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买蛋糕边角料遭嘲讽:贫穷的孩子,是如何养出来的?

“养不起,就别生孩子呀!”

“给孩子买蛋糕的边角料,真的很丢人吗?”

最近网上有一位二胎妈妈,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火了。

帖子的内容很简单,她说她的两个孩子都喜欢吃蛋糕,但是家门口的蛋糕店太贵了,她捡漏买了好多蛋糕边角料给孩子吃,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

蛋糕边角料是蛋糕店在做出各种造型的蛋糕后,剩下的一些不成型的块状蛋糕。蛋糕店要么会丢掉,要么会降价出售。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一般,有了两个孩子更要节省,所以买边角料吃是最两全其美的选择。

本身是一件开心的事,可是她却因此受到了抨击:

“蛋糕又不是很贵,为什么要给孩子买边角料吃?”

“没有条件干嘛要二胎呢?自己过得够苦了,还要让孩子感受一遍吗?”

“吃边角料不寒酸,但是一直吃边角料会心酸,然后产生自卑感。”

网友认为,这位妈妈用“穷养”的方式,会给两个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但是,吃蛋糕边角料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吗?

难道只有奢侈大方才配生孩子,勤俭节约、物美价廉就不是好的教育吗?

我们可以想象,妈妈带着一袋蛋糕回家时候,两个孩子的欣喜。

孩子会不会产生自卑感,取决于妈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件事。

如果妈妈一脸惆怅,告诉孩子“我们家没钱才吃这个,你们要好好学习,别跟别的同学攀比”,那孩子一定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

如果妈妈很开心,告诉孩子“我们今天捡到了大便宜,低好多的价格能吃同样的东西呢”,那孩子可能都不会觉得自己吃的边角料和蛋糕有什么不同。

真正可怕的不是穷,而是父母对贫穷的解读,以及对生活的担忧。

比穷更可怕的,是哭穷

电视剧《陪读妈妈》中,陈莉莉是在上海的胡同里开包子铺的。她的儿子是交换生,在国内中学交换过来读书的。

在一群家境优渥的留学生中,他们家的家境是最差的。于是,妈妈陈莉莉成了总是哭穷的那一个。

有一次发生了一些琐事,陈莉莉上去就给了儿子一巴掌,她哭着说:

“咱们家和人家是不一样的,人家的爸妈是大老板,你爸妈就是卖包子的。我们辛辛苦苦供你,就是希望你出人头地,不要比人矮一头。”

多少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努力,可以不比别人低一头。却不知道,他们这些话一说出,孩子就真的比别人低一头了。

“咱们家穷,爸妈赚钱不容易。”

“别跟别人攀比,要比就比学习。”

“买这个有什么用,也不看看咱们家什么条件。”

父母用这种哭穷的方式,希望孩子可以奋起直追,可以变得懂事乖巧,可以学会感恩父母。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压抑自己的欲望,他们会永远觉得欲望这件事是羞耻的。

即使长大后,他们有了钱,也无法享受消费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他们只会不断攒钱,用更多的钱填补内心的窟窿。

好像有了很多钱,他们就舍得花了。

可是实际上,他们不舍得花的原因,是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花钱羞耻,而不是因为自己真的穷。

现在的社会中,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条件已经没有那么窘迫。

可是很多父母还是习惯用哭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这是父母潜意识里对贫穷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把这种焦虑投射给孩子,希望孩子和他们一样体会窘迫的感觉,让孩子理解自己曾经的艰难。

心穷的家长,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父母跟孩子强调家境贫穷,是一种情感绑架。

“我们家这么穷,我们还辛辛苦苦供你上学”,这样的话背后的潜台词是——父母很不容易,为了你牺牲了很多。

用这样的方法,父母满足自己的自恋,彰显了自己的伟大。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与牺牲之后,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存在,给父母带来了悲惨的生活,觉得自己的到来是可耻的。

于是,愧疚,自卑,不安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了。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位网友说,她从小父母给她的感觉就是,我们家好穷,你一定要懂事,不要买没用的东西。

如果有机会全家人在外面吃一次肯德基,那么父母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把肉都给你吃,他们什么都不吃,全程看着你。

一边吐槽着这玩意真贵,一边训诫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这样的饭,给她的感觉就是,像带刺一样。没有人愿意承受着羞耻感,咀嚼着这样的食物。

父母的眼神,父母的节约,只会让你觉得自己贪婪、任性、不懂事,像个负担一样存在。

慢慢的,她变得自卑,怯懦,畏畏缩缩,变成了一个低自尊的人。

从小在父母哭穷环境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欲望没有被认可过,骨子里永远有一种“不配得”的感觉。

这种“我不配”的感觉,会带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他们不敢承认自己的优秀,不敢接受自己的欲望;

  • 他们只买实用品,不敢为自己的享受消费;

  • 他们无法抓住好的机会,怕自己“德不配位”;

  • 他们会对别人慷慨,避免别人看出他的窘迫;

  • ……

这样的孩子,一生都活在父母的苦情之下,不敢直视自己的欲望,不敢直视自己的人生。

新型哭穷方式,是炫富

也许有家长觉得,既然不让跟孩子说家里穷,那就给孩子多花钱就好了。

把钱都给孩子花,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需求,这背后反映的也是父母对贫穷的恐惧。

有一个词语叫“穷人家的富二代”。

说的是那些家境一般的家庭,无限度满足孩子的需求,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知道索取的吸血鬼。

他们自己曾经受过穷,不愿意面对过去窘迫的感受,就让自己孩子活成跟自己小时候相反的样子。

他们拼命弥补孩子,加倍溺爱孩子,可这一切却掩饰不住他们的焦虑和心穷。

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家庭。相比于有钱人,还差得远;相比于那些特别穷的,又优渥得很多。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跟孩子讲述家庭状况,谈到花钱以及物质欲望相关的事情。

我们可以坦然一点,不把金钱当绑架孩子的工具,也不把骄纵孩子当满足自己的工具。

第一,家庭什么条件,养什么孩子。

没必要哭穷,也没有必要炫富。

如实告诉孩子自己家庭的条件,有钱不能浪费,没钱也不用自卑。

也要告诉孩子,你想要什么都可以说,如果合适的话,我们都会满足你的。

有想要的东西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欲望的。

第二,谈钱不羞耻,给孩子金钱的支配权。

因为贫穷带给一个人的不安感,是因为他们会担心自己的生活环境,会不会朝不保夕,会不会下一次老师让买东西的时候,父母又唉声叹气。

我们可以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给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的权利。

口袋里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钱,孩子就能多一分安全感。

当他们感受到金钱的力量,也感受到金钱又有很多买不到的东西。

第三,恰如其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如果孩子有什么想要买的东西,又没有超出家庭条件的话,那么就坦坦荡荡买给孩子,不要说什么“有了这个,你更要好好学习”或者“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这会让孩子把欲望与羞耻感挂钩,一生都生活在有条件的爱之中。

当然也不要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的钱都是你的,随便你花”这样的话。

如果不想买给孩子,或者家庭条件不允许,那就告诉孩子,这个有点超出我们的预算了,并不是你的错,只是这东西目前我们还买不起而已。

在父母老一辈的观念中,谈钱和谈欲望是羞耻的。

但是实际上,我们一辈子都在与钱为伴。

不用让孩子成为钱的奴隶,不要让孩子被钱支配,要让钱成为孩子可以支配的工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