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千万人口城市群部署大动作,构建向西开放重要支点

2021-10-03 10:31·第一财经

中央层面在西北地区部署的唯一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目前正加速推进生态建设联动,以维护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建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和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和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兰州-西宁城市群有关生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正在加紧编制。甘肃省、青海省相关部门均表示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行动方案编制任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2月印发的《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兰州-西宁城市群要依托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城市群内群外生态联动,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兰西-城市群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在维护我国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该区域涵盖甘肃青海两省,包括兰州、西宁共5市4州,38个县(区),总面积9.7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3万人。

但该区域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人才支撑不足,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发展短板和瓶颈制约较多,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等问题突出。

兰州-西宁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图 资料来源:《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

兰州市城市景观。摄影/章轲

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公开消息,9月12日,甘肃省副省长刘长根率队到该规划院沟通交流《兰州-西宁城市群(甘肃)生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事宜。刘长根表示,在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要统筹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统筹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统筹区域建设与全省生态安全,围绕解决区域生态脆弱、水土保持、城市建设及移民搬迁等主要问题,聚焦“项目化、工程化、体系化”目标。

据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白志红介绍,与全国其他城市群相比,兰州-西宁城市群作为自然条件恶劣、绿色底色不足、发展不充分的城市群,推进该区域生态建设任务非常艰巨,要努力补齐兰西城市群区域内生态建设短板弱项。

负责该行动方案编制的生态环境保部环境规划院管理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称,兰州-西宁城市群生态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不多,将统筹考虑“点、线、面、网”,通过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补齐补强补优短板弱项。

“在兰州-西宁城市群(甘肃)生态建设行动方案编制中,需要重点关注水资源、未利用地、人口、产业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2018年以来,甘肃、青海两省签订了《深化甘青合作共同推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建立了联动推进机制,两省有关部门共签署10个专项领域合作行动计划,部署实施青海湖入湖河流生态修复、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煤改气和煤改电等一批重大工程。

兰州-西宁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

青海省副省长刘涛近日在门源回族自治县部署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时表示,祁连山地理位置特殊、安全地位特殊,要按照时限要求完成试点任务。

刘涛说,生态环境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是做好青海一切工作的底线和支撑。按照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空间格局要求,青海省今年将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成果。

根据《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35年,兰州-西宁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形成,生态空间不断扩大,黄河、湟水河、渭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宜居城镇和森林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城市群内外生态建设联动格局基本形成,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