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好坏,我都爱你……
01
女儿上高一,由于住校离家有近百公里,每天的交流必不可少。
晚上九点半,她下晚自习。固定的时间,我们会通过微信、电话联系,简单交流她一天的学习情况。
第一次月考后,她在电话里沮丧极了,唯恐考不好。我跟她陈述利弊,深究原因,各种安慰鼓励,直到她破涕为笑。
冷静下来后,她感慨地发微信:谢谢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一路支持,有你们真好……
我知道,她说的是情感支持。
初三下半学期,为了给她和她的同学们打气鼓劲儿,我和其他家长组成了值班家委会,每晚轮流值班看晚自习。一个多小时的自习时间,却成了每天孩子最期盼的时刻,就好像在他们跑800米的时候,家长们在跑道边振臂为他们高呼加油。我们在值班的过程中,也惊喜地发现,所有孩子们都比过去更自律更努力更自信。他们班中考成绩斐然,几乎每个人都得偿所愿。
记得那时每次我给她送她想要的东西,都会在送的物品里面夹杂一张小纸片。纸片上是我亲笔写的暖心话,有时是鼓励,有时是想念,有时是逗趣,有时是开解……每张上面都写着“见字如面”,她说很多次看到就会开心落泪。
我没想到,一张张小纸片都被用心的她悄悄留了下来,毕业后有一日在朋友圈晒出来,竟然有厚厚的一摞。
学习之路我们也走过一遍,真的很艰难。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一路以来的情感支持,才能顺利度过一个个难关,翻越一座座高山。直到他心智成熟,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这周日走前,她突然说:“我要是不乖,你就不喜欢我了吧?”
我笑:“才不是喜欢你,我只是爱你而已。”
喜欢太浅了,你好了我喜欢,若有一日你变得不好了,便可以不喜欢了。爱则完全不一样,因为我爱你,所以,无论你好还是不好,将来做什么工作,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我都爱你。
是的,就是这样,无条件接纳,因为,我是你的妈妈。
02
之所以这样,要感谢我的父亲,他在我成长的路上,活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在我记忆里,处女座的他把吹毛求疵的长处在家发挥到了极致。
我和两个妹妹从小到大一路被他不断打击。在外经历的各种风雨,远不及在家的风雨大。所以,从小练就了了一副强硬的心理素质。
当然,也刻下了深深的创伤。年少时会自卑,敏感,胆小,内向,以致于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自我疗伤多次,才找到一条通往内心的坦途,重新建构自己精神世界。
他挑剔母亲,母亲的性格、母亲做的饭、母亲穿衣打扮、母亲的处事方式等等均在他挑剔的范围之内;
他挑剔孩子,无论成绩多好,他都觉得差;无论多优秀,在他的心里总是一文不值;我们有点高兴事,他讽刺挖苦;我们不开心时,他更是冷嘲热讽……记得小时,他总会在醉酒后气急败坏地送来四个字:好自为之。这些年,我写过上百万字,但这四个字,却很少用到。
在外面,他俨然是个好好先生,别人浑然不觉得他在家的刻薄和挑剔。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情感支持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有多重要。有了孩子后,我发誓,绝对不会做那样的父母。
岁月浩荡,遍经世事,让我知道,原生会为我们带来一时一段的影响,却没有义务为我们一生的失败负责,一切全要靠自我拯救。
要想蜕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才能穿越原生家庭给予的种种负面影响,而后浴火重生。
由是,感谢父亲的反面映照,让我可以时刻警醒,一生都不敢懈怠。
03
无独有偶,当时我同学小琼也在被打击范围内。
小琼性格温顺,好看书,字也写得漂亮,只是无论如何努力,学习总也不好,因此常常被重男轻女的母亲打击。
上面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所以她这个夹心饼干,受了不少气。因为遗传了父亲的脸,夫妻不和的母亲整日嘲讽她怎么长得那么丑;因为婴儿肥,母亲骂她长得跟猪一样,就不能少吃一口;因为肤色黑,母亲说她投胎时肯定掉过煤堆;因为性格内向,母亲说以后上辈子一定是个哑巴;因为总是学习不好,母亲说她笨得像驴,是社会垃圾,以后也配嫁到农村去种地……
那时,我和她同病相怜,交集不少。
她跟我哭过我很多次,说自己一定不是亲生的,多次想离家出走未果。而后,她考取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在了百里之外的城市,做了报社记者。
她觉得扬眉吐气,跟母亲报喜,母亲却不屑地问,你是在报社打扫卫生吧,别蒙我,谁会要你当记者;为了赌气,她草率地按照母亲的标准找到对象,带回家让母亲看,自以为会得到认同,母亲却说人家瞎了眼,怎么会看上你;当得知她因三观不合离婚,母亲又开骂,自己作死,那么好的老公都不知道珍惜……
她忍不住跟我嚎啕大哭:为什么,我在母亲的眼里如此不堪?!
