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与行书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要了解楷书和行书的区别和界定标准,这个还得从楷书和行书的发展演变来谈起。
我们开始学写字和练习书法,基本上都是从楷书开始的,等到楷书练熟了,书写速度快了,会逐渐过渡到行书。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楷书和行书的区别,无非是一个写得比较工整,运笔比较慢,而行书书写速度比较快,有连笔这样的区别。
但其实不然。
楷书和行书最大的区别,除了字型上的差别外,还在于笔法上的差别。
我们中国文字,从仓颉造字开始,现在有据可考的文字大致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这样一个演化的过程。
也许有人奇怪,明明楷书一板一眼,写的那么慢,怎么会还在行书之后才演化定型呢?
先秦之前的文字演化我们就不不再考证了。让我们从隶书开始。
我们都知道,隶书始于秦篆,但是秦篆弯弯曲曲的太复杂,所以被加以简化,成为了一种连奴隶也能看得懂的文字,所以称之为隶书。
隶书在汉代逐渐成型和发展,这是毛笔也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那么我们回想一下第一次拿起毛笔的孩子会怎样写字?
是从藏锋点顿这样的复杂的运笔方法开始,还是直接一笔划过去呢?
所以这种直接摆动的笔法,造就了汉代隶书笔画的主要特征。
这个是西汉早期马王堆出土的简牍,从笔画上可以看出,早期的隶书笔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弧形。
到了西汉中期的甲渠侯官简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笔画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隶书特征,也就是蚕头雁尾的波浪型笔画。这也是笔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的必然。
但是隶书和后世的楷书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书写要求工整,速度较慢。所以一种书写速度更快的笔法——章草就出现了。
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成为一种成熟完善的书体。
陆机的平复贴,就是章草的经典之作。
比起工整的隶书,很多笔画度连在了一起,而笔画的连续,意味着笔锋运动轨迹的弯折的增加,这需要更加高级的运笔技法方能胜任。
等到了东晋,我们终于迎来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
这时笔法的发展,已经让笔画脱离了基本的一维线条,作品中每一点画都像是飘扬的绸带,在不同的侧面交叠纽结并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不再是一条简单线条,而是变成了某种立体的感觉,这也正是由于笔法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笔锋的熟练应用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
隶书经过章草发展为今草的同时,沿着另外一条线索发展为了当今的楷书。
西汉年间,就出现了少量的类似楷书的点画,很可能只是无心之举,但却是一种新字体产生的端倪。
等到了东汉,大多数的字已经退去了隶书的波浪运笔,变得更加平直。
其实任何时代对于字体发展的要求,都是在易于识别的基础上的越简单越快捷越好。楷书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对隶书从结构和笔画两方面同时加以简化的产物。
结构的简化,在于笔画的减省,笔画的简化,在于曲线变直线。于是在边角转折的地方,圆弧逐渐消失,代之以提按。运笔的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笔画的端部和弯折处。
我们对比一下王羲之和王徽之的笔法就可见一斑。
当用笔的重心移动到笔画的端部和折点之后,很好地适应了楷书方折分明的结构。夸张的端部以及折点,既使点画更加醒目,也能弥补弧形运笔减少、笔画平直带来的审美损失。
等到了唐代,楷书无论是作为一种实用的字体,还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类别,都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中唐的颜真卿是楷书的集大成者,无论是他的《多宝塔感应碑》还是《麻姑仙坛记》,都体现了几个特征:第一:强调端部和折部,提按的笔法极为明显。第二:丰富了端部和折部的用笔变化,使得藏锋、留笔等成为楷书的典型笔法。
再其后,行书也逐渐受到了楷书笔法的影响,而出现了行楷这样的书法。
如上,行书和楷书,都是从隶书发展而来,在魏晋之前,行书占据了书法的主流位置,而到了唐代以后,楷书成为了书法正宗,之后的其他字体,也都多多少少地受到了楷书笔法的影响。尽管有时行书楷书字型相似,但是我们从其笔法入手,行书注重笔画的运动流畅,弧形运笔,而楷书注重端点转折的提按,也就可以很好地区分行书和楷书了。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