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杨博谊:【母亲的味道】(散文)
点击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母亲的味道
说来人不信,年近古稀的人了,一到端午,就会闻到一股凉拌黄瓜的味道,那大蒜的辣香、嫩黄瓜的清香和油泼辣子的浓香,一生都在我心头缭绕,挥之不去。那是母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青春的味道。
六十年代的中国老百姓生活是极其贫困的,一月一人二两油、二两肉,连豆腐、豆芽、盐、糖、菜也要票证,母亲除了59到62年饥荒岁月实在没法,其它年景就是平时再苦,端午节也要节是节、年是年地“奢侈”一番,一人一个染红了的煮鸡蛋,一个煮大蒜,一人一碗没有搭菜的白米饭。苍穹、艾蒿、雄黄酒是必不可少的,凉拌黄瓜是母亲的招牌菜。香味飘荡在整个院子,我们放学远远就能闻到。后来江湖闯荡几十年,也精心研究凉拌黄瓜,可总作不出母亲当年的味道,是现在大棚蔬菜,菜不地道?是生活好了,嘴吃叼了?还是母亲的手艺有绝招?真不好说。
母亲一生经历了两次改朝换代,外祖父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后来辞官回家兴业置产。他重视教育,在家里开办私塾让家族中的女子受教育,他反对妇女缠脚,所以母亲只是半小脚。母亲天资聪慧,在私塾里学得最好,从母亲口中常会听到三字经、女儿经、曾广贤文的词句和生不逢时,不能像我舅他们那样去北京上大学的感叹。
说她是地主倒也名符其实,她娘婆两家都是家乡的大户人家,但她绝不是文艺虚构中那种好吃懒做,心狠手辣的地主,而是知书达理,勤俭能干,心灵手巧、慈善贤惠的能人。如果母亲生逢其时,她可能是一个兴家兴业的好当家,也可能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尽管历史的尘埃埋没了她,她把自己的灶台人生依然描绘得多姿多彩。她不仅在有限的条件下把家里生活安排的收支平衡、井井有条,而且让子女几乎都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她带过的七个孙子更是个个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分布世界各地和国内一、二线城市。
在婆家她既要带孩子,处理婆媳、妯娌及与员工的关系,还要常年参加帮厨,做衣服这样的家政劳动,母亲的针线茶饭都很漂亮,记得小时候,母亲能教我们用纸折出小狗、官帽、宝塔,能剪出漂亮的窗花,能用面蒸出栩栩如生的老鼠、兔子和漂亮的花,能用边角布料剪裁出式样别致的衣服。母亲很会安排计划,大饥荒时期,一样的穷苦日子她却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月底常常能拿几元几角钱借给邻居救急。
也许是母亲从小在大户人家大厨师身边耳闻目染,不论什么菜只要经她一作,味道就是不同,印象最深最早的是1956年公私合营,大家庭解体,母亲第一次摆脱有婆婆、妯娌的大家庭,开始自己当家作主的新生活,她买锅、和泥、找砖自砌炉灶,第一次作的是香辣醋溜豆芽挂面,锅很大,柴火很旺,母亲把油烧得冒烟,先放上葱、姜、干辣椒,等炸出香味,再放下豆芽、红罗卜丝和蒜苗,加上醋炒几下就出锅。下挂面的水很宽,波涛滚滚,挂面下去很快就捞了起来。那豆芽的豆香、葱、蒜、姜、醋和干辣子油炸出的香味、那挂面的劲道至今我都记忆犹新。1969年红色恐怖笼罩着山城,大姐去大山里教书,姐夫在干校挨斗,父母命运更是难料,我又要下放到边远小县镇坪去,母亲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在地炉子上放一铝锅,切了一点肉,用淀粉姜葱一腌,放在开水中,还从一珍藏的小包里,把几根类似虫草的补药全放下去,一会儿香气四溢,那肉又嫩又滑又香,我后来再也没做那种味道。
公私合营后,全家大小近十人的鞋袜和冬棉、夏单,都靠母亲手工缝制,她从没有把这一切看的太苦太累,反而把这看作是优秀女人的舞台,把自己给我们作的衣、裤、鞋、帽当作自己的作品,只要我们穿着合身好看,就是她的快乐。她和面真正能做到三光,剩菜剩饭也能搭配起来做得很香。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不断研究新的吃法。她开始做油糕炸不膨松,就向卖油糕的师傅请教后,在面里放上泡好的锅巴,把油糕炸得又酥又软。开始作蒸面不太精道就向别人请教,结果做得比买的还好。
做事计划性极强是母亲的另一种味道,她从早到晚都有干不完的家务活,每到冬天她就会买萝卜英做酸菜,盐腌菜,做酸萝卜。每到春天,她就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把门板取下来搭成案子,在温暖的阳光下用旧衣料作袼褙,剪鞋样子,拉鞋底子,把缝织有对联的绸缎反过来作被面或衣里,把旧的棉衣棉裤改大变小,就是废弃的边角料,她也会巧妙地做成衣服上的点缀。记得我五岁和大姐她们有一张合影,穿着时髦的淡蓝色外罩,上面有白的月亮、红的星星和胖娃娃的图案,那是母亲设计、剪裁、创作的。大姐有孩子的时候,母亲四十多岁,正年富力强。那时母亲常带我去给大姐送自己做的鸡蛋甜酒和一种烫面做的饼子,那甜丝丝的香味我现在都记得很清。她给大姐作的布提包,用竹片圈套上花布作提手漂亮又时尚,给外孙做的衣裳、裤子、小鞋,小被子,喜庆又好看。七十年代哥哥姐姐春节回来,十来个人吃饭又是八凉八热,那时不像现在有气灶、电灶、高压锅、微波炉,几个灶头温度还可以自动调节。只有一个石炭炉子火力最好的时间也有限,母亲总是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在案板上操作着,炖菜在小火上烧着,等她把菜切好,火也到了最旺的时候,几下一翻就可出锅。
