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全愈】教育 国足之所以烦心,是因为李铁 董路 范志毅只会像焦虑的家长吼孩子

看点:教育与国足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为啥米卢给中国教育留下无价的“遗产”?为何“野路子”的董路把职业青训打得一地鸡毛?作者吼踢球的儿子,为何到高中才“一地鸡毛”?家长(教练)吼叫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吗?为啥成绩好的踢球烂,踢得好的成绩烂?学习和踢球都分为哪四个段位?“鱼”与“渔”与米卢的“悟”或“下一个动作”有关吗?14亿人选不出11个亚洲级明星之谜?为啥作者在国内学习时“学多悟少”,到美国“学少悟多”?为啥人们爱以(可重复的“刷题”等)“技能”代替(不可复制的)“创造”?为啥培养创造性的教练(老师)在国内寸步难行?为啥以哈佛为首的高教,源于类似米卢“快乐足球”的“小儿科”基础教育……

请读者三思!

作者为黄全愈教授,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亚-美研究学科部原主任,中美教育比较专家,《素质教育在美国》系列丛书作者。

有一次,在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问:“什么是中国最烦心的事?”

老梁(当时主要侃球)斩钉截铁地:“足球!”

我哭笑不得地:“教育!”

老梁闭上眼睛……突然睁开眼睛:“足球 教育!”

我:“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呀……”

(15年前的台词,记差否?得问问老梁哦)

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两件烦心事。

吼叫的教练简直像焦虑的家长

李铁将带领国足打12强赛,人们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据说,李铁已得里皮的“真传”。别的不好说,但他在比赛时,从始至终在场边冲着场内的球员大喊大叫,恐怕并没见得得了 “真传”(银狐不爱露声色)。李铁老是想把自己的“脑电波”,通过他的嘴巴“传真”(不是“真传”)到队员的大脑……早干嘛去了?这不是直接(无时不刻)把队员当成无脑的跑动“机器”吗?

看看喜怒不形于色的“银狐”怎么临场指挥:审时度势,直接换人;通过三言两语及时调整场上球员;通过换人把指令带进场内;只言片语即通过队长或场边的队员把指令传达进场内;中场休息时,在更衣室进行调度……

像李铁从头到尾在场边吼着喊着临场指挥,无异于“开膛破肚”般把自己的“病灶”、潜在隐患、秘藏“内功”……都一览无余地“里通外国”给自己的“敌人”啦!

当然,关键时偶尔喊一两声,人之常情;但作为国足主帅从头到尾大喊大叫就颇失大将风度了。

一定有球迷说:世界著名的斯科拉里也喜欢在场外吼叫,李铁是跟他学的!

但斯科拉里的叫喊与李铁不太同。首先,斯科拉里也知道,恒大队员听不懂葡语,叫也白叫,就是猜到他的意思,也可以装听不懂……当然,特别重要的警示,翻译是会来到他身边的。

其次,队里有几位巴西外援,老头的叫喊常常是提醒外援与国内队员的交流,即使是骂外援出了烂招(包括指挥整个巴西队也一样),基本不会影响自主性超强,从小踢“野球”长大的巴西队员,更难影响他们的“下个动作”(下面会论及)。

可是,李铁的叫喊就不同了,因为大多国足队员一般都放不开,都要面子,他们本来就没有良好的“下个动作”的预判意识,李铁一吼(即使是正确的提醒),更会使他们忙中出错。更何况,声音滞后,常常成了添乱的“马后炮”……(当然,王刚公然当面漠视世界名帅里皮,其“下个动作”揭示某些中国球员的阴暗面,至少极其无知和无聊。但本文暂不论及)

除了“洋”的,李铁更可师法“土”的。当年,袁伟民任凭山呼海啸、山摇地动,他“老人家”波澜不惊、端坐不动、指挥若定……别说我等升斗小民“小心脏”受不了,连杀敌如麻的王震老将军也为之叹服!

“无证上岗”的董路也像焦虑的家长吼孩子

最近,董路的“草台班子”把国内职业青训打得一地鸡毛。

头条有篇文章《董路老师和中国足球小将(的)阶段性成功的核心因素分析》,说董路认为:足球一定要做好防守,这是可以通过训练(和)通过临场指挥,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这不是董路的原话,但他就这样干的。我看过好些董路指挥的“足球小将”的比赛,让我吃惊的是,与李铁如出一辙,董路也在场边从头到尾大叫大喊,把孩子当成无头苍蝇——从接球到抢断,从盘带到分球,从配合到射门……都从自己的嘴巴吼出来。孩子现在还小,用大人的脑袋代替孩子思考,用大人的脑袋指挥孩子的身体,虽然现在可以把国内职业青训打得一地鸡毛,但孩子将来一定会吃“脑缺氧”的亏——从而同样“一地鸡毛”!

