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9

精神化生

  [原文]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有阳,故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翻译】肝血温暖向上升,升腾不止,温暖之气化为炎热之气生出心火,肺气清凉向下降,降敛不止,清凉之气化为寒冷之气生出肾水。水非常寒冷,五脏都凝聚在一起,阴到了极点则生阳气,所以纯阴之中有生发的阳气;火非常炎热,六腑都发散到外面,阳到了极限则生阴,所以纯阳之中又孕育着降敛的阴气。阴中有阳气,那么水温暖而精气盈满,阳中有阴,那么气清爽而精神旺盛。

  {解读}张仲景把经络与气化有机地进行了结合,他在《伤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阴阳大论》。

(0)

相关推荐

  • “以热治热”五苓散

    五苓散主治水府有熱.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或諸溼腹痛.水飲水腫,或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恍積熱.便秘而渴诸证,皆属热象,而五苓散组方无一味寒药,惟以猪苓.泽泻.茯苓三味行水,而用桂枝助膀胱气化,气化则水 ...

  • 节气|小寒:去寒就暖,守护阳气

    中医把一年一共分为六步,而最后一步称为"终之气",是以小寒作为结尾,也就是戊戌狗年的最后一个节气. 到了大寒则是进入下一年的第一步,称为"初之气",也就是己亥猪 ...

  • 张仲景留下“抗癌偏方”,被称为“癌症克星”快速提高人体阳气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传播中医文化,分享中医轶事,很开心又跟大家见面了.中医有一句古话叫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意思是说血液想要在人体正常运行需要气的推动作用.如果人体的气不足, ...

  •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59)方剂阐微|附子汤里的三焦法(治周身骨节痛、背凉、气喘、汗多)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附子汤里的三焦法 有个病人,女,68岁,周身骨节痛,背凉好几年,平时气喘,汗多,早上刷牙,牙龈容易出血,脉沉细,舌苔白滑. 脉沉细,是阳气不足,补充不了脉道.骨节痛,背凉,是寒邪 ...

  • 董洪涛:大渴不可暴饮!

    每次喝水以三口为限,需饮温水,慢慢吞咽. 因为水性阴,入于胃中,要脾阳运化,才能把水饮气化成身体需要的精微物质,然后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个过程都需要阳气的气化,否则喝 ...

  • 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九窍即为 水注之气 六经为川: 川即河流 山下河流 或者峡谷 就叫做川 川: 六经为川,六经为气血之川,运行气血 肠胃为海,肠胃为水谷之海 六经和肠胃与天地结合 即还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九窍即 ...

  • 黄元御<四圣心源>经典总结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六经解 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人感天之六气而生六腑,故六腑为阳,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脏,故五脏 ...

  • 《四圣心源》译读(46)

    长沙徐树铭序 叙曰:上古天真淳闷,婴疾者少,然而黄帝.岐伯.俞跗.雷公之伦,即已勤求至道,惠济寰宇,岂非风湿寒暑,天不能无偏行,疾痛痒疴,人亦何容不豫计也.三代之际,掌以专官,世宿其业,民无夭枉.秦弃 ...

  • 《四圣心源》译读(44)

    胎 漏 [原文]结胎之后,经水滋养子宫,化生血肉,无有赢余,是以断而不行.其胎结而经来者,必有瘀血阻格.缘胎成经断,血室盈满,不复流溢.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瘀血蓄积,阻碍经络,胎妊 ...

  • 《四圣心源》译读(43)

    骨 蒸(结核) [原文]骨蒸者,肝木之不达也.肝木生于肾水,阳根在水,春气一交,随脾土左升,则化肝木.木气升发,和煦温畅,及臻夏令,水中之阳,尽达于九天,则木化而为火.木火生长,是以骨髓清凉,下热不生 ...

  • 《四圣心源》译读(41)

    闭 结 [原文]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生发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 ...

  • 《四圣心源》译读(40)

    四圣心源 卷十 [原文]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病,则与丈夫不同.其源流通塞,实资于调燮,花萼长消,端赖于栽培. 降自后世,此义遂乖,伤旸谷之忽寒,叹温泉之遽冱,泛桃花之巨浪,决瓠子 ...

  • 《四圣心源》译读(38)

    四圣心源 卷九 [原文]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晰而无方,<金匮>法 ...

  • 《四圣心源》译读(37)

    咽 喉 [原文]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阴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之脉,循 ...

  • 《四圣心源》译读(36)

    口病根原 [原文]口病者,足阳明之不降也.脾主肌肉而窍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也.<素问>语.脾胃同气,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唇口不病,病者,太阴己土之陷而阳明戊土之逆也.阳明逆则 ...

  • 《四圣心源》译读(34)

    齁(hōu)喘根原 [原文]齁喘者,即伤风之重者也.其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较之伤风之家倍甚.脾土常陷,胃土常逆,水谷消迟,浊阴莫降.一遇清风感袭,闭其皮毛,中脘郁满,胃气愈逆.肺脏壅塞,表里不得通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