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36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一甘二桂三两麻 七十杏仁朱雀窝

无汗而喘头身痛 温服不须把粥喝

先煮麻黄九升水 减去二升去上沫

诸药煮取二升半 去滓温服用八合

麻黄三两,去节 桂技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这一条论述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证治。应与第3条的”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互参。

    这一条提出了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等八个证候。因为它们是伤寒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又用麻黄汤治疗,所以被称为”伤寒八证”或”麻黄八证”。对这八证进行概括的话,可分为诸痛、寒热与无汗而喘三组。

中风是风邪伤卫,伤人较浅。伤寒则为寒邪伤营,伤人较深。寒性凛冽,可由卫透营,既外闭卫阳,又内伤营血。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寒邪袭表,营血运行不畅,经脉筋肉拘紧,故见诸痛证。头痛为”头项强痛”的省文,与身疼、骨节疼痛不同,应当分别辨析。头项、腰脊是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伤太阳,经输不利,故头项强痛,腰脊疼痛。正如《灵枢经〃经脉》所说:”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太阳”主筋所生病”,故太阳感寒则身疼,骨节疼痛。”恶风”是恶寒的互辞,与第3条合参,可知为伤寒的必见证。因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以后就会出现恶寒。寒主收引闭敛,可闭塞全身毛窍腠理,故见无汗。卫阳之气被寒邪闭郁,不得宣泄,故见发热。

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闭无汗,影响肺气的宣发,故作喘。

“无汗而喘”既提出了两个单独的证候,同时也揭示了无汗与喘的因果关系。一旦汗出表解,肺气恢复宣降功能,喘自然也就好了。同时,”无汗而喘”也便于和肺热的”汗出而喘”作鉴别。这一条详于证而略于脉,与第3条合参,可知太阳伤寒证应见浮紧之脉,而且寸关尺三部都浮紧,方属太阳伤寒正证。治当发汗散寒,只有麻黄汤可胜此任

麻黄汤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的峻剂,是治疗太阳伤寒证的主方。

麻黄发汗散寒,开毛窍,启闭平喘;

桂枝通阳,助麻黄以发散风寒;

杏仁利肺平喘,并且可助麻桂解表发汗;

甘草和中护正。

应用此方时一定要恰当掌握药量的比例,一般情况下以麻黄:桂枝:甘草=3:2:1为宜。

    如果比例不当,则可能影响发汗解表的治疗效果。本方发汗力强,药后只需温覆就可发汗,不需啜粥。其他注意事项、发汗的要求与禁忌,与桂枝汤相同。煎药时要注意先煎麻黄去上沫,以免令人心烦。

典型的麻黄汤证在北京地区并不多见,此方在临床上用得也比较少。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特别是在高寒地区,正伤寒证却并不少见,因此不可轻易废弃此方。同时,麻黄剂的应用还不限于此。首先,麻黄剂治疗诸痛是有效的,特别适用于治疗寒性的疼痛。治疗痹证疼痛的小续命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中都有麻黄。其次,麻黄剂治喘也有很显著的效果。除了麻黄汤以外,小青龙汤、麻杏甘膏汤以及后世的定喘汤等治喘效方,都以麻黄为主药。现代医学用麻黄素(即麻黄碱)治喘,而早在一千七百年前的《伤寒论》中就已经广泛地使用麻黄来治喘了,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再次,麻黄剂还能治疗一些由于寒邪闭塞而引起的病证。有医案记载某医治一患太阳伤寒证的难产妇人,投麻黄汤一剂,随着汗出而婴儿落生。说明这个难产可能与寒邪闭塞,营卫气血不畅有关。发汗使寒邪去,闭塞开而胎儿自娩。由此可见,即使在伤寒很少见到的北京地区,用麻黄剂治疗感寒所致的疼痛、喘证,以及因于寒邪闭塞所引起的其他病证,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37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论述二阳合病,重在太阳的证治。

太阳与阳明经表之证同时存在,当邪气重在阳明时,可见自下利或不下利但呕之症,治疗用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已如前述。这一条讲的是合病重点在太阳。太阳邪盛,表气闭郁,肺失宣降,故见喘。肺气不利,故见胸满。

本证的主要病机是太阳之气被郁,因此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启闭则可取效。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也可影响大肠腑气不利而见大便不下,但并不能因此而用下法。

因为证见胸满而非腹满,并非里实,一旦误下则往往导致表邪内陷而生变证。

同是太阳与阳明合病,由于病变重心不同,则遣方用药也不同。重在太阳经表,以喘为主者,用麻黄汤;重在阳明经表,以下利为主者,用葛根汤。界限分明,不可混淆。

38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详见后文第100条)

