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芳:一盏不灭的心灯
谢云,网名江湖一刀,我们喜欢称他刀哥,因他为人仗义豪气,挺有大哥风范;尤其酒酣耳热之际,嬉笑高歌,狂放狷介。他有一群铁杆粉丝,因为他的人,或文,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对教育有着类似宗教般虔诚的情怀。所以,在《教师博览·原创版》上,看到他为期一年多的“禅学与教育”专栏时,我一点都不感到诧异——以他的悟性和才情,从禅学的角度来梳理和解说教育,我想一定也是美好和精彩的。
现在得到他的赠书《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一看封面,就非常喜欢:浅绛色的底纹上,有类似干裂大地的细纹,素净、辽阔、苍茫。一盏如豆的油灯,光芒柔和而明亮。封底,写着这样一段话:“轮回百世,依然热情不改,我们,都是燃灯人——我们心底,燃烧着坚信的力量;我们用历劫不灭的心灯,照亮自己,温暖别人,也照亮和温暖每一个经过我们身边的人……”
冷的冬夜,围炉而坐,煮一壶茶,读此书最为惬意。从序言开始,不少句子和段落如珠玑闪烁,被我用指尖捕捉,记录在心。尤其是“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亮自己”最为动人——小尼姑茹素自幼遁入空门,经书读得越多,心中杂念愈加丛生。她很是迷惑,师傅让她回去点一盏灯,既能照亮自己又不留下影子。她回去照做,一盏盏点亮了,却发现影子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她在黑暗的禅房里,才获得彻悟。
生活处处有禅理,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和领悟的心灵。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谢云说,“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启迪他们去思考和探索人生;教师就是“燃灯人”,首先要点亮自己,才能更好地点亮学生。我深以为然。从教19年来,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今天的教育现状有多沉重,也非常清楚教师工作的清苦与繁累。教育教学工作的细碎与繁杂,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紧紧地将我们的心囚禁着。天长日久,累的累了,倦的倦了,厌的厌了。加上浮躁的世风,犹如“万灯”齐亮,周围人影幢幢,面前只剩下眼花缭乱的迷茫。
谢云通过小尼姑茹素悟道的公案告诉我们,只有向内心寻求力量,才能真正驱除黑暗,外在的光亮靠不住,点亮自己才会有永远的光明。以此发端,整部书每个章节都以禅理故事导入,阐明禅理要义,结合教育现状分析,指出教师精神世界存在的问题,再以古今中外的实例明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谢云告诉我们:教育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体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灵”问题——即为师者对自身和教育的认识、态度、情怀等。
在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中的许多人,逐渐失去了拯救和解放自己心灵的意识,不愿主动寻找潜藏在内心的“光明因子”,一任自己在繁复的工作中沦陷,或麻木地行走,找不到方向。但是谢云说:“我们至少应当关注自己的内心脉动,关注自己的精神走向,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关注自己所面对的那一张张面孔, 那一双双眼睛,那一个个花朵般娇嫩、始终渴望向上的孩子——他们承负着可能美好的希望。”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里说: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我想,认识自己是谁的过程,其实就是点亮自己的过程。这世间,每个人都是他人的镜子,我们互相参照,各自反省,但谁也最终成不了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原创,任何复制和粘贴,都只能成为拙劣的盗版。我们每个教师,都需要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生活。
我总觉得,握在手里的这本书,书名主标题应为“禅里的教育”,副标题才是“幸福教师五项修炼”——当然,这只是我的愚见;出版社确定的书名,或许也有其深意:把“幸福”放在首位,凸显出为人师者拥有幸福感的重要。正如谢云所说“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交给别人”,缺乏幸福感的教师,也绝对不可能传递给学生以幸福的体验。
