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朱全吉|人到浮来福自来
人到浮来福自来
文|朱全吉
生于莒县,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浮来山了。但真正投入到它的怀抱,去体味、细读它的风采,我还是第一次。在莒县浮来山被山东省政府定名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12周年之际,因了外地同学的来访和那句“人到浮来福自来”的话,我再次重游了这座海拔只有298.9米,却周身写满莒国灿烂文化的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处莒西平原尽头,扼莒县、沂南两界。在莒城登高西眺浮来,呈平地崛起之势,有水上浮来之感。此山由飞来、佛来、浮来三峰鼎立,拱围相连,构成藏风聚气幽境。虽然,它没有泰山那“一览众山小”的雄奇巍峨,也没有黄山那奇峰怪石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的神妙莫测,但它却以自己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让众多的游人慕名而至、流连忘返。这里有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千年古刹定林寺,这里曾经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晚年藏书校经的地方,这里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天下银杏第一树”……
从县城驱车西行,转南门山道,入弯曲陡峭山路,十几分钟后,汽车可以直达寺畔停车场。一进山门,便有松柏参天,古藤绕树,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之景观,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
同游的人,是来自临沂的5位同学。我以山主人的姿态引领着他们的行动和目光。初夏的浮来山,山间吹来阵阵凉风,我们时而穿梭于山间小道,时而在千年银杏树下合影留念,时而在刘勰塑像前凭吊先贤、发思古之幽情,时而闭目触摸“福”字祈求同学和家人平安幸福,时而驻足于古碑根雕之间……每到一处,同学们都会沉醉于惊叹和留恋之间。我心中的那份自豪感也随着同学们的满足时刻涌向心头。
千年古刹定林寺,历来是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始建于晋代,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既轩敞典雅,又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国古建筑风韵。定林寺前院中央,巍然屹立着一棵枝叶参天古木,这便是“天下银杏第一树”,树高26.7米,径围15.7米。早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与莒子曾在树下会盟,算来,树龄已近4000年。这株古银杏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枝荣叶茂,生机盎然,片片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像一把把扇子在不停地摇动。每年的十一月前后,是观赏银杏古树的最佳时期,那厚重的树叶,像被镀了金一样,流光溢彩,秋日的阳光洒落在她娇美的叶面上,闪烁着金光,连成金黄的树冠,树下散落的叶子,像铺了一层金被,令游人不忍心踏上脚步,我真想躺在“金被”铺就的大树之下,仰望她那鎏金的身躯,倾听她与秋风喃喃的心语;我多想亲吻她高不可攀额头,向她表达内心的喜悦,诉说浮来山的俊美,讲述千年古县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我多想在晚秋时节举办的“银杏节”那天,身穿古装黄袍在她的怀抱下起舞吟诗,去穿越千年的历史岁月,去感受“大树龙蟠会鲁侯”的峥嵘岁月,去演绎“莒鲁会盟”那恢弘的场面。历史造就了古树的神韵,赋予了她美丽的传说,美醉了多少游人,多少游人在此啧啧称奇、叹为观止,渐入那“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境,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时空的浩渺、生命的永恒。是啊,人世间至善至美至真至纯的情谊,不是也像眼前这株千年银杏树一样永恒吗?树下我们特邀了1位游人,7个人手拉着手绕树丈量,第一次亲身体验了“七搂八拃一媳妇”的感觉,应验了树下那段动人的故事和优美传说;在定林寺中院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小楼,门匾上书“校经楼”三个镏金大字,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此楼乃当年刘勰校经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有刘勰塑像,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及历代研究文献。刘勰,祖籍山东莒县,梁代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耗时5年完成了《文心雕龙》这部传世巨著,成了自他以后历代文人学子的案头必读书,的确是中华乃至世界之文化瑰宝。面对丰厚的资料珍藏,我们仿佛置身于这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之中了!难怪史学泰斗都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穿过一片竹林,登高北上来到后院,院内也有一棵银杏树,有趣的是小树绕大树连成一体,因此叫做“公孙树”。不是吗?你看它们相互依附、奋发向上、尊老爱幼,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树下北侧立一“福”字石碑,我们纷纷闭目用手触摸祈求平安幸福!
去浮来山当然也少不了参观华人寻根馆。它位于定林寺西侧,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形态古朴,飞檐翘角。进入大厅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幅较大的由龙眼树根雕刻而成的中国地图,站在这浓缩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貌面前,我的思绪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上空飞翔。那奔流不息的黄河、长江;那连绵不断的长城、运河;那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那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还有那五岳的风光、翻腾的海浪……一切尽收眼底。此刻它不再是一幅图画,而是一曲歌唱祖国的颂歌。大厅正中陈列着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两件根雕作品,东西摆放相峙而立,东侧是“花果山”,瞧!正面雕刻了72只猿猴,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背面那弥勒佛正手扶元宝,开怀大笑。西侧是“龙凤戏珠”,看!正面那龙凤交互拥抱着争相夺珠,背面那九龙闹海的场面,让你感受到水雾缭绕、云动浪翻的气势。我由衷地感到这是一首民族精神的诗歌,又是一首和谐腾升的赞歌。这时有位同学叫了一声将我的目光引向了那“孔雀开屏”“日月屏风”“十二生肖”等根雕面前,感受着那根的源泉、根的生命、根的情怀。
5月的浮来山已是树木葱葱,山花遍野。到处青松翠柏,奇木绿草,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寺庙内外,亭阁之间,有读不完的史证碑文;清泉峡俗、云龙崖畔,留下了看不完的摩崖石刻;朝阳观内,香火缭绕中留下无数祈愿;烽火台上,晨曦暮霭中依稀可见缕缕青烟……每一处景点,无不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传说,耐人寻味,百读不厌。近年来景区内又兴建了划草坡、福寿碑、福寿广场、山庄等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地方。
中午时分,驱车前往山庄就餐时,同学们仍在回味着那刻在石碑上的“一山一树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巢人”的含义。祝福之余,浮来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映像,也再一次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作者简介:朱全吉,男,笔名泉源,系中国文学协作联谊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莒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莒州文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执行总编、《中国文学》杂志(2013年、2014年、2015年)签约作家、《中国文学》2013年度十大杰出作家、《文学与艺术》全国第一届签约作家。自90年代开始创作,曾在报刊杂志及网络发表作品500余篇(首),时有作品获奖。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山前山后的鲜花》、长篇电视连续剧《丹心谱》、散文集《超越激情》、与他人合著长篇报告文学《大义之莒》《英雄之莒》《人文之莒》。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朱全吉卷》。
壹点号胶东散文
欢迎投稿,胶东散文投稿邮箱:jiaodongsanwe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