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玄的联系”?(上)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4 玄的联系 ,玄与玄态。 老子入玄同大定,见到了宇宙的联系图,于是老子重建了宇宙万物的联系,老子用玄来表示这种联系。玄的造字是一根丝线,一头连着另一头。老子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6章)。

《道德经》第1章就开启了玄的教义,这是一个大突破,玄的用法是老子带给中华文化的,是独一无二的,到了魏晋玄学兴起,玄的教义才开始普遍传播。玄的教义近似佛教的般若教义。

般若是佛教六度的核心,般若的全称是般若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大般若经》,二万五千诵,《心经》就是其中一个片段,《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简称般若,就是从此岸通达彼岸的大智慧,此岸与彼岸是有联系的,只要获得般若智慧,人可以从此岸通向彼岸,实现解脱。

般若是此岸与彼岸的联系,玄也是此岸与彼岸的联系老子的此岸是徼(现实地),彼岸是妙(究竟地)。世人知道现实地,不知道究竟地,但二者是有联系的,现实地被究竟地牵引,以肉眼无法觉察的方式归向究竟地。

历代注释家对玄的注释如下:

王弼:“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

河上公:“玄,天也。玄之又玄,天中复有天也”。

苏辙:“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

范应元:“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意”。

吴澄:“玄者,幽而不可测知之意”。

张岱年:“玄的观念,亦即道的观念之变相”(《中国哲学大纲》)。

陈鼓应:“幽眛深远的意思”(《老子译注即评价》)。

玄是联系。玄的基本含义是:看不见,极遥远,极幽深,不可分别,天边的颜色,比喻为天。玄的根本义来源于甲骨文造字,是一根丝线牵连,极其遥远,但是连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开。玄是看不见的联系,隐蔽的联系,极遥远的联系,但都是真实存在的联系,玄是宇宙的联系图。

玄有二个要点:一,真实的联系,二,看不见的,无形的老子用玄这个关键的甲骨文字定义了道思维的核心思想,重建了宇宙万物的真相,架构了宇宙万物从现实地向究竟地的演化,人类社会从争向和(从野蛮向文明)的演化。

道的意蕴通过玄的术语而定义,相比而言诸子百家对道的定义是苍白无力的,毫无哲学内涵的,不可能启迪智慧。老子用玄字是灵感突发,是顿悟。老子还有另一根丝线牵着每一个人,就是“繟然而善谋”(第73章),繟是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如同卫星定位一样,使每一个罪人无处可逃。

整个天空布满了这样的丝线,构成一张天网,罪人可以逃脱人间的惩罚,但不可能逃脱天罚,所以老子告诫罪人(为畸者--乱群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同上)。玄是第一根丝线,把宇宙万物联系在一起,繟是第二根丝线,把每一个罪人牵住,无处可逃。理解《道德经》不可以忘记玄和繟这二根看不见的丝线,道的体系是建立在玄和繟的磐石之上的。

联系的普遍性道思维和科学都是关于联系的,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宇宙万物就是广泛的联系,玄的联系是最深刻的、隐蔽的、难以觉察的、超出五官六根的。世人确实长了五官六根,五官六根是世人建立联系的工具。

世人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五官六根的工具之上,工具的性质和能力决定了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能够认知的宇宙万物的联系的有限性。老子深知世人的知识就是局限于五官六根这个工具之内,无法超越无官六根。但宇宙万物的联系却远远超出世人的五官六根,也就是说宇宙的联系与五官六根是不匹配的,宇宙联系的复杂性(线性态、玄态、超玄态)远远超出五官六根的感知能力极限。

宇宙的存在性可以分为“徼和妙”二部分,徼是已显形、有边际、已固化,妙是未显形、无边际、未固化。物质有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是已显形、有边际、已固化;液体是已显形、无边际、未固化;气体是已显形、无边际、未固化。气体的显形又会在五官六根中消失,这区别于液体。

液体和气体部分是徼,部分是妙,所以水和气是老子高度赞扬的,因为依然保持了柔性,和必须依靠柔性而建立,没有柔性,只有争,没有和,相对于人类社会只有野蛮,没有文明。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8章),老子又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10章),这是对水、气、婴儿柔性的赞美。

婴儿虽然有形,但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柔性。五官六根能够识别有形,不能识别无形,固体是最易识别的,液体和气体的识别就难很多。老子说:“湛兮,似或存”(第4章),清澈的水是透明的,感觉上似有非有。气体更是变易的,水蒸气、火焰慢慢会从视觉中消失。

世人是如何判断存在的?眼耳鼻舌身五官是判断存在的依据,人只要有一官能够识别,就判断它存在,眼睛看见就可以判断它存在,耳朵听见就可以判断它存在,手触摸到就可以判断它存在,鼻子嗅到就可以判断它存在,舌头尝到就可以判断它存在,因此色、声、香、味、触就是识别存在的法庭上的五位证人。

这里首席证人是手(触感),虽说眼见为实,但更相信手触为实,证据等级更高。物证可以触摸的,所以物的可靠性最高,最易被众人理解。每一位证人的证明方法是不一样的,效率也有差别。气味是手触摸不到的,但还是承认是物。

老子交替使用物、象二个术语,物是存在的触感和眼睛双重判断,象是眼睛单一判断,这是五官引起的内在冲突。光是可以看见的,但不能触摸,光不存在吗?世人默认象的存在性,华人有极高深的象的学说--《易经》就是象的学说,由象来认知宇宙和万物的变化,所谓上天垂象。

象和物一样都是起源于二种动物,一种是家中的牛,一种野外的象。物是大牛,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特与物都么像,都是牛。象大于牛,如果华人是海洋民族,可能不用象,而用鲸了,会说上天垂鲸。牛在家中,所以物看得很清楚,识别度很高。象在野外,一晃而过,华人会驯虎,不会驯象,于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因为象更恍惚,留下了印象,没有用手触摸过。

象又转变为像,音同义同,是为了区别动物的象和印象的象。这是造字学留下的痕迹,也反映出认识的规则。佛家反对具体,更为抽象(又是一个象),就用相来代替,彻底挣脱五官的干扰,但相显然与木有关(眼中的木的样子)。《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教中看到物和象的概念引起的困惑,就用色代替物和象,色更远离了物,也远离了象,没有质碍、可触摸性,甚至没有固定的形象,更为抽象。在世人宇宙存在的精微性上,哲学家、观修行人一直砸选择越来越抽象的名词。五官六根的无奈一目了然。

这不是要故意贬低五官六根的作用,而是五官六根已经精疲力尽,无法满足玄照妙心越来越精微的观察世人盲目崇拜五官六根,超出了它们的功能边际,超出了它们进化而来的根本用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