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成长,是把原生家庭的烂牌打成王炸
01东野圭吾曾说:“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如果我们当真成长在不幸的原生家庭,与其一直指责、抱怨父母,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不如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在《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里,主人公塔拉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从小生活在山上,在17岁之前从未接收过任何学校教育,从未去过医院,因为父母亲坚定不移的相信学校和医院会勾走人的魂魄,让人失去信仰。但塔拉后来通过自学考入大学,开启了在世俗眼中开挂的人生经历。在17岁之前,塔拉的接受的教育来源就是地下室的一本多年前的数学书,退了色的历史书,还有家里的一台电脑。童年的生活,塔拉只和垃圾场有关系,她生活在垃圾场,工作在垃圾场,在家人眼里,父亲就是不容置疑的权威,父亲坚定地认为牛奶、电话等,都是违背上帝的旨意,所以不允许家里出现这类物品。在父亲眼里,穿紧身衣涂口红等等也是妓女该有的行为,家人遭遇车祸,命悬一线,父亲坚持不去医院,而是依靠上帝的祝福来痊愈,他们一家人坚定不移的坚守着,同时父亲每天都为世界末日做准备。为了这一天,他们家准备罐头、步枪等储备,希望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临,他们仍能生活在这里,或者联邦政府来捉拿他们时,他们能与之抗衡……后来,塔拉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当走入大学,接触不同的人和知识时,意味着自己之前17年所信仰的瞬间坍塌。塔拉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后来,塔拉试图改善感化父母,然而,适得其反,父母认为塔拉已经没有信仰,导致塔拉与家人断绝了关系。父母眼中让塔拉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是,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塔拉自己总结为: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是啊!教育让我们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02《红楼梦》中,探春的父亲身上流淌着高贵的血液,母亲却是卑微下作的代名词,尽管她出身不高,却始终有一条路通往高贵。探春的内心承受着深深的伤痛,古代嫡庶之分甚为分明,她空有才志,却因是赵姨娘所出,生出了多少难堪。探春是诗社的倡导者,并且喜欢书法,性格疏朗大方,又有理家才能,是几个孙女儿中贾母最喜欢的。南安太妃来贾府,贾母叫了宝黛湘三人来作陪,另一个就只叫了探春。探春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了大家闺秀,到最后成了金陵十二衩中嫁的最好的,放在现在就是活脱脱的庶女翻身记。伊能静说过:“走过原生家庭,不是要和家庭和解,更重要的是跟自己和解,不要放弃爱自己。”伊能静出生中国台北,家中七个兄妹,生父吴敏给其取名吴静怡。后来父母离异,因为母亲改嫁给一个日本人的关系而改名伊能静江,艺名伊能静。被养父带大,小学三年级时又被母亲带到香港,没多久母亲又返日,就让大姊照顾她,没想到被患有抑郁症的大姊夫虐待,还曾被喂狗食。怀抱星梦的她为返台出唱片,和母亲闹翻,返台后因亲生父亲吴敏支持她踏入歌坛,关系也较为亲近,却在录制《爸爸不要说》一曲当夜,父亲骤逝。原生家庭是有一定的锅,但我们都会成长,都要离开原生家庭,然后自我养育,我们会在社会上学到新的法则。我们的三观都会随着你看过的书、你爱过的人以及去过的地方而改变,我们会慢慢强大,那些伤口会成为你的铠甲,只是记得戳痛过你的东西避着点。03在一档综艺节目《女儿的男朋友们》里,演员王子文用平淡的语气,讲述自己童年的创伤:单亲家庭,开始有记忆的时候,父母早已分开,做什么都是单独行动,很少顾及到她。她安慰说:“这样也好,那我就能收两份压岁钱了。”慢慢地,她发现自己不得不分外敏感,小心翼翼地去观察父母,投其所好才能得到关爱。看到另一位嘉宾的女儿,在节目里元气满满,爱笑爱闹,经常和男友高调秀恩爱,她满眼都是羡慕:“您女儿一看就是没有太多童年创伤的孩子,自信又有魅力。”而她长期在冷漠的环境下成长,哪怕名利双全,依然无法成为那样自信的人。因父母而生的敏感、自卑和小心翼翼,已经成了性格里无法抹去的一部分:“这个创伤,我这辈子都带着。”有人说,这一生,最终都要跟世界、跟他人和解。可还有无数人,一生都无法放下那些源于至亲之人的伤害。当你不再执着于过去的不幸,才能拿出独立的身份与力量。放下伤痛,踏实地经营自己的人生。等到你实现人生理想,或许伤痛仍在,但是你感受到更多的是对自己成功的慰籍,是对自身突破了父母认知天花板的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