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矛盾——太极拳肢体训练的关键

太极拳之所以名为“太极”,其实就是告诉你:练这种拳,肢体运动方式是矛盾的,因为肢体结构需要运动平衡。外形上,它要求慢打拳架以配合内在的骨架运动,用肢体语言把“对立中统一”的矛盾哲理展示出来,这种符合逻辑的太极拳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武术训练的最大特点就是“节节分家、节节贯穿”八个字。所以在太极拳训练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肢体结构,然后做到“节节分家、节节贯穿”。

针对肢体结构合理训练和“武”与“术”的互动要求,我提出了“灵活关节更灵活,固定关节更固定”的理论,“固定关节更固定”目的是训练“武”的基础,“灵活关节更灵活”目的是促进“术”的转换变化。我们习练太极拳,最终要回到“武术”这个本质上。每个招式是干什么用的,劲力走向、技法实施又是怎样完成的,要明白并做到这点就需要“术”去指导训练。当你用“术”去指导、修正、验证你的训练方法,就进入了“功力”训练,才是有目的性的训练,这才叫“拳”。有“武”忘了“术”,或有“术”忘了“武”,是目前练拳人的通病。

人类进化到现在,肢体的结构已经几近完美。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是“各就各位”的。所以,练拳、锻炼、健身都需要按照人体的“运动规律”和“肢体结构”来进行。无论如何,锻炼身体还要回归到肢体的运动上来。锻炼身体是辛苦的,不是享受,通过锻炼增强新陈代谢,排出身体淤积的毒素,反复补充能量与消耗能量就是一种养生方式,这也是锻炼的乐趣所在。“亚健康”问题更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实实在在的肢体运动锻炼。

本能的行为习惯、锻炼的思维意识、肢体的训练规矩均是不同的。人的肢体行为,从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都是“本能的行为习惯”。练拳或锻炼时就要明白肢体运动的规则,这个过程我称为“锻炼的思维意识”,在其指导下,人的肢体动作突破本能的随意性,重新按肢体运动结构去训练,这个过程我称为“肢体的训练规矩”。

太极拳的训练是一个矛盾的肢体运动行为。比如说走路,我们都知道膝关节是折叠关节,起固定作用;髋关节是灵活关节,可以左右旋转。但是在我们的本能行为中,膝关节、髋关节都用于站起来、蹲下去,都是起着一个折叠关节的作用。髋关节并没有去旋转,只是靠脊椎来旋转,这是我们的本能。练拳时如果也用这种方式就不对了,练拳就要用胯来旋转(什么是胯,后文会讲述),不能用脊椎去做旋转。再比如说肩关节,我们一直说沉肩坠肘,因为肩关节的运动是最多的,容易超负荷,所以在练拳时肩关节虽然是灵活关节,但要尽量固定住,这样既能传力又能使肩关节得到保护。

“灵活关节要更加灵活,固定关节要更加固定”就是基本的“肢体训练规矩”,这个原则必须重视,它是科学的训练规则。我们的腕、髋、肩、踝关节都是灵活关节,可以向四周转动,要使这些关节更加灵活,就需要我们不停地训练它们,锻炼其柔韧性和关节力矩。我们的肘、膝是固定关节,仅起折叠作用,因此就要更加固定它们。肩关节虽然也是球形关节,但它活动得最多,从物理性能来讲,是容易过度磨损的,肩周炎就是过度磨损的结果。所以,我们在习练拳架时要让肩关节休息,把这个灵活关节暂时当作固定关节。在本能的行为习惯中,脊椎也同样容易过度运动,因而导致腰酸背痛。在太极拳训练中就必须让它们休息,只起传力作用,而非发力作用,左右转动的动作交给盆骨与髋关节来完成。髋关节也是灵活关节,但平时在走、坐、站立时只做折叠运动,左右旋转很少,而去扭动腰椎,这在训练中是不对的。膝关节承载着我们身体的重量,训练中不要左右晃动,否则会出问题的。踝关节从理论上来说,又是一个球形关节,除了伸屈之外,也可做幅度较小的旋转,所以也要加强旋转锻炼。习练拳架时千万不要该“动”的关节不动,不该“动”的关节乱晃,完全违背运动规矩及肢体结构。