母亲时间观念极强,开始家里有一个老式摆钟,八十年代母亲用上了电子表,闲时总是拿本小说坐在阳光下看书,几点干什么,几点吃饭,从来不会误事,她同龄的老人们都很羡慕她有文化、会安排生活。以后条件好了,母亲也还是喜欢自己做老式的衣服鞋子穿,她觉得这样既舒服又省钱。
母亲身上还有一种味道,就是温柔贤慧善良的外表里,有一种骨子里的坚毅、顽强、冷静、镇定的阳刚之气 。她一生经历过太多的风浪,土地改革、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她为父亲分忧,反右、文革、干部下放她为姐夫分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斥,显示着她非同一般的胆识和智慧。1958年,面对种种压力,她为女儿分忧解难,让女儿安心上学工作,坚定支持帮助女儿,维持了一个完整幸福的家。1949年后母亲被戴上帽子,很多昔日的亲友都远她而去,但她还是像一棵大树挺立着不卑不亢,为儿女遮风挡雨。1975年院子一顽童仗着自己家是工人,要欺负母亲带的外孙女,还扬言要烧我家房子,母亲义愤填膺拉着外孙女去找居民主任说理,主任找到那家家长,顽童才服了软。1976年母亲哮喘极为严重,她常常喘着大气、流着鼻涕,背着孙子在困苦中挣扎。1977年我们弟兄两个和两个外侄同时考上大学,母亲从里到外洋溢着自豪和喜悦,她对我们说,“你们安心读书,不用操心家里”,母亲声如洪钟一样的声音现在还在我耳边回响。1980母亲已是古稀老人,还帮我带孩子,一次在掏炉子时把脚崴伤了,为了不影响我学习,她硬是不让告诉我,而把我的七舅接来帮忙照看了一个月。她对孙子并不是一味溺爱,而是严格要求,寓教于乐,她写字片教我的儿子认字、背诗、数数,儿子五岁上学也不吃力,为儿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母亲的这种味道也留在我们身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像母亲一样,都重视教育、热爱生活、热爱孩子、都是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今年清明,我在父母亲的坟前对他们说“你们最牵挂的孙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在上海又买了大房子,还给你们生了两个重孙女。你们最疼爱的孙女在深圳也已结婚成家,你们已有了两个重外孙。”想到母亲天资聪慧、一生精明,却生不逢时,受尽屈辱,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想到母亲一生四儿两女事业有成,带过的七个孙子个个是人中龙凤海阔天空,想到母亲晚年能畅游京、蓉、渝、汉和西安,能听着三天哀乐,穿着虎坊桥的寿衣离去,与她同时代的老人相比也算是不虚此生,无愧先祖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尽孝时,父母却不在了。每每想到自己在父母晚年,考虑自己儿女的时候多,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的时候少,很多方面做的都不是尽如人意,只能是一声长叹,几多遗憾。
爱美也是母亲一生的追求,眼睛不好一直是母亲的遗憾。母亲脸上有几个痣和老人斑,1987母亲在成都坚持请游医治了,效果很好。白内障给母亲带来极大的痛苦,西安成都的专家都说当时还不能做手术,后来她眼底就更混浊了。怕给儿女们添麻烦,她甚至想早些离世。
1991年老人家突发脑溢血,半年后去世。从此我就再也没可能品尝母亲饭菜的味道。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杨博谊,微信名“白桦树“,新浪博客为“耳顺少 年”。如今已是孔寿老翁。热爱科学严谨智慧的数学,托邓小平改开之春风上大学。虽苦读数学四年,仍只能在数学海岸望洋兴叹,只能终生以传递数学火炬为己任。
喜欢用文字展示美好,表达感情,教学之余曾在《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东莞日报》《安康日报》《教师报》上发表拙文。
退休之后写博客健身,出书三本留与儿孙,分别为诗词歌赋,散文杂文,议政论教,书名圆梦在路上。
往期回顾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三秦文学团队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