尽管也是吼叫,但董路的吼,特别值得反思。

谈一谈孩子一般的心理特征,以及中国孩子的心理特征。

孩子会有三个叛逆期。一是孩子2-3岁时,叫“幼儿叛逆期”;二是孩子在6-8岁时,叫“儿童叛逆期”;三是大约发生在12-18岁,叫“青春叛逆期”(董路“足球小将”和范志毅u16的年龄段)。

在这三个叛逆期,孩子特别喜欢说NO。我认为,孩子(包括非叛逆期)不说NO,是不正常的。换言之,总是压制孩子说NO,是不可取的。

为什么一般来说,顽皮的孩子球踢得好,但爱踢球的“学霸” 球踢得不好?因为,很多时候,顽皮的孩子把外来的束缚看作NO,则“学霸”往往不敢说NO。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不太一样。

美国孩子一般都很有主见,自我意识很强,自我评价都建立在自信基础上。你老师怎么认为,那是你老师的看法;我对自己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养成对外界(包括大人)的评价的“批判性”思考。我儿子的某位小学老师甚至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圆圈,让犯错误的孩子把鼻子尖顶在小圆圈内,直到老师“解放”为止。但美国孩子都没事人似的,完事还冲同学挥手致意。当然,他们的鼻子都有点高,顶一顶小圆圈,小菜一碟。

中国孩子一般自我意识较弱,自我评价也缺乏强烈的自信作基础。对“我是谁”的自我定位,往往没有很清晰的自我意识。同时,又很爱面子,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再者,老师(教练)在孩子眼里,被看成“圣人”一般。老师(教练)的评价,往往被看成权威的终极评价。

分析孩子的心理,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孩子的内心有三个互相推动的动力:

一是“干些什么”的欲望;二是想得到信任的需要;三是想作出选择的渴望。

显然,踢球就是孩子“干些什么”的欲望;问题是,孩子还有“得到信任的需要”,董路在场外的叫喊,除了极少数喝彩,常常是指责孩子出问题或警示潜在的问题,这就违背了心理学的“得到信任的需要”,因为孩子不仅没有从董路的叫喊中获得他们的心理需求,反而适得其反!最要命的是,第三条“想作出选择的渴望”——选择“下一个动作”。由于孩子这三个心理递进需求是一个台阶接一台阶的,没能走出第一步就毁坏了第二步,对前两步已经懵圈的孩子,就更不可能奢望第三步了。试想,在教练一个一个的呼喝中,孩子没有“得到信任的需要”,这些无所适从的孩子怎么“作出选择的渴望”——去选择“下一个动作”呢?于是,孩子可能什么“心理递进需求”都别想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干脆“什么也不想,教练咋吼,咱咋做!”

最重要的,是下一个动作

米卢给中国的足球(其实也给中国的教育)留下了一笔无价的“遗产”(虽然米卢“尚能饭”,但已无法影响中国足球。因此,这里特指历史“遗留”的财富)。比如,“最重要的,是下一个动作”。这是反米卢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也是拥米卢者 ,如沈祥福等 ,从来没吃透的“玄机”。

我这个“洋博士”也是走了弯路,才理解“最重要的,是下一个动作”的意义的。

美国孩子五六岁就开始“玩”足球。所谓“玩”不是在后院自个踢野球,而是请教练,搞训练,打比赛。“教练”(均须考证上岗)多由父母兼任,但没几个真会踢球。有时,球滚到脚边,我顺便“高俅”一两下,也能技惊四座。于是,人们纷纷怂恿我当教练,但我总是推辞。原因呢,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总之,在儿子参加社区足球赛前,我这个“无证上岗”的“私教”,已训练儿子颠球、盘带、射门……结果,第一场球赛,儿子“石破天惊”地从己方后场一路盘带到对方门前,劲射破网!

