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忠丨补气养阴,理气化痰的十味温胆汤(上)

刘茜檬导读:
十味温胆汤是朱老常用的一首方。
组成是
黄芪15克,当归10克(当归补血汤—补气血)
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脉饮—补气养阴)
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温胆汤—理气化痰)
菖蒲10克,远志10克(化痰开窍安神)。
功用:补气养阴,理气化痰
治疗气阴两虚,痰郁气结证
下面分享朱老十味温胆汤的病案。
1、癫证
癫证,诸书多论其虚,然验之临床纯虚者甚少,若勉予补益之剂治之,大多久延时日而不愈。
曾治患者范××,女,50岁。因家庭变故,突然痴呆不语,不食不饮,不睡,有时突至街中乱走,或自语无罪,曾前后住精神病院数年而不效。
不得已,改请中医治疗。医或云痰火扰心而予安宫牛黄丸,或云肝郁气结,郁而化火,而予疏肝泻火,或云气血俱虚而于归脾、养心诸汤,然始终不效。审视再三,不得其故,再查色脉,面白而呆痴,不语,脉虚弦滑,舌苔白。乃悟:气血俱虚,痰郁气结之故尔。
拟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0克,麦冬10 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
药进10剂,精神、食欲均正常。家属、患者均欢喜异常。
2、偏枯
益气养血,化痰通络法
适应证:气血俱衰,痰浊阻滞,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语,或瘫痪缓纵不收,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舌苔白或黄白而膩,脉虚大弦滑。
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9克,麦冬9克,人参9克,五味子9克,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丹参15克,川芎9 克,知母6克。
病例:岳××,男,71岁。脑血栓形成2个多月来昏迷、瘫痪不见改善,审其证除昏迷、瘫痪外,喉中痰声漉漉不止,发热,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诊为气阴俱衰,痰火郁结,络脉瘀滞,心窍被蒙。予十味温胆汤加减10剂神志转清,偏瘫好转,继服1个月后上下肢活动明显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适,半年后诸症消失而愈。
3、神经性头痛(1)
郑××,男。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8年多。近半年来日渐加重,久治无效。邀余诊视。审其证见头、眼眶、面颊疼痛,有时如闪电,有时钝痛,头晕耳聋,心烦心悸,纳呆食减,视力下降,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指趾厥冷,手心反热,脉沉弦而涩。余云:肝郁化火所致。某医问云:可否用丹栀逍遥散?患者云:前医以丹栀逍遥散20多剂无效。
医又插语云:可否用龙胆泻肝汤?患者云:服用龙胆泻肝汤几剂后,不但头痛不减,反而出现腹痛、腹泻、气短等副作用。
思之,头痛甚于颞侧、面颊、眼眶,并见耳聋、两眼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显系肝火昕致。但肝火脉应弦数,此反沉弦而涩,且指趾厥冷,服苦寒败胃则腹痛,此必上火下寒、木郁失达之证。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桂枝15克,酒军3克,甘草6克,大枣5个,龙骨15克,牡蛎15克。连进4剂,诸证俱减,继进4剂再无进展。
再审其脉,虚弦而滑,此久病气阴大衰,痰热郁结之候。
乃拟黄芪15克,当归9克,党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以益气养阴,竹茹9克,枳壳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9克,菖蒲9克,远志9克,川芎9克,知母9克以化痰降火安神。
服药6剂,头痛如失,他证亦减;又服12剂诸症消失七八,头痛未作,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上方半月,冉以丸药调服之。
4、神经性头痛(2)

刘××,女,50岁。神经性头痛40多年,每日全靠止痛片减轻痛苦,中药虽进千剂亦不效。邀余诊视。询其头痛而重,吋而头痛如裂,时而晕重恶心。有时眼眶疼痛,视物模糊,脑耳俱鸣,疲乏思睡数月,其后又数日昼夜不眠,记忆力甚差,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有时有胃中空虚无物之感,但饭后又痞满不适,心烦心悸,阵阵发作,口苦口干,舌苔薄白,脉沉弦而涩。

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滞,寒饮蕴郁,上热下寒之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合方治之。连服6剂,头痛减轻,睡眠增加。

但继进6剂,证不再减。

反复思考,病已40余年,正气虚衰,前方多为治实,而少扶正。

细察色脉,面白而神疲,体胖而乏力,口干尤甚于夜间,脉虚而弦滑。

乃云:此气阴两虚,痰热阻滞,郁而化火之证也。

拟十味温胆汤加减方:黄芪15克,当归9克,党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竹茹9克,枳壳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炙甘草9克,菖蒲9克 ,远志9克,川芎9克,知母9克。

刚欲放笔,某医云:头痛如此剧烈,为何不用止痛之全蝎、蜈蚣、僵蚕、蜂房?答曰:全蝎、蜈蚣、僵蚕、蜂房为熄风通络、活血止痛之药,其用于瘀血、风寒入络者,确有宏效,但本证虚多于实,非虫类之能祛。

