庭坚对“酷暑”的态度。陈师道也不喜热,《魏衍见过》一诗,前半首说:“暑雨不作凉,爽风祗自高。我老亦衰疾,奈此正郁陶”;《送张秀才兼简德麟》诗:“长安千门憎热客,我独怜君来解热。”陈师道“解热”有方,喜用纳凉用具,如《斋居》就说:“青奴白牯静相宜”。如此解释,才和下一句写李拔可酷暑中的形象相和谐。

下句写,李拔可在毒热的天气中,费力地自我忍受身体的煎熬。

“毒热”,酷热,热到极点;杨万里《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诗,尤见其“毒热”之难耐:“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形骸费自持”,是借用陈师道《斋居》诗的“老罢形骸不自持。”“形骸”,就是身体。“自持”,即自我坚持、自我忍受。

此“毒热”,固然是指天气而言,也不能说不是暗喻时局,而李拔可也确是在“毒热”的时局下“费自持”。

应指中天呼曷丧,欲提下界去安之。

颔联承接首联,写对“毒热”的不耐。上句说,应该指着老天呼喊,你为何不死亡。

此句化用了《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一语,意即这老天怎么不死了?我要与你一起灭亡!这是夏朝百姓痛恨夏桀而怒骂的话。

“中天曷丧”的“中天”,就是天空。“曷”,何;这里是“何时”的意思。“丧”,就是灭亡。《尚书》中的“时日曷丧”,钱先生《谈艺录》序中也使用过:

时日曷丧,河清可俟。古人固传心不死,老我而扪舌犹存,方将继是,复有谈焉。

哪里是说的“时日”,显然指的是日军的占领!这里的“中天曷丧”,当然也是饱含对日军占领的诅咒,对抗战胜利的呼唤。

上句用的是《尚书》,下句就用了宋代诗人王令的诗句说,想要手提下界这毒热之地,前去安排在清凉世界。

此句钱先生有自注:“王广陵《暑旱苦热》诗:'不能手提天下往。’”王广陵,是指宋代诗人王令,他占籍广陵(今扬州),且死后文集被编为《广陵先生集》,故后人多称为王广陵。王令的诗,想象丰富,造句奇特,用语深刻。王令此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是说不能前往“崑崙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之地,也就是钱先生此句的“去安之”之地,那是清凉之地。王令叹息说“不能手提天下往”,钱先生却豪迈地说“欲提下界去安之”,明知不可而为之。“下界”,即人间,即王令的“天下”。所以此下句说,要提着人间去安放在“崑崙”、“蓬莱”——那里是清凉世界。

此一联,化用前人的句子,以“曷丧”、“安之”的虚字入诗,亦是宋诗特点。

乌靴席帽翻江梦,白牯青牛待雨欹。

颈联二句写对清凉天气的梦想与期待。

上句化用黄庭坚暑热梦想风雨的诗句,即黄庭坚《六月十七日昼寝》一诗:“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马啮枯箕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乌靴席帽”来自上引黄庭坚诗《六月十七日昼寝》的第一句,因为协律,词序作了颠倒。“乌靴”,古代官员所穿的黑色靴子。“席帽”,古代的帽子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形状好似今之草帽。这是黄庭坚自写其在夏日形象,钱先生借用来写李拔可的穿戴。

大热天,穿靴戴草帽,当然梦想“翻江”的风雨。“翻江雨”见于上引黄庭坚诗的第四句。钱先生《谈艺录(补订本)》七七则曾详论黄庭坚此诗:

(《随园诗话》)卷九:“晁君诚诗:'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龁残刍。’真静中妙境也。黄鲁直学之云:'马龁枯萁喧午梦,误惊风雨浪翻江。’落笔太狠,便无意致。”按《养一斋诗话》卷七亦有此论。本事盖出《石林诗话》:“外祖晁君诚善诗,黄鲁直尝诵其'小雨愔愔’云云,爱赏不已。他日得句'马龁枯萁’云云,自以为工。以语舅氏无咎曰:吾诗实发于乃翁前联。余不解风雨翻江之意;一日憩于逆旅,闻旁舍有澎湃鞺鞳之声,如风浪之历船者,起视之,乃马食於槽,水与草龃龉于槽间,而为此声。方悟鲁直之好奇,殆适相遇而得之。”窃谓石林所记,即可尽信,亦未得此诗作意。《山谷内集·六月十七日昼寝》云:“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马啮枯箕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天社注曰:“闻马龁草声,遂成此梦也。《楞严》曰: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此诗略采其意,以言江湖之念深,兼想与因,遂成此梦”云云。真能抉作者之心矣。夫此诗关健,全在第二句;“想见”二字,遥射“梦成”二字。“沧洲”二字,与“江浪”亦正映带。第一句昼寝苦暑,第二句苦暑思凉,第三句思凉闻声,第四句合凑成梦;意根缘此闻尘,遂幻结梦境。天社所谓“兼想与因”也。脉络甚细,与晁氏之仅写耳识者,迥乎不同。诸君不玩全篇,仅知摘句,遂觉二语之险怪突兀耳。风声本似吞啖之声,韩退之《祭张署文》早曰:“风饕”;东坡《次韵山谷画马试院中作》亦曰:“卧闻龁草风雨声”;清王芥子太岳《青虚山房集》卷五《高平行记》为当时名文,有曰:“厩马千蹄,龁草声如空山夜壑,风泉撞摐。”“风雨翻江”,初无不可解处。况山谷以“相见”“梦成”四字为伏笔乎。