这一条论述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转归。

这里的”太阳病”,从后文”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可知指的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已过十日,脉由浮紧变为”浮细”,也就是说脉虽浮,但不那么紧急有力,同时仅见乏力而”嗜卧”,而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之证已除。以上脉证说明,表邪已去,正气渐复,已无所苦,故谓”外已解也”。既然外邪已解,虽然觉得略有不适,也不需要服药,只要安心静养即可,是第一种转归。”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是说太阳伤寒虽已过十日,但还见伤寒的浮紧之脉,并以此暗示太阳伤寒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诸证仍在。既然脉证仍在,病仍在太阳,属伤寒表未解,故治法与方药也应该不变,仍应考虑使用麻黄汤。但由于”十日以去”,病程日久,即使伤寒诸证仍在,可以再用麻黄汤发汗,也应当谨慎使用,因此不说”主之”,而说”与”,这是有区别的。

以上属于表邪留恋未解,是第二种转归。如果证见”胸满胁痛”,反映少阳枢机不利,说明邪气已由表传入少阳之经,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利枢机,是第三种转归。

从这一条所举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转归可以看出,虽然”太阳病,十日以去”,但病邪却不一定会发生传变。其中有向愈者,亦有表邪仍不解者,只要表证不解,就应当再用解表的方法治疗。凭脉辨证是推断病情发展变化的主要依据,不可拘泥于病程长短,这个精神在这一条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二两桂甘三两姜 膏如鸡子六麻黄

十二枚枣四十杏 不汗烦燥煮来尝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这一条论述了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以及大青龙汤的禁忌证与误服后的变逆。

“中风”是伤寒的互辞,”太阳中风”实指太阳伤寒而言。从其所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等证候看,也可确定这是属于伤寒表实无疑,应当用麻黄汤治疗。不汗出”既是一个证候,也可以看作是治疗不当,或因循失汗(如未就诊,或虽就诊而医者未用汗法),或虽用汗法,但病重而药轻,没有达到发汗的目的。汗出不来,寒邪在表不解,阳气闭郁不伸,进而化热,内热扰心,故生烦躁。不汗出是造成烦躁的原因,烦躁是不汗出的结果,因此说”不汗出而烦躁”。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多见于体质强壮,正气抗邪有力而邪气又盛的患者。寒邪闭于表而不能入里,阳气郁于内而不能外泄,俗话所说的”让汗憋得烦躁不宁”,就是这种情况。但是,由于本证只是不汗出而致烦躁,并不见口渴引饮等阳明里证,故属邪在于表而兼有阳郁化热的病证,用麻黄汤虽然有散寒开闭之力,但是不能清里解热,非本证所宜,故用大青龙汤峻发在表之邪以宣泄阳郁之热,则表可解而烦躁得去。如果脉不浮紧而见微弱之象,又有汗出恶风等证,说明是荣卫俱虚或卫强荣弱,而不是荣卫皆实。如果误投峻汗的大青龙汤,则可因过汗亡阳,阳气不能充达四肢,出现四肢厥逆;过汗脱液,阴液不能营养筋肉,出现筋惕肉瞤。因治疗错误而导致病情变坏,所以说”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是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为发汗之峻剂。倍用麻黄,佐桂枝、生姜,辛温发汗,散寒以启表闭;石膏辛寒,既可配麻黄解肌以开阳郁,又可清热以除烦躁;甘草、大枣和中以滋汗源。方后注有”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句,说明本方发汗力很强,不易控制。当汗出太多时,防治之法就是以温粉扑于身上。

温粉即炒米粉。用炒米粉扑身是汉时流行的一种止汗方法。

尽管如此,仍会因汗出多而伤阳气,造成阳虚恶风,或阳虚阴盛,烦躁不得眠等多种变逆的发生。因此,如果使用大青龙汤,要特别注意在服药后控制发汗的多少。

我院某进修生曾治过一个壮年社员。该社员在夏季出了一身大汗后,下井里边工作,井底下阴寒如冰,全身大汗顿消,随之就出现全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烦躁之证,服别的药都没有效。这个医生一看,病人面赤气粗,脉浮紧而数,系大青龙汤证无疑。但是,当时是盛夏,他不敢贸然进药,就跟其他医生商量。其他医生都说可以用,如果汗出虚脱可用西药急救。因此,他就开了大青龙汤的原方,仅服一煎就汗出热退,诸证霍然而愈。