面对“一地鸡毛”,双方家长目瞪口呆……

然而,这个故事一直到儿子上高中参加了校队,就轮到我面对“一地鸡毛”了……

儿子和好友麦德经过“炼狱”般的淘汰竞争,进了球队,都打前锋。但我儿子的速度、身高和力量,麦德根本没法比。至于球技,更不能比:麦德连最基本的内侧踢球都不太会,但我儿子什么外脚背抽射弧线球、倒挂金勾、“踩单车”什么的都会……但是,不可思议的是:他俩的进球数互相攀比,最后“身体和技术不对称的小哥俩”都是“金靴”。

这引起我的深深思考……

董路认为,踢球的“身体”包括:“身高、体重、耐力、速度、灵敏、协调、力量。”可惜,偏偏遗漏了踢球的“身体”必须包括“脑子”(难怪老是冲场内的孩子大叫)。

我发现麦德无技术但有脑子;然而,我儿子有技术但“脑缺氧”。

我儿子患得患失,有时拿球还往场外大喊大叫的我望一眼。

反观麦德,他拿球时,心态特坦然。有一次,我还真大跌眼镜——他竟然突然来一个脚后跟传球!这是他绝没学过的动作,也绝对不可能通过教练(更不会是他那连球都不会踢的父亲)的脑子去指挥他“下一个动作”的灵光一现

其实,儿子也不是老下意识地望场边用中文指挥(避免对方听懂)的“私教”,只有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某个球时,他就会下意识地望场边的“私教”——因为我哑火了。后来,儿子自持有功,第二年的“淘汰竞争”,没认真准备,被球队淘汰了。我就建议他改打排球,因为我曾是不错的二传手;但儿子坚拒我的“建议”,而去练巴西柔术和网球……许多年后,我才恍然大悟:儿子去练柔术和网球,因为老爸不懂,不会有一个会排球的“私教”在场外老吼:“平拉开”“后攻”“背飞”什么的……他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悟”出自己的“下一个动作”……

不仅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学会思考;打球孩子也要学会思考!

儿子望场外“私教”的下意识动作,牵涉到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诸如,焦虑的父母、宽厚的父母、包打天下的父母,等等。这里只想与董路分享,我这个“私教”关于孩子“下一个动作”走过的弯路和心得。

不知“足球小将”们在把别人打得“一地鸡毛”时,是否总是庆幸场边有个教练提前吆喝,及时警示?若然,为了孩子们能“悟”出自己的“下个动作”,董路就真需要反思我的反思了!

“学渣”or球星分为四个段位

许多教授不愿意下午上课,因为学生下午思维迟滞。但我有个“绝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我的字典时,我就明确指出学习有四个层次:1.不知道自己不懂;2.知道自己不懂;3.知道自己懂;4.不知道自己懂。比如说,学生去上课前,根本不知道教授要谈什么问题,这就是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自己不懂”。

我的密码,就是把这些学生放到第二个境地“知道自己不懂”。关键是不能让学生始终混混沌沌,学生必须从“不知道自己不懂”进入“知道自己不懂”的层面。比如,学生不理解 “下个动作”的意义,因此也根本不在乎其重要性,这就是“不知道自己不懂”;但当教授当堂提出这个问题,同学们开始思考、争辩这个问题,甚至自己被点名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才“知道自己不懂”有多难堪!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最频繁的电脑波,从“知道自己不懂”从而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他们当然高度亢奋,脑电波四处乱窜啦。

同样,踢球也有四个层次:1.混小子一个,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懂”足球为何物;2.场上摸爬滚打一番,才“知道自己不懂”踢球;3.经过训练和培养,“知道自己懂”踢球;4.天才一枚,竟然“不知道自己(天生)懂”踢球,例如,梅西、“兔牙”小罗等一干“非人类”。

第一和第四个层次,不在我们论述的范围。

那么,李铁和董路冲着场内的球员从头至尾大呼小叫(姑且算他们的喊叫都是切中要害的;更何况,也可能是瞎指挥),会对队员产生什么影响呢?

