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林德育笔记之七: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抑郁”的标签

陈振林文字

陈振林德育笔记之七:

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抑郁”的标签

陈振林

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较有名气的教师,在自己出版的一本书里,指名道姓地评述自己的一位女学生“有智力缺陷,有抑郁倾向”。之后,相识的同学看到这本书,于是对着女生指指点点,那女生不再与人交往,渐渐与同学疏远,不久果然患上的精神抑郁症。

而我亲身经历的,2008年我做高三班主任时的另一件事。一个名叫卉的女孩转到我班上,转班时德育主任特别跟我说“她心理抑郁”,让我特别小心一点。我有心地抓住特殊时间节点,与卉谈了几次话,觉得她心理上确实有点小问题,但并不严重。于是,日常学习中,我却特意将她看作正常的学生,从不给她贴上“心理抑郁”的标签。高考之后,她居然上了重点本科。大学毕业,她考进了气象局成为公务员,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我们不讳疾忌医,但我们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抑郁”的标签。

一、关于抑郁症

(一)形成原因

抑郁症在如今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人均患病率在4%到8%左右。它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它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器质性疾病,同时还有自身的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原因。而压力,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外界因素。

(二)心理状态

心理学将我们人的心理状态划分为两大模块: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

心理学专家们提出三个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简单来讲,就是你有没有自知力,你所思考、看见、听见的,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如果你坚信你看见或听见了什么,但是客观世界是没有的,这就是出现了幻觉;如果你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违背客观规律且坚信不移,就产生了妄想。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这个也很简单,比如发生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你会产生喜悦的情绪,然后手舞足蹈,这就是正常的;而如果你很阴沉严肃地跟别人诉说你开心的事情,或者对痛苦的事情做出快乐的反应,这就是心理异常状态;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生命长河中,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没有重大外在变革,一般是不容易改变的。然而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稳定性突然被打破了,我们就要怀疑这是否异常了。比如一个本身很平静的人,却突然很容易暴怒,比如一个很热情的人,突然冷漠。

以上三条,全部满足就正常,违反一条就异常。

(三)心理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学习或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专家郭念锋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1.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3.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是否经常紊乱;

4.是否能专注地集中注意力;

5.是否容易被暗示;

6.是否能从创伤刺激中快速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7.心理自控力(自如地表达情绪、思维和行为);

8.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心,而不是盲目自信或自卑;

9.能否正常与人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快速采取各种办法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条件,且维持心理平衡。

(四)抑郁特征

精神心理专家吴秀华认为抑郁症会有如下一些表现:

1.情绪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抑郁、沮丧,易哭泣,愉快感缺乏,典型有晨重暮轻的节律(早晨情绪更低落,傍晚有所减轻);少数患者表现为面带微笑、内心痛苦,即“微笑型抑郁”,此类患者自杀风险非常高。

2.兴趣减退:做事提不起兴趣,没干劲,缺乏动力。

3.精力下降:整天无精打采,即使没做什么事,仍觉体力不支。

4.思维障碍:思考问题和联想困难,反应迟钝,觉“脑子像生锈的器械一样”,注意力难以集中,自觉记忆力下降。

5.自我评价低:自卑、自责,认为自己无用、无价值,甚至是个累赘。

6.消极轻生:感悲观绝望、生不如死,伴自伤、自杀行为。

7.行动迟缓或激越:动作缓慢,回避社交,经常卧床、闭门不出;严重时不吃不喝、不语不动,发展“木僵状态”;或表现为烦躁、坐卧难安。

8.躯体症状: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眠浅易醒;食之无味、食欲下降、体重下降,也有表现食欲增强、暴饮暴食、体重增加。

(五)抑郁程度

1.一般心理问题。第一,要排除精神病;第二,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第三,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2.严重心理问题。第一,要排除精神病;第二,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第三,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

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第一,要排除精神病。根据心理冲突是常性还是变形,决定是否排除神经症。第二,按照许又新教授在《神经症》一书中的标准,进行神经症的鉴别诊断。根据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情况来诊断。当排除神经症后,判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还是严重心理问题。

二、不要轻易贴上“抑郁”的标签

“老师,我是不是心理不正常?”“不正常很正常!”确实,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抑郁了,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有人格障碍等等,要明白心理异常几乎都是症状比较重且患病比较久的,而且有时还会伴有身体的各种植物性功能障碍(呼吸急促、头晕眼花、全身发抖等)和器质性病变(身体疾病)。所以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心理正常的,没那么容易心理抑郁的。

自己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那就更不要随意给别人贴标签——“你是不是抑郁了?”“他是不是抑郁了?”“那谁是不是抑郁了?”……你可知道,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身边的人,你是想传递恐惧还是爱?

所以请先过滤好自己的信息和能量,再传递给到这个世界。

不要给自己暗示,也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放宽心好好生活!

心理抑郁病症,没那么容易得的;心理不正常,是很正常的!

三、已经抑郁要积极治疗

心理病和生理病是一样的,我们不要戴有色眼镜去区别看待。

就像我们自己感冒了要用专业的方法去处理,身边人感冒了,我们也不会鄙视嘲笑他怎么会感冒一样。抑郁症也就是一个像感冒发烧的病,只不过是心理上的感冒发烧。它有它自己的生病原因、生病症状、治疗方法、康复期,非常正常。所以,还希望我们能正视这个疾病,给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关爱,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感觉不同,别人的话听听就好,重点一定有两点:一个是学会感觉你自己内在的感觉,另一个就是学会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1.药物治疗。对于抑郁症多数医疗机构都会采取药物治疗,百忧解、黛立新等是常用药物,可以缓解抑郁症状。不过是药三分毒,因此患者在用药时候还需要谨慎对待。

2.心理辅导。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治疗方面要以心理辅导为主,而应该进行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3.体育锻炼。锻炼跟抑郁方面有密切的联系,经常锻炼可以让情绪保持稳定可以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研究也已经表明,锻炼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有效降低中度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逃避而讳疾忌医。自信向前,我们都会成为快乐阳光的一株株向日葵!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青铜骏马文学奖、麋鹿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得者;教育部认定中小学校图书馆图书作者,校园文化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全国“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评委,“原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者与践行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各地进行语文教学、文学创作、校园文化、教师成长等专题讲座(讲课)60多场次。50多篇作品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4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36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读者》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近300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7部。系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家。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自留地,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小作坊。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