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学生狂转: 学习中医的良好路径(看后定有收获)

作者:冯学功 主编:刘观涛

编者按:

如果你是中医药大学一二年级的新生,请加入我们特地设立的微信群,我们邀请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与您畅谈中医学习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扫一扫如下二维码]

请您加入后修改为实名 您的学校名和年级(如:张小明,湖北中医药大学一年级)

下面是“悦读中医”的精彩文章,如果您觉得很棒的话,请您向最好的朋友“分享喜悦”。

被大学生狂转: 学习中医的良好路径

冯学功

(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中医有无比较快捷的路径?我想是有的,今天我就与各位谈一下我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2013年8月15日,《中国中医药报》刊载了我的一篇诗作:《传承经方,成就梦想》。其实我并不是作家,也不是诗人,充其量只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为什么能写出一篇还算说得过去的诗?这是因为经方给了我太多太多,感动了我,感染了我,让我有感而发,一吐为快。那么经方到底有什么特点让我如此满怀激情?下面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药简价廉

《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62方,除去重复,共计178方,用药151味。方子不多,药味也不多。因为统计的方法不一样,可能具体数据有一些差异,但方子少、药味少是肯定的。你看看,药味在7味以下方子的占总数近90%,5味以下的占总数的70%,1味的有14首,2味的有38首,3味的有48首,4味的有41首,5味的有37首,6味的有21首,7味的有25首,8味及8味以上的仅28首。方子小,又没有什么贵重药,所以药简价廉是经方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点在今天中医界“大处方满天飞、贵重药经常用”的情况下,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曾看了一位老妇人,重度抑郁症。失眠,口渴,大汗,忽冷忽热,大热天冷起来需要盖棉被。请名医治疗,处方药物渐达56味。这56味药的方子是电脑打印的,一张打不完,需要两张才行,7付药1000多元,治疗3个月,少效。到我们这里就诊,我们考虑是寒热错杂的厥阴病,处以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几味药?7味。7付药才100多元钱,治疗了10余天就明显好转了,冷起来不用盖棉被了。原来患者只能躺着听听收音机,现在体力好了,能坐起来看电视了。前后中医治疗的性价比,可以说没有可比性。

《健康报》上曾经刊文《中药大处方何时了》,历数大处方的危害:严重浪费药源,增加经济负担,戕伐身心健康,糟踏中医形象,悖逆仁慈恻隐。北京的《京华时报》也登载了文章:《中药变成贵族药的担忧》。确实不少地方有这种倾向:原来是穷人吃中药。曾几何时,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解决了很多农民群众的健康问题。现在倒过来了,富人才能吃得起中药。就算有“医保”,政府也不能全部负担。所以,药简价廉的经方,对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支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 配伍严谨

举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经方——桂枝汤为例。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如果在桂枝汤原方基础上,把芍药加到六两,就是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太阴病腹满时痛者;如果把桂枝汤原方中的芍药去掉,成为桂枝去芍药汤,治疗“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如果把桂枝汤原方加上葛根四两,就是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太阳中风兼颈项强直不舒者;如果把桂枝汤原方加炮附子一枚,则是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从这些方中我们可以看出,仲景方配伍是多么严谨,增加剂量,减少剂量,增一味药,减一味药,治疗的病证均有不同。为什么加量,为什么减量,为什么加这味药,为什么减这味药,都有明确的依据或说法。经方不是不可以动,而是要动必须有动的理由。相对而言,今天我们好多中医大夫靠堆药、围药治病,一说头痛就加天麻、川芎、白芷、蔓荆子,一说纳呆就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一说腰痛就加杜仲、牛膝、寄生,一说高血压就是天麻钩藤饮,一说偏瘫就是补阳还五汤,等等。不是说腰痛不能开杜仲、牛膝、寄生,而是说开之前总得辨个寒热虚实吧。大约三万年前北京地区周口店的古人已经知道爱美了,他们把美丽的贝壳钻上眼,用绳子穿起来戴上。今天我们已经远离了仲景时代处方的严谨规范,堆砌药物似乎成了痼疾,并且不是个别现象了。这就好像把本来美丽的贝壳杂乱无章地堆积起来,毫无美感可言,今天的人对美的理解与把握竟然还不如三万年前的古人了。学习仲景,返朴归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注重胃气