《金匮要略》将大青龙汤用于”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之”溢饮”,主要取其发汗以解水毒之功,治疗水邪在末梢、皮下。我治过一个病人,这个人两手酸沉肿胀,身体肥胖,服黄芪、防己等益气利水药和注射维生素B1、B12等药都没效。我先后用了大青龙汤、越婢汤,药后汗出而病愈。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这一条承上条再论大青龙汤的证治及其与少阴证的鉴别。

太阳伤寒,脉由浮紧变为浮缓,证由身痛变为身重而且偶有减轻之时,反映在表的寒邪有随闭郁不伸的阳气化热的趋势。寒邪渐趋化热,脉自然由紧变为不紧,证也由身疼痛变为不疼。虽然寒邪逐渐化热,却尚未入里,仍在于表。表闭未开,阳气闭塞,全身气机不利,故见身重。

    邪气有入里之势,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见身重乍有轻时。

    表气闭郁,里有郁热,则烦躁与发热之证自是意在言外。

    上条的表寒闭郁较为突出,偏于外;这一条的表寒部分化热,趋于里,但并未见烦渴引饮的白虎汤证,故仍用大青龙汤发之。因为少阴阳衰也会出现身重烦躁等症,所以要注意和这一条大青龙汤证的身重相鉴别,勿犯虚虚之戒。少阴阳衰应该有脉微细、四肢厥逆、精神不振等真阳衰微之症,与大青龙汤的阳热证是不同的。

对于上两条所提到的”太阳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以及大青龙汤的应用,历代注家的意见很不一致。

除一部分注家认为文字可能有错简外,其他观点基本可分两派。以成无己、许叔微、方有执等为代表,认为桂枝汤证是风伤卫,麻黄汤证是寒伤营,大青龙汤证是风寒两伤,营卫俱病。这就是著名的”三纲鼎立”之说。以尤在泾等为代表,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桂枝主风伤卫则是,麻黄主寒伤营则非。盖有卫病而营不病者矣,未有营病而卫不病也。至于大青龙汤证,其辨不在营卫两病,而在烦躁一证。其立方之旨,也不在并用麻桂,而在独加石膏。”尤在泾的这种观点与临床实际较为贴切,有可取之处。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桂麻姜芍草辛三 夏味半升要记全

表不解兮心下水 呕喘尿短少腹满

若渴去夏取蒌根 三两加来功亦壮

微利去麻加荛花 熬赤取如鸡子样

若噎去麻炮附加 只用一枚功莫上

麻去再加四两苓 能降尿短小腹胀

若喘除麻加杏仁 须去皮尖半升量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汤洗 细辛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杏人半升,去皮尖。

这一条论述外寒兼内饮的证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内饮病机的概括。

发热”一症代表了”表不解”,应该还有恶寒、无汗、身疼痛等伤寒表实的见证。


心下胃脘部原有寒饮之邪内停,也就是”心下有水气”。

寒饮扰胃,胃气上逆,故见干呕;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因此尚有众多或见之证。

水饮不化,津液不滋,故见渴,但不欲饮水;

水走大肠,清浊不分,故见下利;水寒滞气,气机失畅,故见噎;

水饮内停,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甚或少腹胀满;

寒饮迫肺,肺气上逆,故见喘。咳、喘、渴、噎都是上焦的证候;干呕是中焦的证候;

小便不利、少腹满、下利是下焦的证候。

证候虽多,关键都是”水气”所致。心下有水饮,外有表寒,治以小青龙汤外散在表之寒邪,内消心下之水饮。这是发汗消饮,表里两治之法。

小青龙汤由麻黄汤去杏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半夏所组成。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以利水;

桂枝可增强宣散寒邪,通畅阳气的作用;

干姜配半夏,温化中焦的水寒之邪,治心下水气;

细辛味辛而散,温散上中下三焦水寒之邪。

从药物分析,小青龙汤在内又有温通三焦,通治上、中、下三焦塞饮的功效。由于恐怕药物辛散太过,耗阴动阳,损伤正气,故用炙甘草甘温以守中扶正,芍药酸敛以护肝阴,五味子酸敛以护肾阴,使本方有温散寒饮而不伤正气的特点。


  从张仲景治疗寒饮的规律来看,在治疗肺胃寒饮的时候,常把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合用,对于寒饮咳喘有很好的效果。干姜、细辛可直接入肺,散水寒之邪,五味子也可入肺,收敛肺气之逆。一收一散,散中有收,正邪兼顾,对消散寒饮,止咳定喘则十分得力。因此,在使用本方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配伍方法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有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这么几个治痰饮咳嗽的方子,都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干姜、细辛、五味子的配伍。