实际上,“鱼”与“渔”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要谈的“下一个动作”的“玄机”。

“授人以鱼”,犹如李铁或董路在场边对正在踢球的国足队员或“足球小将”大喊大叫——直接把“鱼”——“下一个动作”塞给他们,剥夺他们的思考,使他们成为不敢思考,不能思考,不会思考,懒于思考的球员——直接把他们打回“知道自己不懂”,甚至干脆懵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不懂”踢球的原状。

那么,什么是“不如授人以渔”呢?就是把队员从“知道自己不懂”的阶段引导到会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下一个动作”的飞跃。

与其在场边大吼大叫,不如事后复盘比赛录像。即使复盘,也切忌,教练首先来一通“高屋建瓴”的训斥,把孩子训得灰溜溜、羞答答,脑子一片空白。而应该首先让孩子自己说一说: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么做?自己哪里做得好?这时,教练才进行分析和阐释。即使这样,也应该让队员有自己的想法。当然,最后需要统一“下一个动作”的认识。

这是人的“自我认知”的过程。没有“自我认知”的过程,不仅“足球小将”或国足队员长不大;甚至教练自己也无法成熟。也就是说,第一是允许孩子犯错;第二是必须让孩子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错在哪里?下次怎么避免?这样孩子才能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长大——从“不知道自己不懂”到“知道自己不懂”再到“知道自己懂”。

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们没有给孩子“自我认知”的机会。实际上,最可怕的不是大人(或教练)的事后唠叨,而是我们总是把“将犯未犯”的错误扼杀在萌芽中,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权,让孩子始终不明白什么是“不知道自己不懂”,更别说“知道自己不懂”啦。

当年,我们初中的足球队大杀四方。不知在“东北路小学” 是否最好的球员都是“学渣”?反正在我们那儿是“普遍真理”。于是,我们一些“学霸”就被“掺沙子”到校队。成绩差的球踢得好,成绩好的踢球差。个中道理,我想了一辈子……后来,在南美看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的孩子在街头踢野球,那些灵光一现的“下一个动作”应接不暇……脑海里突然闪现:2015年的亚冠决赛,埃尔克森背身拿球,突然回身、穿裆、射门一气呵成,击败阿赫利,恒大再夺亚冠。为什么踢野球的孩子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下个动作”?我终于想通了:顽皮的孩子受老师限制少,特别是瞬间摆脱老师无形限制的闪光每每闪现;而“学霸”总是受老师无形无质,无处不在的限制太多,难有超越自我的“下个动作”。说起来,许多国足队员也有“下个动作”,但既慢,且被动,还笨拙,可能还是教练“喊”出来的动作。其实,球赛除了比双方教练“下个动作”的谋略策划,统筹指挥;还要比队员的执行力,也就是比“下个动作”的协调性、合作性、大局性、创造性、突然性、穿透性、隐蔽性和超前性。

我想:不知总在场外怒吼的李铁或董路怎么看孩子踢野球?

看南美街头(李铁一定在巴西见过)踢野球的孩子,由于没有教练,孩子必须思考自己的“下个动作”,这反而成就了没有教练的“野孩子”。其实,踢野球的孩子也有“最佳教练”——不受猪队友、狐狸队友、狼队友(当然,包括对方的)的限制的“野路子”启发。这还有点像没证的“野路子”董路——自己思考“秘籍”。我有个工友,叫胡擎元,现为中国最著名的篆刻大师(我不懂,是不是有“之一”?清华大学的巨型石碑即其杰作)。我说:幸亏老兄没上过大学,江湖才有传说……

中国踢足球的孩子并不缺天才,缺的是脑子没有被摧毁的天才。教练大吼大叫,孩子还能自信、自尊吗?孩子怎么自我认同?想想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情况不也一样吗?

自律不是没脑子地任凭教练、老师、家长摆布;自律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律不等于抹杀创造性和独立思考。“下个动作”,绝不能由教练代为思考,由教练指挥。允许球员、学生、孩子犯错误,甚至主动试錯。这就是米卢的“悟”——创造出自己的东西,选择自己的“下个动作”。唯命是从、亦步亦趋、唯唯诺诺、顶礼膜拜——自认为是“自律”,其实是牺牲“自我认知”为代价的所谓“聪明”。我们亟需营造一种能培养“悟”——自己创造“下个动作”(也可能是一个错误动作)的氛围。

在教学中,我总是希望我的学生在“不知道自己不懂”和“知道自己不懂”的阶段,多犯错误,甚至故意设置一些陷阱去诱使、去迫使他们犯错误,这样他们才能刻骨铭心,才能主动地,甚至下意识地思考自己的“下一个动作”。

我们都羡慕韩国和日本有大量到世界顶级联赛踢球的优秀球员。其实,从踢球的第二个层次到第三个层次,就是中国球员和孩子是否能破茧而出、脱颖而出、展翅腾飞——从14亿人中涌现层出不穷的冲出亚洲的优异球员的关键。

关于“下一个动作”的问题,对足球意识已基本定型的国足队员来说,兴许晚了一些,但真心希望董路,学一学袁伟民、米卢和里皮,不吼(至少不频繁地吼)孩子,让“足球小将”能从第二个层次到第三个层次,像南美那些“野孩子”在不断的灵光一现中创造出自己的一个又一个“下一个动作”……

据悉,将统帅u16国家队的范志毅“不耻下问”,日前亲自登门拜访董路。

脾气异常火爆的范志毅千万别学董路在场外一边冲孩子怒吼,一边指挥比赛。

否则,就真是“李铁 董路 范志毅≠里皮”啦!