注重胃气或者说保胃气,是经方重要的特点。举例来说,桂枝汤证因汗出较多,耗伤津液,正气不足,不能驱邪外出。如何生津液?仲景是采取健胃的方法。因为《素问·评热病论》认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是说谷气变成精气之后才能为汗,要想汗源充足,必须胃气正常。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分析方中药物,桂枝辛甘健胃,生姜味辛开胃,《论语》载孔夫子言,“不撤姜食”,食不离姜。这二味药都有健胃开胃的作用。同时配合甘草、大枣纯甘之品,甘入脾,能补脾健胃。故桂枝、生姜味辛之品,再配合甘草、大枣,则起到补益胃气的作用。芍药防发散太过进一步伤正。这五味药配伍,既能发汗解表,更能保胃健胃,安中养液。用于桂枝汤证,由于精气不足、虽汗出而邪不去者,可起到亢进卫气,增强精气,发汗解肌的作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其量比服桂枝汤仅一升还要大一些。为何如此?这里正是《内经》中汗生于谷思想的进一步运用,药用辛甘性温之品鼓舞胃气,再啜粥补充化源,如此则精气充足,正气强盛,再一有汗,表邪即解。仅从药后啜粥调摄一点,就可以看出仲景临证时对胃气是何等重视!还有,白虎汤中有大寒的石膏,再配以粳米六合以保胃气,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在津液大伤,大渴,舌上干燥而烦的情况下,加人参保胃气生津液。在误治坏病的情况下,也是通过保胃气、温阳气生津液的。如第29条所述,在表证轻微,津液已伤,里热渐盛的情况下,再用桂枝汤发表,以致津液大伤,出现“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等危急表现,仲景是如何治疗的?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需要说明的是:仲景此处所说阳气与《内经》中的阳气不一样,按著名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的解释,此处阳气指的是津液。

上述种种,都体现了经方注重保胃气的思想。保胃气以达邪,是经方治病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从今天临床来看,远离仲景保胃气思想的太多了,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看到口干、舌红少苔,就认为阴虚津亏,马上就开上生地、元参、麦冬、石斛等等,丝毫不考虑胃气是否不足。需要明白的是:西医对伤津液的可以直接输液以补充津液,而中医不能这么做,因为养阴之品并不能直接化生津液,必须靠胃气运化才能发挥作用。如能按照仲景之法,对胃气不足阴虚津亏的,从救阴的根本着手,保胃气,使胃气强健,化生精气,生发阴津,津液自然可以恢复。

(四) 将息有法

将息就是调理、调摄、调护。大家看看桂枝汤后面列的煎服及禁忌等将息法。我数了一下,五味药的桂枝汤,后面有156个字来描述如何煎药,如何服药,服药的频次,发汗的程度,饮食宜忌等,非常详细。要知道仲景时代造纸术改进了,但并不普及,一般人写字还是要刻在竹板子上的,也就是竹简,可以说惜字如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说这些,就是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服药后的疗效。我们现在对这些关注少了,好像把药方一开就可以了,但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的东西,恐怕疗效就会大打折扣的。