训练中的“骨紧肉松”,其实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肌肉放松,二是指关节韧性。通过训练,骨骼之间的对拉、螺旋、拔长而产生拮抗力(又叫“二争力”),全身关节节节拉伸,关节之间副韧带增长,关节内旋转余地扩大,达到最大的关节旋转角度,使关节变得更灵活,肌肉纤维随之拉长,变得更富有爆发力,动作更快、更猛。

松的训练,一般建立在“骨架是车辆,肌肉是乘客”的思维意识上。骨架与关节的训练,实质上就是太极拳的“刚与柔”的训练。肌肉纤维的增长、关节内副韧带的韧性增强,不仅达到了关节力矩训练的目的,而且还纠正了关节间因日常体态问题造成的偏位,当然也锻炼了血管的弹性。所以,正确合理的科学训练,才能呈现出太极拳这一国术瑰宝的真正锻炼功效。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的柔与刚

    罗克之简 2018-09-29 作者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学 王彦龙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陈式太极拳有八大特点(1)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2)身肢放长 ...

  • 太极拳之方形云手

    方形云手,叫开合云手,动静云手.是太极拳基本功法之一.主要练习肢体开合动静的控制.为太极拳的性相分离运动打下基础. 这里的开合运动关节以肩关节(图中点1)为例.这也是我们说的动静之"机&qu ...

  • 太极拳推手训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于舍己从人的问题,关于接劲和借劲的问题,关于蓄劲和发劲的问题,关于解决"双重"的问题,都是太极拳推手训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必须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的关键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 ...

  • 太极拳威势训练:威势蓄于静松,气势藏于气运,威力寓于整合。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郑子太极拳重要训练笔记

    (1) 松柔,手轻轻一碰能随势落下: (2) 虚实彻底分清,每迈一步,实脚膝以下不动: (3) 切实做到平整均匀,而没有高低起伏:(除了单鞭下势与进步栽捶之外) (4) 时时中定,每个架势都能做到顶心 ...

  • 习练太极拳,核心是关键!少了它,学拳指定没突破!

    前段时间一位同学跟我说开肩开胯定终生,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虽然还有些绝对,但对于95%的太极拳练习者来说,这绝对是至理名言,不得不重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因为他练习了开肩开胯,每到一定的阶段 ...

  • 尾闾--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关键部位

    松腰松胯往往跟尾闾联系在一起.要松腰,往往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须伴随垂尾闾.尾骨有四节,连到一起成一个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有的人小尾巴还翘着.要是翘着的,你得慢慢让它直 ...

  • 太极拳 如何训练太极拳的腰裆劲

    众所周知,练太极拳十分重视腰裆劲.因为腰裆胯居于人体中间部位,上下体转关连接枢纽,也是调整人体重心,发人制胜的关键. 所以拳论才有"上下九节动,节节腰中发"之说. 太极拳腰的转动是 ...

  • 太极拳的内功很关键,“内旋外扩”

    天高听卑,道不远人.山上有鹰,林中有虎.因人事成,因势利导.龙头向东,龙尾朝西.积雨沉舟,汇溪成河.轻霜冻死草,暴雪不毁林.眼前不见路,身后不见手.练拳如遇瓶颈,要学会体察身心,静待时机突破.越难的时 ...

  • 太极拳的内功很关键,“内旋外扩”,看懂之后你会更加全面

    天高听卑,道不远人.山上有鹰,林中有虎.因人事成,因势利导.龙头向东,龙尾朝西.积雨沉舟,汇溪成河.轻霜冻死草,暴雪不毁林.眼前不见路,身后不见手.练拳如遇瓶颈,要学会体察身心,静待时机突破.越难的时 ...

  • 太极拳步法训练口诀,熟记后可涨功力

    武术中评价拳法的谚语曰:"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这说明,走步是太极运动的基础和先导.太极拳强调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