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笔记:培训的格式
梁东方
能有机会到北京,不是出差就是开会,不是开会就是上课。
世上很多课都在上,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培训课,其实不是很在乎内容,在乎的主要是这种培训的过程与形式;只有这样的过程和形式留痕了,才会上下皆大欢喜。培训是一种有所作为的最直接的表示,于是,层层贯彻下来,培训便也就多如牛毛起来。
在这样的培训过程中,即使是十五分钟的课间休息也会赶紧回到宿舍里躺下,躺下才意识到浑身上下有干了重体力活一样的酸痛,又有那种重体力活儿终于停止了的幸福。
这样说起来虽然真实,但是倘使有高高在上的什么目光望见了,一定会说矫情。因为相比于那些真正正在干着重体力活儿的人来说,你的工作不过就是坐在屋子里听讲吗!好吃好喝好睡的培训,这是干体力活儿的人们、务实而不务虚的人们多么梦寐以求的天堂妙事呢!
的确矫情。不过汗颜者其实应该不止是我们被培训的人,还应该有培训人的人。因为他们至今也还没有找到方法,让培训不只是要留痕的过程与形式,而成为同样务实的行动。
所谓培训,就是每天上下午定时定点定席位地坐在课堂一样的大会议室里听。听台上坐着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讲的自然都是先知先觉一般正确的,但是也未必不是重复的,不是在别的场合里甚至是去年的培训里你已经听过的。
不知道这样的讲累不累,也许因为这样的讲后面都跟着费用,所以不会有累的感觉吧,有的只会是乐此不疲,会是一个培训接着一个培训一年到头天天培训才好的向往。
不过,这样的听却着实是累的。因为不管你听过没听过,也不管你是不是已经知道、理解甚至掌握得不比他差,更或者比他强。你会因为他们的循环逻辑和无限重复的话语格式里,潜藏着的用反复说的话语填满课堂的狡黠,而本能地在心中鄙视地默笑;你可能还会因为他们去年讲过今年原封不动又在讲的某个例子某个感叹而腹诽地嗤之以鼻;你可能会因为他干脆不再讲理而一概以这就是我们的国情来回答一切问题的蛮横,而在心里进入到无话可说的状态……但是你终究还是不得不这样认真地至少是做认真状地听下去。
这样说起来就有点大逆不道,因为这种培训并不是自由听讲,而是必须洗耳恭听,没有挑拣的余地,没有选择的可能。你在这一段时间里被置身在这样的场合,是没有任何的行其他的事可能的。
你不得不注意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他们浑身上下的全部细节,就是你生命中的这段被固定了的段落里的唯一关注对象。
对于开讲之前主持人照例过分的溢美之词把他们捧上天的近于反讽的话,他们一般照例是要客气几句的;但是也有不客气地照单全收甚至加以自我补充者:我还给某某领导某某委员讲过课,我还是什么什么奖励获得者,太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就不说了……从这样的细节里,你可以知道他们绝对不单单是为钱才来讲座的,他们还要在讲座中确认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好感觉。
以一介书生的求学经历而能荣登官场或者最接近官场的某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某文件撰写组成员,总归是万千以求学为谋生之道的所谓知识分子们所艳羡不已的。所以他们在面对地位比他们低的外省的听讲者的时候,就会将自己原本也源于外省的人生经历而能位至如今的得意,贯彻到每一句演讲中。
北京之大,全国之大,培训之多,培训之频繁,不可胜数。不管有多少,格式大抵如此,状态基本这样。除了这些讲者就没有更货真价实一些的讲者吗?除了这样的培训,就没有别的更有效率更不耽误时间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