本方外散表寒,内消寒饮,为表里两治之方不过,如果没有伤寒表证,仅仅是寒饮内停而证见咳喘者,也可使用,如《金匮要略》将小青龙汤用于”溢饮”及”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等证。根据临床经验,凡内有寒饮而造成喘咳的病人,常有下述临床表现:水寒郁遏阳气,则面色多见青色或黧黑之色,或下眼睑处出现青黯之色,谓之”水色”;寒饮阻滞,营卫气血运行不利,则面部可出现对称性的色素沉着,谓之”水斑”;水气停留于皮下,则见面部虚浮,眼睑轻肿,谓之”水气”。水色、水斑、水气的出现,是使用小青龙汤时的望诊依据。另外,这类病人多见弦脉与水滑舌苔。

  小青龙汤证的咳喘系寒饮射肺所致,往往咳而多痰,而且这种寒饮之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痰,落地成水;二是咳吐冷痰,自觉痰凉如粉,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而且连续不断。相比而言,燥痰或热痰胶粘难吐,不难鉴别。此外,病人还常有短气、憋闷、窒息之感,重者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更重者则咳喘时涕泪俱出,极重者甚至会因水气上冲而突然昏厥。因属寒饮为病,故天气暖和时则病情缓解,天气寒冷时则发作加重。

  由于水寒之邪为患多变动不居,故常在主证的基础上出现各种不同的兼证。治疗兼证要注意随证加减药味,灵活变通,同样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本方后所附的加减法,就是张仲景随证化裁的示范。

    本方麻桂并用,又配以细辛,虽有芍药、甘草、五味子相佐,毕竟还是辛散峻烈之剂。因此,在服法上要求水煎分三次服,使药力不致太猛。尽管如此,在临证时对于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功能虚衰的患者,仍然要慎用,恐有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之弊。对于一般的病人,使用本方也只是在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救急之法,不可久服多用。一旦疾病缓解,就应当改用苓桂剂(如苓桂术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味甘汤、苓桂薏甘汤、苓桂枣甘汤等)温化寒饮,以善其后。

我曾经治过一个咳喘病人,开了三剂小青龙汤,服了药以后症状减轻,本来应该更换方子,但是这个病人觉得服这个方有效,就没有复诊,自作主张,连着吃了十二剂,结果出现了鼻衄不止。后来虽然在医院经急救而血止,但仍然有倦怠、乏力等证。这就是过服辛散,伤阴动血的一个例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门》中记载了两张治喘的方子,一张用麻黄而不用细辛;另一张用细辛、干姜、五味子而不用麻黄,反加茯苓、人参等药。为什么叶氏把麻黄、细辛二药分用而不合用?可能是因为他行医在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潮湿,人体腠理疏松,因而不敢过用辛温发散之故。可见,后世名家对于麻黄、细辛同用,发散力太强,易伤阴动阳的弊病,已有深刻的认识。

大、小青龙汤都可以看作是由麻黄汤加减衍化而来,也都是表里两解之方。但是,大青龙汤发汗散寒,兼清阳郁之热而除烦躁,以发汗为主;小青龙汤发汗散寒,蠲除心下寒饮而治咳喘,以蠲饮为主。无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使用大青龙汤都要取汗,而小青龙汤在《伤寒论》中被用于表里两解,在《金匮要略》中仅被用于温散心下水饮。

大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在《伤寒论》中已经说了,因此在《金匮要略》中就不再重复,这是详于前而略于后。小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在《伤寒论》中没有记载,而在《金匮要略》中却有明文,这是详于后而略于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这一条详细记述了小青龙汤的使用禁忌和误服本方后的变证,以及救治方法。尤在泾对这一条做了很好的解释说明:”服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

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夹肾脉上行至喉咙。

    多唾口燥,气冲胸咽,面热如醉,皆冲气上入之候也。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说明下虚之人误用小青龙汤会造成动冲气、拔肾气的后果,提示人们对小青龙汤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它的禁忌证。尽管《金匮要略》中除这一条的苓桂味甘汤外,还设有误用小青龙汤后的多种救治之方,但仍以慎用为妥。不过,治疗当以辨证为依据,只要辨证准确,则治无禁忌,因此也不可当用而不用。

  本方以寒饮咳喘为适应证,不能用于太阴温病,风热犯肺的咳喘。

《金匮要略》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是用于水饮之邪在内,阻遏阳气而有烦躁证的。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C42这一条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证的主证及药后寒去欲解的机转。