连服6剂诸证俱减,又服两月,其证果愈。为巩固效果,嘱其继续服两月以除根。

5、挤眉弄眼

曾治患者董××,男,23岁。一年多来,不断的挤眉弄眼,面部、额部肌肉拘急不适,发时不断咬牙,张口微见困难。某院反复以西药及中药镇静安神剂治疗不效。细审其证,除1~2秒钟挤眉弄眼一次外,有时说话期间即因口噤难开而暂时停顿,面色萎黄,疲乏无力,纳呆失眠,舌苔白稍腻,脉虚大弦滑。思之,弦为肝,滑为痰,搐为风。乃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法6剂,药后除见泄泻数次外,未见寸效。

及察前医所开之方,大多为镇静安神,或化痰熄风之剂,乃悟仲景云:脉大为劳。因予十味温胆汤加减,6剂。

处方: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

7日后来诊,云:挤眉弄眼次数减少,精神、食欲、睡眠好转;继服6剂,食欲、睡眠正常,咬牙消失,但挤眉弄眼仍每分钟约一次左右;为巩固效果,继予原方20剂,诸证消失而愈。

6、慢性肾盂肾炎

李××,女,23岁。慢性肾盂肾炎2年,前医以中药、抗生素等治疗后,虽然尿急尿频尿痛已经消失,尿培养已无病原菌。
但仍经常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痰多,失眠心悸,口干咽痛,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球少许。审其面色皓白无华,脉虚大弦滑。
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痰热不
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清热。
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知母10克。
服药三周后,精神、食欲、睡眠等证均好转,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脓球消失。
根据效不更方的原则,又服原方一个月,除口干,舌苔白,舌尖红赤外,症状大部消失,尿蛋白亦减为+,红细胞、白细胞消失。但此时再继续服用一个半月却不见明显效果。
诊其脉沉滑小数,舌尖红赤,乃云:心火下移于小肠所致也,乃拟导赤散:生地10克,木通10克,甘草10克,竹叶10克。
半月后,查尿蛋白微量,但此时脉象见微涩,乃改予:附子1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一周后复查尿蛋白消失。其后为防止复发继服上方20剂,尿连续检查7次,均正常。
7、 丹毒
王××,男,70岁。两小腿丹毒反复发作15年,冠心病3年。近半年来胸满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两月来两腿丹毒又见加重,先用多种抗生素、地塞米松、血管扩张剂,硫酸镁湿敷,中药瓜蒌薤白汤、普济消毒饮治疗不效。近半月来,又因脚癣感染,小腿、足部痒痛更加严重,不能走路。邀余诊治。
审其神疲短气,言语时断时续,面浮腿足浮肿,并见两小腿、足均紫暗,皮肤粗厚而硬,趾间、足部湿烂,发热,舌苔厚腻而黄,舌质暗,脉虚而弦滑。
综其脉证,云:年高体衰,正虚邪实,气阴不足,痰滞血瘀,郁而生火,祛邪补正,均难措手。
乃予十味温胆汤试治之: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川芎10克,苏木9克,知母9克。
药进6剂后,胸满、气短、浮肿、足部湿烂等均大减,食欲睡眠增加,继予上方1个月,诸证消失七八。
8、耳聋耳鸣
邮电局职工,尤其是长途电话工人,常患一种耳聋耳鸣证,数十年来求治者甚多,而见效者甚少。及查色脉,大多虚弦而滑,面色较白,长期失眠,或时见烦躁易怒。思之,乃心气之不足,痰火内阻者,予十味温胆汤治之多效。
曾治患者耿××,女,38岁。长途电话工人。近5年来听力日渐下降,近半年来几乎听不见电话传来的声音而不能坚持工作,失眠心烦、口干口苦,烦躁。审其面色较白,舌苔薄白,脉虚弦滑。
为拟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服药6剂,耳鸣耳聋好转,继服30剂诸证消失而愈。
9、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
栗××,男,59岁。咳嗽不止,咽部干痛1年多。医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先用西药治疗半年多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剂半年多仍不效。细审其证,咳嗽少痰,咽喉干痛而憋,心烦失眠,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濡缓。
综合脉证,思之:此气阴两为本,痰郁气结,阻于胸膈也。
治拟补气养阴,理气化痰。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
服药6剂,咽喉干痛憋胀,咳嗽均止,继服6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问:此方乃为加减十味温胆汤方也。加减十味温胆汤者,本为治疗失眠心悸健忘之方,今何用其于咳嗽而得愈也?