(五)安全性高

经方中有些药如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细辛、大黄等,峻猛燥烈,容易让人认为经方副作用大。现代有研究认为:东汉时一两大约是今15.625克,如照这个剂量用药,那更是可怕。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如果我们把麻黄汤的剂量用上述东汉时的度量衡加以还原,生麻黄就是45克,确实有些担心。但我们只看到麻黄汤的组成与剂量,不注意其煎服法就望而生畏,就不敢用,是不行的。你看麻黄汤后面说的煎药只是一遍,这与我们现在煎二遍的方法不一样。有研究表明:中药煎煮一次最多能将药中有效成分提取45%,第二次煎煮能提取药中有效成分的45%~50%。再就是服法,麻黄汤煎好后是二升半,服八合,只是大约服了三分之一。是不是再服,要看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即如桂枝法将息。看看服桂枝汤后如何将息的:“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也就是病好了就不用再服了,剩下的药就不要了。如果服第一次后不好,就再服,甚至增加服药频次、缩短服药时间等。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生姜、大枣等解毒健胃之品成了仲景方的常用药。有人统计《伤寒论》113方中,用生姜者37首,用大枣者40首,生姜、大枣同用者33首。为什么这么寻常的几乎每天都吃的调味药,成了经方重要的配伍用药,除了其药性外,更重要的是它们有解毒缓急的作用。

了解了经方的煎服法、配伍特点,再加上用药时注重方证对应,所以用经方是安全的,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六)疗效卓著

这是经方主要的特点。一般说经方药简价廉,但如果效果不好,再便宜、药味再少,这样的方子又有什么用?如果大方子能治病,一吃就好,那我们就不用经方了,就都去学开大处方了,不管是56味药还是65味药。关键是大处方疗效并不好,而药简价廉的经方却有良好的疗效,所以疗效卓著是经方的显著特点,也是主要的特点。关于经方的疗效,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曾说:“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岳美中先生也曾经有“非经方不能治大病”的说法。有个词叫“效如桴鼓”,经常用来描述经方那神奇的疗效。如果这些都只是传说的话,那下面我就说说我自己用经方的经历。

2009年10月份,我在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市中医医院参加援建工作。当时学用经方劲头十足,在专家门诊上开的方子几乎都是经方。当时有二个感受:一是农村人的病好治,因为他们很少吃药,实在不行了才去医院看病,基本是原生态的病,所以吃点药就好。不像城里人,天天吃那么多药,譬如扩血管,都到了极致了,再取效是比较难的。第二个感受是经方疗效好,好得都出乎我的意料。

如一患者头顶发热、头晕,服天麻钩藤饮无效。因为每日下午发作,到晚上才慢慢缓解,我认为发作有节律性,就开了个小柴胡汤,没想到五付药后病情已去大半。一女性患者28岁,本身就是学医的,腹胀明显,曾吃了很多理气健脾等药无效。我看她口唇干燥,手脚凉,就开了个温经汤,不想几付药后就好了。一个病人有慢性胃炎病史四年,常胃胀,伴嗳气,口干舌燥,需睡前放一节甘蔗在床边,夜间起床吃甘蔗数口后口干才好转。我认为是少阳病,服小柴胡汤加枳实很快就缓解了,夜间不再需要吃甘蔗了。这样的病例太多了。以至来找我就诊的患者,不仅是什邡当地患者,还有周边其他地市的。三个月的援建工作快结束时,闻听我们要走的消息,有的病人在表达挽留之意时,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是灾区人民经过地震劫难后情感变得脆弱了吗?不是,因为我们确实帮他们解决了病痛。

临行前最后一次门诊,看到大雾中排队候诊的病人,我的心里是激动的,心想被人需要才是真正的幸福。更让我感动的是:一群病人带着当地的土特产、鲜花、锦旗,并把当地电视台也请来了,为我送行。这是何等的幸福与荣耀呀!为什么如此?一位病人的话说出了个中原由:我在灾区解决了一批疑难病证。这些都是什么带来的?经方!所以,我想到四川不仅是麻辣火锅飘香,经方也在这里大行其道,广受欢迎。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经方在灾区飘香》,很快就在《中国中医药报》刊发了。

我原本从事中医多年,感觉中医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自信,更谈不上尊严了。在灾区应用经方的经历,让我彻底颠覆了这种看法,感觉把中医学好了,照样能解决大量问题,其中很多是西医没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总结了四句话:经方给了我自信,经方给了我自尊,经方给了我幸福,经方给了我未来。我也由此认识到:每门行业都有它的核心技术,中医学的核心技术就是《伤寒论》,《伤寒论》的核心技术就是经方,只要掌握了经方,就是掌握了中医的核心技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