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欢丨在“行参”中创作中国散文新天地——多次重读沈从文散文之浮想
在“行参”中创作中国散文新天地
——多次重读沈从文散文之浮想
阿欢/文
引子:《七绝·行参》(平水韵)
丰满枇杷冷暖当,
揠苗助长稻田荒。
诗书腹有昙花现,
历练行参作华章。
作为散文爱好者,我很关注中国散文。以下观点仅仅是一管之见,也许是井底之蛙,但我一吐为快。
一、现代散文自沈从文那一辈之后踟蹰不前
看到小标题“一”,也许有作家表示藐视此种说法了。呵呵,举例是最好的说明:《边城》即使我看了3遍以上,但每当我再次阅读她的时候,她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是磁铁吸引铁器一般的挠心,我犹如在轻松、温馨、情趣、衷肠的剧场中,观看一场乡村歌剧,更似有一只无形的、温暖的手,缓缓地牵着我,进入到这歌剧里,俨然我就是《边城》里的主人公。每次重读《边城》,其感觉就像重温初恋,而这初恋的青年男女是不变的一对情侣。重读沈从文的散文,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百度关于“散文”的解释: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那么沈从文的散文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散文灵魂呢?我感觉他的散文,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散文的三个主要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仍以《边城》为例:先看“形散神聚”:《边城》篇幅不长,却把简单的几个人物悲欢离合写得让读者不胜唏嘘,但无论是大老兄弟还是黄狗的每次出场,都是与翠翠相关得紧;再说意境深邃:一篇《边城》把人生的喜怒哀乐、身边的一草一木和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写得如数家珍,给了读者阅读之后的无穷的乐趣和心神的宽松,在这带泪的微笑中,我们能不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吗?!而《边城》的语言优美更是如泣如诉,什么“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做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于精巧处,无一不使人神往倾心。”
说到当代散文,恕我读得少!我看余秋雨的散文不“散”——其散文的读者群体不广“泛”,但其散文的“神”还是聚集的。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可以看出他写这些散文的阅读对象是知识精英阶层,其结果不可避免把自己的散文之“散”拘束了起来,但写精英却是一路专注,而也显得“不散”,因为他写作的领域撇开了市民等其他阅读层(此处不作辩证)。
而目前散文作者的群像是:写散文的人多,但能够把散文三个特点都能用神来之笔化为经典散文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有的人把散文写成了故事,而有的写成了小小说,有的则写成了祥林嫂式的妇女诉苦经,有的更是写成了说明文,更有甚者把小学生的“看图识字”——即把自鸣得意的所谓“图文并茂”当做创作散文的法宝!动辄就发一大堆图片,然后在每张图片下进行文字标注,往往不是图片的景色盖过了文字水平,就是图片的景色伤害了优美文字的感情,看似“图文并茂”,其实乃“拼图凑文”而已,而要做到图文并茂,实非易事!……
当代散文尤为缺乏的是“意境深邃”,每每读了之后,顶多只是当时小激动,过时大健忘,缺乏给人以“神思”的“意境”,这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地拜沈从文为师!
我每次读《边城》,常读常新,愈久弥新,而这正是散文追求的方向。
二、“行走菩提”给当代散文以新的希望,且行且珍惜
第一次看到“行走菩提”是在看到“首届‘行参菩提诗歌奖’征稿启事”的时候,我刹那间就喜欢上了她!这是一种天缘,无需多言!我很认同贾国勇先生对“行参菩提”的解释:“我坚信,我创造的‘行参菩提’这个词有着她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会进入中国的文化大典。在此,应朋友之邀对‘行参菩提’一词进行如下规范性解释:
行参菩提 [xíng cān pú tí]
1·在行走中参悟智慧
2·在行走中成就(佛教徒的体验)
3·行,指行走之意;参,指参悟之意;菩提,在佛教中指智慧之意,也是人的本来面目”
于个人而言,我渴望读到更多的优秀散文作品;于散文作家而言,我盼望当代能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大家;于社会而言,没有优秀散文的社会,不是一个文化健全的社会,没有优秀散文家的国家,不是一个精神人文的国家!
“行参菩提散文作家联盟”发起的这场21世纪新的散文创作运动,方兴未艾而又任重道远,且行且珍惜吧!
在“行参”中创作中国散文的新天地!
写到这里,我告诉尊敬的读者,我当时就把我行走在2017年夏季九江长江大堤看到的抗洪经历,即兴的一首诗歌投稿“行参菩提”参赛了!
【首届行参菩提诗歌奖参赛作品】我在长江身边坐下来,看海/阿欢(点击可直接阅读)
再后来,我继续关注新媒体《行参菩提》,再再后来,就有了“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文赛,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啊!于是,我大约花了2天的时间来构思,只用了不到小半天时间打字、校订,就一气呵成了【“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的鲶鱼又多又肥/阿欢(点击可直接阅读)
作 者 简 介
阿欢,姓名袁祖欢,研究生毕业。自幼喜欢文学,尤爱诗词歌赋,已创作现代诗歌、近体诗、词、游记、散文等作品若干篇。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