答曰:《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今人咳,非独肺也……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痛喉痹。”
今证见喉中介介如梗状,咽痛乃心咳证也,故以加减十味温胆汤而愈。此先用养肺阴而不效者,乃因其心病治肺,故不愈也。
10、过早搏动
陈×,女,45岁。
失眠健忘,胸满心烦,时而汗出3年多。医诊神经官能症,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先用西药治疗一年多效果不著,继又配合中药疏肝理气,养血疏肝,养心安神等,以及按摩、气功、针灸等治疗7~8个月亦无明显改善,特别是近8~9个月以来,胸满胸痛,心烦心悸更加严重,经常感到一股热气突然上冲,冲至心胸即心悸不宁,冲至咽喉则感窒塞不通,呼吸极度困难,冲至头则头晕脑胀,全身汗出,继而全身软弱难于行动,为此长期不能坚持工作。细审其脉见濡缓而时滑时涩时结,舌苔薄白。
思之:久病脉见濡缓者为气阴两虚,痰郁气结,滑、涩、结俱见者,为痰、郁并见。合之于症,乃气阴两虚,痰郁气结。
治拟补气养阴,理气化痰同施。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生地10克,远志10克。
服药6剂,诸证不减。因思病药根据经验是相符的,然其无效者何也?又思当今公费医疗者大多用药甚杂,中、西共用,丸、汤同施,中药配方尚且注重配伍之相须相使相反相畏,此用药如此之繁,难道无相反相畏者?
因嘱患者暂停其他任何中、西药饵,仅仅服用上方4剂,以观效果。
连续服药4剂,诸证均减。患者云:朱老嘱我停用其他药物,我当时非常想不通,所以吃了汤药,又接服西药、丸药,但是因为爱人、父母阻挡而停用两天,真想不到停用西药、丸药以后,病情反而大见好转,为此又服药2剂,效果果然大增。继服40剂,诸证全部消失,并恢复工作。
11、窦房结暂停
邵××,女,54岁。
3天前,正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软弱乏力而晕倒在地,不久即完全清醒,但清醒后仍然感到极度乏力,头晕目眩,次日又连续晕倒,神志不清2次。乃急至某院检查治疗,确诊为窦房结暂停。要求住院治疗。然因各种原因不能住院,邀中医以中药试之。
察其除上证外,并见其数日失眠心悸,烦躁易怒,咽喉干而有异物阻塞感,舌苔白,脉濡弱迟缓。再询其进药否?答曰:除西药外,并曾服人参四逆汤,但服药后反觉更加头晕不适。
综合脉证,思之:此乃气阴两虚,痰郁气结之证,而非阳虚也。
乃予补气养阴,理气化痰。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
药进1小时后,精神好转,头晕减轻,服药3剂后,诸证大减,精神倍增,继服30剂,愈。
12、预激综合征
尚××,男,40岁。
2年多来,头晕失眠,胸满胸痛,心烦心悸。医诊预激综合征。先用西药治之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养血活血、养心安神等剂仍不效,某医询治于余,曰:可参考《金匮》奔豚气篇。2个月后,该医领患者来诊,云:余遍用仲景诸方均无效,其故何也?
细审患者,除头晕失眠,胸满胸痛,心烦心悸之外,并见气短乏力,脘腹胀满,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沉弦细涩。
因思其脉沉者郁证也,弦脉者肝脉也,涩脉者滞也瘀也。合之于症,乃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乃予补气养血以治本,理气活血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人参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生地10克,黄精10克,薄荷3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夜交藤30克。
服药4剂,头晕失眠,胸满胸痛,心烦心悸,纳呆食减均减,但继续服药至第8剂时,症状不但不再继续改善,至第12剂时症状又见加重。询之:除上证之外,并见咽喉有异物阻塞感,舌苔白,脉濡缓。
因思脉濡缓者,气阴两虚,痰气郁结之脉。仲景辨证随证治之者,首重脉耳。治当随脉治之。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
连续服药20剂,诸证消失。但停药1个月以后,又因生气而突然头晕胸满,心烦心悸,口苦咽干,舌苔白,脉弦而滑。思之:脉弦者肝脉也,滑者痰热也。综合脉证,乃肝郁气结,痰热不化。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甘草6克,瓜蒌15克。
服药6剂,诸证消失,心电图正常。
该医云:老师告诉我用奔豚证治法治此病,而老师治之却改弦易辙何也?答曰: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很多预激综合征可用奔豚证法治疗,但本患者无奔豚证之表现,所以不用奔豚证之治法。最近杂志中经常报道某某西医病名相当于中医某某证,此种说法虽近有理,但不可拘泥也。
13、心肌炎,心力衰竭