钱先生又在《管锥编》第二册489页说:

沧洲结想,马啮造因,想、因合而幻为风雨清凉境,稍解烦热而偿愿欲,二十八字中曲尽梦理。

此句显然是写李拔可像黄庭坚,暑热中梦想清凉风雨来临。

上句用黄庭坚,下句用陈师道。这就是前面已引的陈师道《斋居》的诗:“青奴白牯静相宜,老罢形骸不自持。”

这里把“青奴白牯”颠倒为“白牯青奴”,也如上句是为了协律。“白牯”,本义为白色的水牛;冒广生《后山诗注补笺》谓“似言白角簟”,则是寝卧用凉具。“青奴”,即凉寝竹器,用竹青篾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又名竹夫人;青奴此名,乃黄庭坚为命名,见其《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之二:“我无红袖堪娱夜,政要青奴一味凉。”

“待雨欹”,就是依靠着,等待着下雨。“欹”,依侧;此指依靠“白牯青奴”以取凉。

此句写李拔可依靠竹席之类的凉寝用具来避暑。为什么这两句用黄庭坚与陈师道的诗句?因为前面讲了“墨巢老子”是“黄陈辈”嘛!

为讯作丛新长竹,萧萧可解起秋思。

尾联拉回到“简拔翁”,即作书问询李拔可。上句说,要问问,新长的成丛的竹子。

“为讯”,即询问;宋祁《送连庶》:“遇鲤频为讯,逢蒪试作羹。”竹可问,正是化无情之物为有情的诗家手法。

“作丛”,此指成丛生长的新竹;唐朱庆馀《泛溪》:“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

此上句语意未完,须与下句连读,方成完整一句。如此句法,在中两联一句一意后,忽作变化,两句一意,顿挫而变流畅,令人一振。

下句接上句说,新竹可懂得?你萧萧作响,引起了主人心中秋凉之思。

“萧萧”,像竹声;黄庭坚《题樊侯庙二首》之一:“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可解”,可懂得;此指新竹可懂得发出“萧萧”如秋风之声。此是将“新竹”拟人化了。

此句之“秋思”,表面写竹叶萧萧,引起李拔可想起秋凉之风;但“萧萧”之竹声,清郑板桥有“深衙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生”,似也可能引起李拔可的家国愁思吧。

尾联写到竹子,是李拔可居处的特色,正是扣到了“简拔翁”的诗题。

此首诗,首句说李拔可为“黄陈辈”,然后处处围绕黄陈“苦热”展开,一点微意,演化为一首诗世界,且又绾和时局,可称构思巧妙。

中间两联,每句化用前人成语为诗句,足见腹笥之富,令人赞叹。两联一联情语,一联景语;情语中有形态,景语中含情意。

尾联另开一意,赋无情与有情,摇曳不尽,乃是钱先生七律中结尾颇妙的一诗。

(0)

相关推荐

  • 文徵明《黄庭坚诗卷》

    文徵明草书<黄庭坚诗卷>草书诗卷纸本 纵29.5厘米,横133.4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 释文:山谷谪黔南,亦有<竹枝>二篇云:撑崖拄谷蝮蛇愁,入菁扳天猿掉头:雁门关外不嫌远,五 ...

  • 王水照:《宋诗选注》删落左纬之因及其他——初读《钱锺书手稿集》

    内容提要: <宋诗选注>重印时删去初版所选左纬其人其诗,其直接原因是入选作品中具有"贼"."寇"等与时"违碍"的内容;而其深层原 ...

  • 胡文辉|“二三素心人”之境的清言意味

    张尔田致李沧萍函 文︱胡文辉 "大抵学问是荒江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锺书这两句名言,播于人口.但我原先不记得出处,经搜索,始知出自钱先生1988 ...

  • 黄庭坚—《上苑诗帖》

    黄庭坚—《上苑诗帖》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3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有,为君试一陈.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笺说] 1934年先生北行至北平,即今之北京,回沪后,大约友人询问旧京情事,钱先生感慨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4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亦惘然. [笺说] 此诗作于钱锺书先生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1934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5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笺说] 这是一首咏雾的诗,肯定有一定的寓意.诗写于1934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6

    沪西村居闻晓角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校何如. [笺说] 1934年,钱锺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大学即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8

    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笺说] 1933年开始的首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按规定是不允许在校生应考的,要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9

    牛津公园感秋 一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笺说] 钱锺书在英国留学,就学于牛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的是文学士学位.夫妇二人租住在校外,是一间较大的房间,既是卧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笺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1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笺说] 钱先生夫妇到牛津,一开始靠吃房东的伙食.英国的饮食习惯不合钱锺书的胃口,杨绛就改租了另一套住屋,在牛津大学公园对面.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2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欠分明.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笺说] 1936年,在英国的钱锺书写了两首有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