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路338号黄浦大楼大院内的应公馆
这是一栋名不见经传的洋房,坐落在凤阳路288弄黄浦大楼大院内,由于老洋房属于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所以成片拆迁时保护了起来,周围新楼造起来自然形成了大院。 由于老洋房不朝马路,隐避在大院内,应公馆洋房门号是凤阳路288弄338号。
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新牌挂出来了-----2017.8.26更正。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编 号 |
建筑名称/现使用单位 |
地 址 |
层 数 |
HP-J-033-V |
住宅 |
凤阳路288弄 |
3层 |
当进入大院左拐后,闯入眼帘的则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同时空的魔都城堡。与国际饭店隔街相望,繁华的南京西路背后,坐落着一幢欧风雅韵的老式住宅。老宅仍然完好无损。如今,老宅以其恢宏的气度、温婉的风格,成为左右时尚的地标,被誉为寻找老上海记忆的最佳观测点。
此宅的原始业主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地产商,他们一家人在这里居住了30余年,但在文革时期将此宅出让给了国家,自己携带家人去了国外生活,直到现在,他的儿子已经是83岁的老人了,他携带了当初自己在此宅门口与家人的照片与当时的户口本,恳请现任的业主让他进入参观,老人每一次来都会潸然泪下,他激动的说到“没变,一点都没有变。”
早在1918年,在沪的宁波商人应子云思忖造楼,一来为长子营造婚房,二来彰显应家荣耀。不成想,开工后工程一增再增,预算一加再加,最终耗时3年、投入10万两银子始建成这座远东豪宅。新宅位于今凤阳路338号,由通和洋行设计,五开间假四层、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其豪华与坚固,在当时上海滩的花园住宅中,只有外滩汇丰银行可与之媲美。
结合人类建筑发展史早期元素,1楼为古罗马风的塔斯干柱,2、3楼为古希腊风的爱奥尼双柱廊,柱头涡卷的中间为玫瑰花雕饰,为这栋古老风格的建筑带来了丝丝的浪漫两侧的半圆筒状立面则带有强烈的巴洛克风格的装饰与浮雕!柱廊与柱廊间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檐齿作为衔接房屋的整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和地产:从这栋建筑可以看到人类早期的建筑发展史,从古希腊—罗马风—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栋建筑每一处都是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彩窗穹顶,与巴洛克风格彩窗(绝对稀世珍宝)
稀缺性,文艺复兴风格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外滩的万国建筑中比较多见,但是万国建筑群的立面相对来说太商业,太霸气。而到了原法租界的范围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秀气的住宅,风格比较清淡,简洁,当时流行的英式与西班牙式比较多。而这里算是外滩与原法租界的地产发展的过渡时期建筑,保留了外滩古希腊风、罗马风等……比较厚重的建筑风采,而此宅用来居住,所以建筑相对来说比较秀美,小家碧玉型的,代表了上海地产黄金十年的早期建筑,走遍原法租界找不到一栋这样的洋房。
凤阳路住宅于1921年建成,也是应子云长子应舜卿与庚兴洋行买办董仲生的侄女,上海统益纱厂股东董春芳的堂姐董逸和喜结连理的日子。据应道富的姑母应月琴回忆,为了举行应舜卿的婚礼,凤阳路新屋日夜赶工,应家还煮红烧肉给工人吃。新屋建成后,拆去了老屋改为花园,铺上了草皮,沿围墙周边种植了一些树木。应家1910年以前早就住在此地,应道富的姑母应月琴于1910年在此老屋出生,于2008年5月去世,享年98岁。
应舜卿举行婚礼那天,也是新屋落成的庆典。应家院子里到处张灯结彩,宾朋满座,主人每每领着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到新屋各处参观,引起一片欣赏和赞叹的回应声。
在住宅北面还有一幢三层副屋,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其中底层有厨房间,自家建有老虎灶,这在上海的花园住宅中还不多见。楼上有箱子间、工人房等,前后二幢房子中间形成一个天井,上面有二座天桥相连。
在这里才看见真正的地址和单位名称。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45190000295 凤阳路338号小楼 民国 南京东路街道
应子云,上海滩曾经赫赫有名的地产商,1880年生于宁波鄞县。19世纪末,通和洋行已是上海滩声名显赫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应子云白天在此上班,晚上补习英语,凭借着坚韧与努力,深受洋行器重,后一举成为通和洋行的首任买办。应子云还充分利用同学和同乡的关系拓展业务,在通和洋行历经近十年经营后,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积累,那时在天津路、直隶路富康里和山东路、福州路永乐里、北京东路、西藏中路宏兴里、石门一路、南京西路业华里等地,都有应家的产业。应子云与蒋家沾亲带故,其二夫人姚氏还是蒋介石二夫人姚冶诚的堂姐。应子云还和戴季陶(实则蒋纬国生父)、中国农民银行总经理李叔明等交情深厚。尽管如此,应子云一直信奉只做生意,不介入政治圈。