方××,男,32岁。头晕乏力,心烦心悸,胸满胸痛,咽干咽痛,时而声音嘶哑,时而咽喉有异物阻塞感,时而胸闷而有窒塞,呼吸困难,时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已7~8个月。医诊心肌炎,心力衰竭。
先用西药治疗4个多月不见改善,后又配合中药瓜蒌薤白、加减复脉、清热解毒、养血活血等治之约3个多月仍然不见好转。
细审诸证,除上述者外,并见时而恶心呕吐,气短神疲,失眠健忘,舌苔薄白,脉濡缓而结涩。
综合脉证,思之:此热毒之证未见,安可再予清热解毒。又思脉濡缓者气阴俱虚,痰湿郁滞也;结者,气血俱虚也,气滞血瘀也;涩者阳虚也,气滞也,瘀血也。参之诸证,乃气阴两虚,痰郁气之证。
治宜补气养阴,理气化痰。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
服药4剂后,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咽喉干痛等证好转,继服上药22剂,诸证大部消失,并上班工作,其后又连续服药近3个月,果愈。
14、多发性大动脉炎(1)
过××,女,34岁。5~6年来,经常头晕头痛,近3年来左眼视力逐渐下降,近一年来,左眼视力基本丧失。遍请太原、天津、北京等地医院检查治疗,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在某院进行手术治疗,诸证曾一度好转,但半年以后,诸证又复如前。最近7~8个月以来,头痛异常剧烈,经常因头痛难忍而不能入睡,为此除每日数次服西药外,又加用了中药清热泻火、活血逐瘀之剂及针灸,但至今仍日甚一日。
细审其证,除剧烈的头痛时轻时重之外,并见左脉沉伏欲绝,右脉虚缓,舌苔薄白,左眼在0.3米之内可见人影晃动,右眼视力正常,左脸肌肉明显萎缩,右脸正常,且时时胸满心烦,咽喉有异物阻塞感。综合脉证,思之:右脉大于左脉者,气血俱虚也;左脉沉伏欲绝者,气滞血瘀也;虚缓者,痰湿阻滞也。脉证合参论之,乃气阴两虚,痰气郁结,郁而化火之证。
治宜补气养阴,理气化痰,泻火为法。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元参15克。
服药4剂,头痛、失眠骤然好转;
继服8剂,头痛10日未作,其后头痛虽时有发,但很轻微;
继服40剂,头痛消失,左眼视力较前明显增加,在5米以上的距离内已能清楚的看见任何物体,且能在短时间内看书读报。此后,恐再反复,又服药3个月,果愈。
患者家属云:多发性大动脉炎,诸医均云从血分论治,而先生却主用气药,其故何也?答曰:任何科学都不能脱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规律。此病前已久用血药而加剧,可见其用血药是不正确的,因此舍而不用。今按脉象主病论治果然效如桴鼓,可见气分乎!血分乎!不可早日断言。
15、多发性大动脉炎(2)
章××,女,36岁。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视力下降,时作昏厥抽搐,左眼底出血8年多。医诊多发性大动脉炎。先用西药治疗1年不效,后又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数年,不但不效,反而日渐加剧。不得已,乃赴北京某院手术治疗。术后半年诸证大部消失,但半年多之后,诸证又复发如初。头痛昼夜不止,失眠,经常昼夜难于人睡片刻,右眼视力下降至仅能在0.3米左右看见人影晃动,时时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心烦不安。为此不得不再次住院,但住院半年多以后,不但右眼完全失明,而且左眼几近失明。
细审其证,除上述诸证外,并见舌苔薄白,脉濡缓。因思脉濡缓者,气阴两虚,痰气郁结,郁而化热也。合于脉证论之,乃气阴俱虚,痰气郁结,郁而化火之证也。
因拟补气养阴,理气化痰,泻火为剂。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昧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元参10克。
服药4剂,头痛突然停止,睡眠增加,呕吐几减80%;继服上方加减3个多月,诸证消失,视力恢复几近常人。
16、尿崩症
张××,女,40岁。烦渴多饮,纳呆尿多2年多。医诊尿崩症。始予西药治疗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滋阴生津、补气养阴、养阴补肾之剂亦不效。
细审其证见烦渴多饮,虽饮很多水亦难解渴,有时喝的脘腹胀满仍频频思饮,且饮水不久即小溲,纳呆食减,头晕乏力,心烦不安,日渐消瘦,舌苔黄白而润,脉濡缓而沉。
综合脉证,思之:脉沉者,气郁也;濡缓者湿痰也。合于证,乃湿痰不化,肝脾气滞也。治拟疏肝理气,除湿化痰,斡旋阴阳。处方:柴胡10克,干姜6克,桂枝9克,花粉15克,黄芩10克,牡蛎10克,甘草6克,苍术3克。
服药2剂,烦渴稍减;继服上药20剂,烦减渴少,纳增。惟夜间仍口咽干燥,且近日来发现咽中有异物阻塞感。思之:病程较久,气阴俱伤,但以祛邪则不可也。因拟益气养阴,理气化痰
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连续服药30剂,诸证消失,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