我看米卢的“卢”山真面目

(《老狐狸米卢》一书的主编说:“实际上亚洲杯之后,还有一篇关于米卢的精彩文章被忽略了……文章发表在《足球》报上,作者是畅销书《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米卢是曾把国足带到历史高峰的功勋教练,但对其“遗产”人们颇感迷惑,认知尚浅!以致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水货,乃至“骗子”。故,特浓缩删改拙文如下)

米卢的“卢”山真面目迷惑了许多人,就像我花了十年时间才看懂美国教育的庐山真面目一样,没有理性思考,还真难看懂。

“小儿科”有学问

如你到美国中小学看看,整个一个“小儿科”!哪有学习的样子?但美国的科技就是建筑在这种“小儿科”的基础教育之上的。若你翻一翻我儿子写的《我在美国上中学》,你会发现许多美国老师的教学法就是米卢那种“玩”法。

米卢的“小儿科”把四支不入流的国足(当时,尚未包括中国国足——作者注)带进世界杯。你说他不“小儿科”?他从来就没“正经”带队训练;从来就没系统地讲战术理论。

别说球迷看不懂,老记也看不懂,就连国足队员都看不懂。我看,那几个中国教练也没看懂。

但球队竟然越打越神奇,确实与“小儿科”反差太大,以致有人想到玄学、特异功能什么的。

其实,“小儿科”的学问还很深,包括重能力培养,还是重知识传授;重学还是重用;重执行还是重创造;重外在的教,还是重内在的悟……。限于篇幅,只从“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的角度,去揭开“卢”山真面目的神秘面纱……

“学多悟少”与“学少悟多”

我总感觉,我在国内学习时是“学多悟少”,到美国是“学少悟多”。

在国内上课,一节课下来,什么大一小一,带括号不带括号的一……可谓学得多矣。但这些大一小一,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别说是你的,恐怕还是老师从别人那里转手来的“二手货”。

其实,我们也经历过“洋”的“学多悟少”。霍顿是让许多国人佩服的前国足主教练,也是能把足球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的国际足联的讲师。我们的文化不但迷信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理论家,还崇尚能具体化,能一条条照搬照抄的模式。

有一次回国,我和某大报的记者谈了数小时,最终也没能让这位老记明白:素质教育是一种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案,只要求教育者提供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允许大家拥有不同观点、不同答案,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让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霍顿的队员都知道:必须把对方拿球队员往场中间赶,而不是往边上逼;中场呈弧形站位而不是菱形站位;都知道……但他们讲的都是霍顿那一套,打的也是霍顿那一套。这就是“学多悟少”!难怪打起球来那么教条,没有灵气。

在美国学习,我总感到学少悟多。由于老师讲不多,学生参与多,因此,自己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二手货”不多,但内心却不断地“悟”出自己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

其实,一定要我讲我的素质教育思想中哪些是我的教授的东西,可谈的实在不多,因为他们只提供平台,营造环境和氛围,剩下的,就看我怎么在这个空间“悟”出自己创造性的“下一个动作”了。

杨晨是“在国内时学多悟少,到德国学少悟多”的典型例子。低头盲目带球,是国内教练“教”(甚至“叫”)得太多,自己“悟”(下个动作)太少的杨晨;现在知道何时给人做球,何时单骑闯关,这是在德国自己“悟”出了东西的杨晨(如今的武磊亦然——作者注)。

有一篇报道这样说:“在中卡、中日之战中,祁宏屡屡出现在锋线抢点,也使中国队的中场不恪守平行站位,祁宏往往更像个前腰,但他表示,米卢并没有有意安排他前插,要求他多射门得分,他是按自己的感觉在场上行事。”

米卢的队员,说来说起,就是讲不出啥是米卢的东西,因为打的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下一个动作”。