在上海与应家凤阳路住宅式样相同的建筑共有四幢。1924年,应家的姻亲,应道富的舅舅,上海统益纱厂股东董春芳家在大西路(延安西路238号原意大利总会)建造的三层花园住宅,也是按照应家由通和洋行设计的凤阳路住宅图纸稍加改动建造的。后来董春芳、颜萃庭一家住到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格罗斯凡纳公寓(Gr0svn0rH0use,峻岭公寓),1946年董春芳又给颜萃庭妻儿买下了虹桥路1518号花园别墅(虹桥路1518号(白崇禧上海别墅之一))。另外还有北京西路256号光远坊张继光故居和京剧名票尤菊笙的凤阳路住宅凤阳路上历史建筑,都是按应家凤阳路新屋的图纸建造的。
应子云长子应舜卿平时忙于洋行业务与子女接触不多,一般是在星期天才带子女出去吃一餐西式大菜,不过他很注重对子女的学业教育,先后有四个子女在圣约翰大学就读。那时应家的小辈常约同学在大客厅举行“派对”。应道富的妹妹应曼蓉在约大英语系读书时,就与同学一起参加革命活动,常约一些约大的同学来家举行“派对”。上海一解放她就与地下党同学一起,不辞而别随军南下,复员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通和洋行第一任买办应子云的嫡孙应道富先生,从《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一书中,了解到母校圣约翰大学科学馆、怀施堂建筑是由通和洋行设计的,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只因他祖父、父亲都曾是通和洋行的买办,自己也曾在通和洋行服务和玩耍过,经笔者的朋友也是应道富的约大校友邓天保同志介绍,与笔者相识。如今能够对通和洋行有所了解的老人已为数不多。为此,与应道富曾多次约谈,从应道富那里了解到他祖父、父亲在通和洋行服务、生活以及应家的一些情况,实在难能珍贵。
应道富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服务时,正值抗战时期,宋子文曾去美国向美国政府借钱,结果美国人不借给他,说要陈光甫担保才借,落得个空手而归。后来陈光甫到美国向他的留美同学,时任美国政府财政部长摩根·沙(HinyHinym0rganmhau)借到了一笔款项,谈妥用中国的土特产桐油和猪鬃还贷。为此,陈光甫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进行操作。主管人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筱芳的儿子夏鹏。这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所经历的一次借款业务。
1937年“八·一三”以后,上海被日本人占领,上海棉纺、面粉业民族资本家荣德生为避免自己产业受到日本人的侵害,通过通和洋行将申新九厂的资产变更为英商资产以取得保护。那知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日本人入侵租界,公开与英、美为敌,挂英商照牌的申新九厂倒成了日本人没收英美敌产的口实,后经多方打通关节才没有被日本人没收。
1948年蒋经国发行金圆券进行所谓币制改革,表面上为平抑通货膨涨,打击金融投机,实则为蒋家王朝败走前夜大捞一票。国民政府下令所有私人手中的黄金、美钞收归国有,限期兑换成金圆券。应道富的父亲应舜卿听说即使把金条埋在地下也会被探测器探查出来,因先前曾有人投机黄金而被枪毙,故在限期临近时,应舜卿听信欺骗吓得夜不能寐。他于是将1947年卖掉了福建路一块土地的五、六十根大条子,在最后一天把所有金条兑换成金圆券,上海的一些私人银行,也都在限期的最后时刻忙着交出黄金与外汇。那时,上海的商家都把这一天称为“今日都在办丧事”。等到第二天一早,报纸上登出了延期兑换的消息,应舜卿大呼“我上当了”。结果金条换来的是一堆废纸。
应道富今年86岁高龄,仍然身体硬朗,思绪敏捷,每年来往于上海、香港和加拿大温哥华之间。依然对上海这块故上情有独钟。上海的迅猛发展和变化,上海的同学和亲朋,上海的母校和老房子,都有他割舍不去的情怀。他每次回沪居住,常会走到凤阳路老屋和圆明园路通和洋行旧址,上海政法大学(原圣约翰大学)释怀忆旧,成了应道富晚年生活的丰富内容之一。
1946年11月,应氏合家在宅前拍摄了一张全家福合影前排左二应道富。2006年,整整60年后,在同一地点、同样的人物又汇集一起,拍摄了第二张全家福。应家在凤阳路住宅一直住了33年,1954年房屋以十七亿伍千万元*(合新币十七万五千元)出售给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家搬至上方花园21号,一直住到1994年。应子云于1969年因病在沪去世,终年90岁。(此言比上面的可信,54年卖给政府可信)
-
(2014-09-15 15:33:11)
-
(2014-09-14 17:20:36)
-
(2014-09-13 16:50:45)
-
(2014-09-12 15:03:36)
-
(2014-09-11 15:05:17)
-
(2014-01-23 22:44:00)
-
(2014-01-22 17:38:00)
-
(2014-01-21 17:56:13)
-
(2014-01-20 17:37:57)
-
(2014-01-19 18: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