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上海博物馆之书法馆

书法馆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X


中国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则构成的单体语言符号,书法则是运用毛笔为工具的一种藉线条表现汉字的艺术。
商、州时代的甲骨文、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系统。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字又经历了篆、隶、草、行、楷的字体演变,形成多形态的汉字体系。各种字体又引不同地域、不同应用范围和时间先后诸因素,出现纷繁多姿的变体和别体。
甲骨文和金文已表现出艺术意趣。到汉 魏之际,书法的审美意识由自发进入到自觉。两晋和隋唐时期,书家辈出,书法理论的探究日益精微,并建立起草书和楷书的法则及典范。
宋、元、明书家以晋唐法度为契机,注重抒发个人情性,并融入诗、艺等才情,不断创造新技法和新意境,涌现处丰富多姿的个性风格和书艺流派。
清代书法家广泛地吸取法书、碑帖的养料,熔凝新的风格。晚清崇尚北碑之学,开辟处刚健豪放的书法风尚,并导引着晚近书坛帖碑兼容、各种书体并起的发展方向。


篆书书艺与隶书书法
商代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先用毛笔书写,然後以刀契刻,已具书法的特点。金文是铸在青铜礼器上的文字,笔划接近书写原意,书法意趣浓厚。它们可说是大篆之前的书艺。西周金文是大篆书艺的肇始,其分行间架具有相当的随意性,文字峻拔优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以秦国通用的书体为基础,替代了东方六国的行用书体,史称“书同文”,这就是小篆。笔画优雅规范。
隶书萌芽於战国末年而行用于泰汉,至西汉后期达到成熟阶段。隶书的面世,冲破了六书的造字原则,为中国汉字艺术进一步拓宽了新的表现领域,同时也为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最能反映隶书艺术成就的,是东汉的碑刻作品。


自左到右:秦 始皇诏方升、秦 美阳铜权、春秋 石鼓文拓本、西周成王 保卣、商祖庚时期 祷禾刻辞卜骨。

商祖庚时期 祷禾刻辞卜骨
禾卜辞为商代之物,整块甲骨基本完整,刻辞齐全,是成套卜骨的第一版。刻辞记载了当时王以羌、牛祭祀祖先及自然神,祈求庄稼丰收的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