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90%以上的行为,都离不开这三种动机
为什么我们会盲目从众?
为什么我们希望合群,又希望与众不同?
为什么我们忍不住权力的诱惑,却又惧怕权力的代价?
为什么我们追热点、看时事、刷视频,往往停不下来?
…………
最近,看了瑞典作家安吉拉·阿霍拉的《心理动机—激发行动力的底层逻辑》,心中渐渐有了答案。
作者在书中说:
人类是唯一可以预见未来规划未来的动物,人类有规划的未来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在这方面都同样熟练。
安吉拉·阿霍拉认为:人类在年轻时90%以上的行为,基本上都离不开以下三种动机:
对稳定关系的追求、对地位的渴望、对新知识的探索。
01.动机一:对人际关系的追求
社交:对友谊群体,归属感以及与他人亲近的需求
浪漫:人类性需求
家庭:养育后代的需求
接纳:获得归属感以及被接受的需求
荣誉:遵循传统道德标准的需求,培养良好性格的需求,忠诚于他人,保持好习惯,坚守原则的需求
理想:希望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追求利他主义,同理心,正义感与社会公正的需求。
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就更为高深莫测了。
《论语·颜渊》中有则故事:景公问政,孔子献出治理国家的八字方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说,君应尽为君之道,臣应尽为臣之道,父应尽为父之道,子应尽为子之道。
按照五伦十义,君义为仁,臣义为忠,父义为慈,子义为孝,即是君要做仁君,臣要做忠臣,父要做慈父,子要做孝子,推而至于夫妇兄弟朋友,也各有其道,此即五种人伦之教。
古往今来,人际关系、圈子、人情,对创业、孩子读书、找工作、衣食住行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幸福指数提升,相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加剧孤独感、弱化归属感,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前不久某流量明星的案例有了大结局,背后的资本放弃抵抗,还有一大波铁粉不愿意放弃,直接组建救援群,高呼呐喊之势简直就像是劫狱。
虽然旁观者看起来是一场闹剧,但是对于长期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爱心的粉丝来说,这是和爱豆关系的终结,是情绪补偿的一种行为,也可能是迫于群里压力,无意识的随波逐流。
学者罗伊·鲍迈斯特和马克·利里曾经在论文中写道:“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种有力、基本又极其普遍的动机。”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亲属、朋友、同学、同事等一系列角色搭建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
人际关系孕育的纽带联结着系统内的每一个人,也赋予了人们更有意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
河南洪灾的时候,濒临破产的鸿星尔克默默无闻捐款5000万驰援,虽然老板及时澄清公司没那么惨,但是爱国情绪高涨支持国货的网友们还是将其送上了热搜,不仅把鸿星尔克的微博会员充值到了100多年以后,还疯狂横扫鸿星尔克的线下线上店,一时之间,拒绝理性消费,爱国情绪全民传染。
爱国主义固然值得提倡,但是从众行为背后的动机何尝不是一种社交粘合剂?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会欣赏和自己相似的人,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呆在一起,因为相似就意味着属于一个群体,既满足了爱心的捐赠,又在无形之间建立了归属感。
大到全国,小到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亦是如此。
社会的影响如此之大,无形之中塑造了我们的大多数行为和选择。
我们何时应该选择模仿和跟随,何时选择与众不同,走自己的路呢?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既模仿他人,又与众不同。
因为人们对于太熟悉的事物会乏味,对太新鲜的事物会感到陌生,人们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比如好友之间买同一款式的衣服,却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喝同一品牌的酒,却要选择不同产品风格。
02.动机二:对地位的渴望
地位:提升社会地位的需求。
权力:获得影响力,对他人造成影响的需求,获得自信的需求,渴望向他人展示成果的需求以及对领导能力的需求。
独立:对自主自由自律的需求。
反击:表达愤怒,憎恨的需求,对反击报复的需求。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人生来就被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的阶层意味着不同的社会支配权。
学者罗伯特·萨布斯基将阶层定义为:“将不平等获得获取有限资源这一事实具象化的等级体系。”
尽管身处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依然能够在交往中发现人与人地位的等级,权力的不同。
有研究报告显示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容易焦虑,实际上地位不高不低的状态才会让人感觉最有压力,因为他虽然有一定的掌控力,却对上不得不遵守服从命令,对下又要担起团队的责任。
权力不单存在于职场,在爱情、家庭和人际关系中,也存在权力的高低。
权力地位的上升能让人感到高兴,反之地位下降会让人觉得沮丧,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自我观察,学会接受事实,保持心平气和。
卢梭曾说,拥有物质财富不是幸福的,全部得到自身渴望的人或物才是幸福。
因此,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是亿万富翁,也不是手握重权的人,而是知足常乐,笑口常开,逛街朋友,活在当下的人。
我们要对权力有清醒的认识,坚守个人的行为准则;在正确的事情上展开竞争;结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03.动机三:对新知识的探索
好奇:获取新知识的需求,寻找解决办法或者寻找真理的需求。
居里夫人曾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有的只是旺盛的求知欲。”
罗素说: 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情感主宰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难以承受的怜悯之心。这三种情感,像一阵阵飓风一样,任意地将我吹得飘来荡去,越过痛苦的海洋,抵达绝望的彼岸。
人天生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新事物,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积累因素,也在推动社会结构发展和人类繁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好奇心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认知性的好奇心,也就是人们对新知识的渴望,这帮助人们不断扩大认知范围,使人知识渊博;一种是特定性的好奇心,即寻找特定的信息,解决特定的问题;还有一般性好奇心,也就是不断尝试新的体验,获得新的刺激,从而摆脱无聊的状态,比如流行文化、潮流元素等。
我们常说,“好奇心害死猫。”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奇心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从纸质书到网上冲浪再到移动互联网,从阅读报纸到看电子图文再到刷抖音短视频,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很难集中,睡眠质量也普遍下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少,同理心越来越低。
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激活我们的大脑刺激多巴胺分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确实对人类的生存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同时我们要警惕好奇心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说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来搜寻新信息,日常监控电子产品使用情况。
遇到问题,不要第一时间使用网络搜索答案,而是自行思考答案。
更多地使用纸质书籍而非电子书。
自我调节,学会正面和冥想练习。
走向室外,主动拥抱大自然。
缓解焦虑,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
04.结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会提升创造力、活力、自尊和幸福感,同时,对行为的底层逻辑了解得越深,也就越容易了解自己和他人,越能够有技巧的激励他人和自己。
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环境,人生阶段以及当下身边人的影响,如果想要对自己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通过各种关于个性、领导力、职业兴趣的测试(如大五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A职业性格测试、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等),来帮我们认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