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海洋史研究》(第17辑)出版

《海洋史研究》第17辑

主编:李庆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第1版

目录

地中海的橄榄与南海的槟榔:两种文化的比较 /王洋 普塔克(Roderich Ptak)/1
中西富贵人家西方奢侈品消费之同步——基于《红楼梦》的考察分析 /张丽/19
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的航海生活——以“卡尔亲王”号1750~1752年航程为例 /何爱民/46
葡萄牙人东来与16世纪中国外销瓷器的转变——对中东及欧洲市场的观察 /王冠宇/64
《明史》所载“中荷首次交往”舛误辨析 /李庆/88
17世纪东亚海域华人海商魏之琰的身份与形象 /叶少飞/103
越南阮朝对清朝商船搭载人员的检查(1802~1858) /黎庆松/129
近代日本“北进”战略与“北鲜三港”开发 /杨蕾 祁鑫/155
中法关于广州湾租借地设关的交涉(1901~1913) /郭康强/174
宋元环珠江口的县域变迁与土地开发——以香山县为中心 /吴建新/199
民间文献所见清初珠江口地方社会——“桂洲事件”的再讨论 /张启龙/213
清前中期粤海关对珠江口湾区贸易的监管——以首航中国的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为线索的考察 /阮锋/235
明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的演变——以禾虫埠为中心 /杨培娜 罗天奕/249
明清至民国时期广东大亚湾区盐业社会——基于文献与田野调查的研究 /段雪玉 汪洁/266
再造灶户:19世纪香山县近海人群的沙田开发与秩序构建 /李晓龙/290
戏金、罟帆船与港口:广州湾时期碑铭所见的硇洲海岛社会 /吴子祺/310
辽西新石器时代的海陆互动——以出土海贝为中心 /范杰 田广林/329
广东南海西樵山新发现细石器年代与海侵现象研究 /张弛 余章馨 黄剑 朱竑/344
越南发现的巴地市沉船初议 /秦大树 王筱昕 李含笑/361
双屿港16世纪遗存考古调查报告 /贝武权/381
上川岛海洋文化遗产调研报告 /肖达顺/409
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 /林旭鸣 刘璐璐/430
19世纪英国档案对海峡华侨华人的文献概述 /黄靖雯(Wong Wei Chin) 安乐博(Robert JAntony)/459
粤海关税务司署档案目录与文本问题初探 /李娜娜/474
中国近海污染史研究述评 /赵九洲 刘庆莉/500
耶稣会士的外传、新编与全球史——戚印平新著《耶稣会士与晚明海上贸易》述评 /唐梅桂/512
“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9(第二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会议综述 /周鑫 申斌/517
后记/526
征稿启事/528
Manuscripts/530

后记

2019年11月9~10日,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联合在中山市举办了“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 - 印度洋海域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9(第二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的学者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聚焦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印太两大海域之间的交流,以海洋生态、海洋贸易、跨海网络、航海生活、海洋社会、海洋知识与海洋信仰等为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在视野方法、选题内容、理论思考等方面均有诸多开拓与深化,是近年国内举办的一次高水平国际海洋史学盛会,也是青年才俊切磋问学的一次难得机会。本辑及下一辑(第18辑)选刊部分会议论文。

本辑第一专题为海洋社会生活史,分别考察了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橄榄与南海世界的槟榔在东西方不同体系中作为贸易商品、消费要素与文化符号的多层次意涵和深刻意义;对《红楼梦》贾府的西洋奢侈品消费与同一时期欧洲富贵阶层奢侈品消费相比较,呈现了盛清中国与欧洲上层社会在奢侈品消费上的同步现象。两文将物质消费、日常生活与精神文化熔为一炉,在长时段、全球化与比较视野上融通提升了海洋社会经济史、观念史、文化史研究。另两篇文章则分别考察了大航海时代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的航海生活、葡萄牙人东来与中国外销瓷器的转变,分析细腻,见微知著,在全球关联中建构以小见大的海洋生活叙事。