我相信,她的母亲一定爱她的,只是一直不理解,为何越是爱越是要这样伤害。
好在,经过后期的心理治疗,小琼慢慢找回了自己,并开始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去帮助更多的人。
04
在南方时,我跟阿凤关系好。
阿凤家庭幸福,有个儿子,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他们母子的相处方式。
我们认识那会儿,她儿子刚上小学,成绩一般,但是阿凤每次都当着我的面都会很骄傲地夸奖儿子:虽然我们成绩一般,但我们很努力,我和他爸都特别放心……
她说这话时,眼光不经意地瞟到儿子的房间,我顺着她的眼光看过去,听到这些话时,她儿子的小背挺得可直了。
记得有次我们正在逛街,得知儿子在学校打人,被老师传唤,让阿凤速去。
我和阿凤赶到,她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劈头盖脸地骂孩子一顿。只是拉起了儿子,平静地听完事情经过后,诚恳地向老师和对方家长道歉,并坦承都是自己管教不力,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回到家,还没等她开口,儿子内疚得嚎啕大哭。
阿凤蹲下身子,拉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谁都有犯错的时候,错了没有关系,这次记得就行。
说完,给儿子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事后,阿凤告诉我,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就要往那方面努力。比如,明明知道他成绩不好,但我就夸他很努力;明明有时他很胆小,我却说他勇敢……谎言说一万遍就成了真理,慢慢地,他就变成了我想要的样子。但有一点,永远不会变,那就是他永远是我儿子。无论好与坏,我都会爱他。
阿凤虽然文化不高,但却爱找成功的父母聊天,听从人家的教育经验。她说她的一切都是跟高人学的,鼓励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错不了。
事过经年,阿凤的儿子早已经大学毕业,做了律师,阳光开朗,积极上进,浑身上下充满了正能量。
阿凤很是知足,儿子长成了她希望的模样。
05
对于孩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父母能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那是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
他伤心了,能跟父母倾诉;他沮丧了,父母能帮助他调整自己;他膨胀了,父母能稍微泼冷水;他被打击了,父母能帮他走出来……
但很多家庭,越来越重视物质给予和学习上的培训,却在精神上的支持却给予过少。
不少父母说起来,都义愤填膺:你说我哪点做的不好,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缺钱了不等伸手就给,想去哪儿玩咱们去,我花了那么多钱,还跟我逆反反叛,你说我落什么了?
精神上的慰藉能填补物质的不足,但物质上的丰裕却不能替代精神上的支持。
我无意批评任何家庭任何人的教育,因为家庭背景不同,父母性格不同,孩子个性发展不同,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父母爱孩子的本质不会变。
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有待进步;无论是站在人生的巅峰,还是仍旧在谷底挣扎……他都来源于我们,与我们血脉相连,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所有判断,都是在家庭培养的三观之上……他们对了,我们鼓掌肯定;做错了,父母难辞其咎。
不要等孩子离家出走了才惊慌失措,不要等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才担心害怕。多从心理上给予关注,多从精神层面给予理解,比给予足够的物质要有用的多。只有给予了足够爱的滋养,他们才能真正身心健康成长。
2018年起,做一个有爱的父母,无条件接纳他,爱他,无关心情好坏,无关他表现好坏,只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被爱滋养大的孩子,不容易变坏,更容易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