看不到教练,正是高明的教练之所在。

当年,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太极剑,赵敏带着阿大、阿二、阿三一等人众在门外等着决一死战。老张问小张道:还记得多少招?徒孙答曰:差不多全忘了。直说得小张的叔伯辈们一愣一愣的。

要的就是无招胜有招,要的就是看不见教练在场的境界。

霍顿让人看到太多教练的痕迹,打败一个教练就打败了这整个队;反之,你必须打败不断产生“下个动作”的12个人(包括教练),才能打败这个队。

……

(下面,是我接着前文,延续的后文)

14亿人选不出11个亚洲级明星之谜

老梁说,最烦人的是足球;我说,最迷惑人的是教育。

烦人是恐韩、恐日——弹丸之地,年年打得国足一地鸡毛;迷惑人是中国孩子年年获奥赛奖,但只开花难结果——在诺奖的终点落后。

不管是烦人还是迷惑人,都跟一个概念有关——创造性!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到底是训练还是培养出来的?

人们不是老爱拿足球说事吗?正是这个在教育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使得14亿人选不出11个能冲出亚洲的足球明星。

国足画风不堪,许多人认为:皆因球员没文化(这两天,黄健翔与董路争论,即持此观点)。若然,只需选11个博士,或给11个球员恶补文化即可。但以我从小踢球的经验,成绩好的踢得烂,踢得好的成绩烂。试想一下,耸着双肩的范志毅,满身刺青的张琳芃“知乎也者”时的模样……简直了!“兔牙”小罗有文化吗?梅西又有啥文化?

若不是文化问题,症结又何在?

皆因:中国足球只训练球员的技能,不培养球员的创造性!

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技能。”

训练有框框条条、有强迫性、有限制性。同时,技能可以通过训练从A传到B,再从B传到C。

然而,创造性不是技能,而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教不出来,遑论训练,只能培养!

创造性不能重复,也不能传给他人。正像老师的智力不能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无法从A传到B。

但凡是教练会训练队员的“技能”那种(尽管可能很差),极少思考“创造性”的问题(董路可能有点例外);然而,在中国,培养创造性的教练寸步难行。米卢被说是骗子、水货,就是认为他的训练太“小儿科”,从来不练技能,只会嬉戏“快乐足球”。但正是他这个“小儿科”把国足带进了世界杯!其实,美国获得343枚诺贝尔科学奖及其发达的科技,就源于类似米卢“快乐足球”的“小儿科”基础教育。

米卢只是营造“玩”球的氛围,让队员从中悟(创造)出自己的“下一个动作”——这就是米卢留给中国足球,更是留给中国教育的“谜”(比迷路的“迷”多“言”字旁,意即需要费思量去思考……)!

我们总是逼队员“招供”:“到底跟米卢学了啥东东?”其实都已内化为自己的“招”了,根本没了米卢的印记;因此,也难怪他的队员们时至今日还对“从米卢那儿学了啥”语焉不详……

“训练”——可以迫使球员去做教练设计好的“下一个动作”。

“培养”——必须提供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让球员去创造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下一个动作”……

教育领域里的“训练”——迫使焦虑的孩子去重复刷题、去亦步亦趋、去当复印机……

教育领域里的“培养”——允许孩子拥有不同观点、不同答案,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让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这就是训练和培养的实质区别。

即使“训练”14亿人,也出不了11个亚洲顶级球星;但乌拉圭“培养”几十万“野”孩子,却涌现了不少能不断创造“下一个动作”的世界级球星。

恒大外援暴力鸟司职中场,但进球比前锋还多。我们总是困惑:球场偌大,为什么国内球员不能,而他却总能出现在进球的最佳位置?其实,踢球的技能可以训练,但像暴力鸟能预判十步的“下一个动作”的足球意识,在瞬息万变和电光火石间创造性地运用足球技能,这种中国球员最欠缺的“灵性”和“悟性”,是训练不出来的,只能培养。

同理,中国足球模式训练出来的运动员改当教练,难以拥有在瞬息万变间的“下一个动作”——电光火石间预判球赛的穿透力和肢解力,并难以根据双方几十个运动员的特点,创造性地搭配出己方能产生化学反应的“下一个动作”的变阵。这种教练所需要的创造性功力,更是训练不出来的!

什么时候,李铁、董路、范志毅等,不再冲场内怒吼,而是能提供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让球员去创造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下一个动作”……14亿人中将涌现目不暇接、数不胜数的冲出亚洲,冲向世界的“足球小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