第二专题为东亚贸易与地区政治,分别考察了大航海时代中荷关系、华商在东亚地区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形象的建构,近代越南、日本的海洋政策与海洋战略,清朝与荷兰、法国在澳门、广州湾问题上的历史关系,展示了东亚国家在全球贸易、东西碰撞、国际关系推动下人群流动、制度体系、地区事务上的跨国/跨海域联系与变迁趋势。

第三专题为湾区史,分别探讨了宋元以降环珠江口县域变迁与土地开发、清初迁海前后珠江口地方社会、清代粤海关与珠江口湾区贸易监管、明

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大亚湾区盐业社会历史、香山沙田开发与秩序构建、广州湾硒洲海岛社会等问题,多方面拓展并深化了珠江口湾区与广东史研究,在方法理论上也为涉海区域史、海洋地理空间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参考。

第四专题为海洋考古专题报告,分别以海贝研究为中心考察辽西新石器时代的海陆互动,从广东南海西樵山新发现细石器的年代观察海侵现象,以及越南巴地市沉船初步考察,双屿港考古调查,上川岛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调研等,展示了海洋史学密切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

本辑最后部分介绍了2020年海洋史研究概况、19世纪英国档案中海峡华侨华人文献、粤海关税务司署档案,评述中国近海污染史研究状况、晚明耶稣会士与东西贸易等研究成果等。

从本次研讨会看,中外学界对海洋史学新学科体系、学术范式已经有很多思考与探索。海洋史学是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学科,尽可能地占有多语种、多形态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在人海相依、海陆相亲理念下融通海陆,贴近人、事、物,精、气、神,以海洋人文学科的博大情怀,拥抱海洋自然科学,定能打开海洋史学的新局面。

编者

2021年1月10日

(0)

相关推荐

  • 被逼出来的中国“南海一号”

    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3.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东南水域更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古航道,从中国南海一直贯穿印度洋海域,再进入红海,沿途历经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它既是海 ...

  • 【征文】2021(第四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2021(第四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回执时间:2021年7月15日截稿时间:2021年8月30日会议时间:2021年11月会议地点:广东海岛2021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征文通知2018年以来, ...

  • 2021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征文通知

    2021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征文通知2018年以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编辑部成功举办了三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备受青年学者的热切 ...

  • 《海洋史研究》刊首语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自然环境是影响文明进程并持久发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孕育出不同的文明类型,例如大河流域冲积带往往形成以灌溉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濒海地区.岛国往往产生以商 ...

  • 在全球视野下拓展海洋史研究

    近日,"海洋广东"论坛暨广东历史学会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2020(第三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广东台山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历史上"海洋 ...

  • 为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增添助力 ——《徐宗元尊六室甲骨拓本集》出版

    殷墟甲骨文是地下出土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从1899年发现至今,经海内外学者们近120年来前赴后继的探索,甲骨文中反映的殷商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崭然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 ...

  •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出炉 17家出版单位的20种图书入选

    近日,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图书揭晓, 17家出版单位的20种图书入选.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No. 01. 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 作者:陈胜前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如何做好断代汉语方言史研究

    语言是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标志,有了语言的代代相传,才有民族的生生不息.语言还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治理.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规划语言工程,大力开展历 ...

  • 多人谈 | 陈坚林:要重视外语教材史研究

    2021年第2期 高校语言政策 多人谈 文秋芳,陈坚林,柯安竹 赵蓉晖,高雪松,彭剑娥 陈坚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要重视外语教材史研究 新时代高校语言教育政策主要反映在外语教学上,而 ...

  • 《散文十二家》第3辑出版

    [琅嬛书院讯] 由阿滢策划主编的<散文十二家>第3辑,近日,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山东济南张期鹏.安徽五河杨中广.山东莱芜侯训惠.河北霸州张明柱.山东泰安王凌强.山西沁源韩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