谢云认为:教育就是一场修行,除了技术与能力层面,还包括生命状态和精神境界,教师应通过“修正行止”,来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丰富。为此,他提出了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即:修炼一颗柔软心,修得一双智慧眼,修炼一腔宽容怀,修炼一手绝活儿,修炼一副担当肩——这五项,看似简单,真要做到,很不容易。在教育现实里,我们不难发现,某些老师心地柔软,却缺乏机敏的智慧,经常被学生气得掉眼泪;某些老师相当聪明,能力也强,但对于学生,态度过于强硬,甚至功利;还有部分老师,只把教书当作谋生的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漫不经心,又吊二郎当,根本谈不上情感的投入,素养的修炼。
针对如此情况,谢云在书中不遗余力地诉说着柔软的温度,智慧的力量,宽容的成全,绝活的魅力,担当的重要。他甚至“低声下气”地恳求:我们能不能再温润一些,柔软一些?我们能不能像母鸡孵蛋那样,用生命的体温去捂暖混沌的小生命,在合适的时机,与渴望破壳的生命啐啄呼应?在他笔下,教师应该是温润的、柔软的、宽仁的,如禅师一样淡泊宁静,智慧超然;学生是娇嫩的花朵,不染尘埃的天使,充满生命张力的雏鹰;教育,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辉去感染和点亮学生,让他们慢慢地觉醒,成长,找到自己。
曾经读过一句话: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灵上写诗。谢云早年写诗,是“曾经的诗人”,当他把诗意的心境转移到教育阵地上来,对于教育的言说,既有诗人的丰沛想象,又有诗意的温情脉脉。他劝慰和鼓励我们用一辈子去书写教育的诗篇——让自己先“丰满”起来,做好“诗内”功课,花足“诗外”功夫,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独特、情感丰富、思想独立、人格完美、身心健康的“全面”人才,教师,需要更多的爱心、耐性、宽仁,以及敢于担当、“回应呼召”的责任意识和气魄。
禅宗认为,修行悟道,最讲求内心的安宁与清净。教书育人,也应当尽量摒除外界喧嚣的影响,守住一颗清净安宁的心。外界生活太混乱,我们需要回归并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总是更能安静地偏安一隅,守住做人的底线与良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他甘愿从容坚定地走那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在单调中有恒定的节奏,不急不徐,不慌不忙。因为教育,本就是“慢的艺术”,是“静悄悄的革命”,犹如老农种植庄稼,除适时翻耕、播种、浇水、除草、施肥外,更需要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静待花开和结实。
从这个角度去读谢云的“禅里的教育”,才能真正领悟他写作此书的良苦用心。
谢云认为,“最好的教育总是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在《就像载歌载舞的水》中,他通过丰富的事例来佐证“不动声色”的教育效果,强调“水的柔情”不仅会使“粗糙的石块”变成“美丽的鹅卵石”,而且在水的打磨和雕琢过程中,教师自己也在“载歌载舞”中获得快乐,以此表明师者的情怀和态度,应该如水一般,充满温婉、柔情的力量。在《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做教师》中,他则从“教师生气”这一现象入手,以金代禅师种兰花之事来喻指教育,强调心态的重要。他说:“我们不是为生气来当教师的,不是为了生气而来教育学生。”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作为孩子的领路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孩子犯错了,师者若能以宽仁之心对待,以智慧方式点拨,不仅能起到良好效果,还会让自己也充满快乐。
面对教育现状的沉疴顽疾,谢云不是采取指责和抱怨的态度,而是用“指月之手”不断引领我们去发现和创造可能的光明与美好。他说:“我始终相信,即使是黑暗的深渊,也总会有某种光亮可以期待;即使是铁板一块,也总有空间,让我们见缝插针。”他以文字广种这种信念,以言说激励愿意醒来的教育者,以行动感召一只只“蜜蜂”,带领大家努力构筑“局部的春天”。在《总有一滴蜜是我酿的》中,他说:“让我也做这样一只‘激动’的蜜蜂吧——尽管终其一生,或许都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知道,那丰硕的蜂房里,‘总有一滴蜜是我酿的。’”就我所知,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像一只忙碌的蜜蜂,他始终奔走在教育的田野里,不管别人理解还是不理解,都坚持着酿自己的蜜。
现在,他终于酿出了这样美好、甜蜜的一滴——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见了他平凡的面相下,那颗对教育的赤子之心,炽诚之心,历经沧桑,依然虔诚而火热,不断用文字和行走的方式,向散布在四方的美好教育人,发出殷切真挚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