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海洋史研究》(第17辑)出版
《海洋史研究》第17辑
主编:李庆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第1版
目录
后记
2019年11月9~10日,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联合在中山市举办了“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 - 印度洋海域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9(第二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的学者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聚焦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印太两大海域之间的交流,以海洋生态、海洋贸易、跨海网络、航海生活、海洋社会、海洋知识与海洋信仰等为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在视野方法、选题内容、理论思考等方面均有诸多开拓与深化,是近年国内举办的一次高水平国际海洋史学盛会,也是青年才俊切磋问学的一次难得机会。本辑及下一辑(第18辑)选刊部分会议论文。
本辑第一专题为海洋社会生活史,分别考察了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橄榄与南海世界的槟榔在东西方不同体系中作为贸易商品、消费要素与文化符号的多层次意涵和深刻意义;对《红楼梦》贾府的西洋奢侈品消费与同一时期欧洲富贵阶层奢侈品消费相比较,呈现了盛清中国与欧洲上层社会在奢侈品消费上的同步现象。两文将物质消费、日常生活与精神文化熔为一炉,在长时段、全球化与比较视野上融通提升了海洋社会经济史、观念史、文化史研究。另两篇文章则分别考察了大航海时代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的航海生活、葡萄牙人东来与中国外销瓷器的转变,分析细腻,见微知著,在全球关联中建构以小见大的海洋生活叙事。
第二专题为东亚贸易与地区政治,分别考察了大航海时代中荷关系、华商在东亚地区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形象的建构,近代越南、日本的海洋政策与海洋战略,清朝与荷兰、法国在澳门、广州湾问题上的历史关系,展示了东亚国家在全球贸易、东西碰撞、国际关系推动下人群流动、制度体系、地区事务上的跨国/跨海域联系与变迁趋势。
第三专题为湾区史,分别探讨了宋元以降环珠江口县域变迁与土地开发、清初迁海前后珠江口地方社会、清代粤海关与珠江口湾区贸易监管、明
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大亚湾区盐业社会历史、香山沙田开发与秩序构建、广州湾硒洲海岛社会等问题,多方面拓展并深化了珠江口湾区与广东史研究,在方法理论上也为涉海区域史、海洋地理空间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参考。
第四专题为海洋考古专题报告,分别以海贝研究为中心考察辽西新石器时代的海陆互动,从广东南海西樵山新发现细石器的年代观察海侵现象,以及越南巴地市沉船初步考察,双屿港考古调查,上川岛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调研等,展示了海洋史学密切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
本辑最后部分介绍了2020年海洋史研究概况、19世纪英国档案中海峡华侨华人文献、粤海关税务司署档案,评述中国近海污染史研究状况、晚明耶稣会士与东西贸易等研究成果等。
从本次研讨会看,中外学界对海洋史学新学科体系、学术范式已经有很多思考与探索。海洋史学是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学科,尽可能地占有多语种、多形态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在人海相依、海陆相亲理念下融通海陆,贴近人、事、物,精、气、神,以海洋人文学科的博大情怀,拥抱海洋自然科学,定能打开海洋史学的新局面。
编者
202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