“小青龙汤主之”应该接在”发热不渴”之后,属于倒装句法。”伤寒,心下有水气”与上一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含义一样,也是讲了小青龙汤证的病机。

上一条所讲的主证是干呕,发热而咳,这一条补述咳而微喘也是适应证。上一条或然证中的口渴是由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所以在治疗时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这一条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是药后寒饮之邪已去,胃阳之气渐复,里气温,水气散的征象,所以张仲景说:

“此寒去欲解也。”虽然渴,但不甚,怎么办呢?可不治自愈,少少与饮水即可。如果喝水喝得太多了,则有郁遏胃阳,导致水饮复聚之患。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C43这一条论述太阳病脉见浮弱者,治宜桂枝汤。

这一条应与第C38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合看。

第C38条的太阳病”脉但浮”,实际上指的是浮紧之脉,应属伤寒表实证,治宜麻黄汤。这一条的太阳病脉非浮紧而见”浮弱”,弱是缓弱之象,应该考虑是中风表虚证,治宜桂枝汤。

在连续七条论述麻黄汤以及大小青龙汤这些伤寒表实诸证治之后,从这一条开始又再次论述桂枝汤证治,这就有一个虚实对比,可以深化辨证论治的思想。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C44这一条论述太阳表证不解,兼有邪陷致喘的证治。

太阳病,只要外证还在,即使大便不利,也不可以先下,而应该先解表,表解才能泻下攻里。这就是所谓的”汗宜早,下宜迟”。如果表证仍然存在而误用了下法,那么就容易伤里气,使表邪乘虚内陷。误下之后,只见到微喘,说明在表的邪气已经稍稍入里,影响肺气不利而上逆。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表,即”表未解”,因此治疗上仍以桂枝汤解肌发表为主,再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由于下后正气受伤,故不可用麻黄汤峻汗。临床上凡是风寒外感兼有轻喘,脉浮有汗的,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很好的效果。前面第C20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讲的是新感诱发宿喘,用本方主要不在于治喘而是治中风兼以照顾宿疾,是急则治标之法,因此曰”佳”。这一条为新感表邪不解,邪陷致喘,是桂枝汤证的兼证,用本方意在发散表邪兼以宣降肺气,表里兼顾则诸证尽愈,因此不说”佳”,而说”主之”。

临床上治喘,寒饮射肺者用小青龙汤,肺热作喘者用麻杏甘石汤,用这些方法治喘的大有人在。相比而言,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者比较少,而且本方也很少被人重视。其实,对于风寒外感所致的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都不合适,只有这个方子能治。蒲辅周先生的医案中就有用本方治喘的记载,这是深得此方要领的。本方治喘,以证见脉浮缓、有汗者为准,在桂枝汤中加厚朴、杏子。叶天士只加杏子而不加厚朴,效果也很好。

44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

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C45这一条论述表里同病,应先解外,治宜桂枝汤。

凡是表证未解,又见到大便不利的里证时,不能先攻下。如果先攻下了,就犯了治疗上的错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邪客于表,应当汗之而解;邪气结于里,应当下之而愈;表里同病,也应该先解表后攻里。如果先攻下了,就要伤里气,里气一受伤,在表的邪气就很容易乘虚内传,使病情复杂化。因此,表里同病时,一定要先解外,等表邪解决之后,如果里气仍实,才能攻下。这是伤寒六经证治的一条很重要的治疗原则。至于解表,应当考虑使用桂枝汤。因为这里说的是不大便,所以用麻黄汤峻汗就容易伤津液,只能用桂枝汤滋阴以和阳,调荣而和卫才合适。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C46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

太阳病,本应发汗而解。现在是”先发汗不解”,说明可能是表里同病,或者是汗不得法,或者是病重药轻,以致一次发汗不能解除。既然表邪不解,那就应当再以汗解,即使有里证也不应该攻下。否则,误下必伤正气,引起表邪内陷,变生他病。现在是表邪不解而复下之,脉仍见浮,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没有内传。”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是自注句,指出病不解的原因是当汗未汗,而反用下法。由于现在这个病发生在汗下之后,虽然应当再汗,也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应当选用桂枝汤。

太阳病,有一汗不解可以再汗之法;阳明病,有下后余热复聚;可以再下之法。临证以辩证为准,有是证则用是法,千万不能动摇不前。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C47这一条论述太阳伤寒,迁延日久,服麻黄汤后可能发生鼻衄而解的情况,并指出欲衄的先兆及衄解的原因。”麻黄汤主之”应接于”此当发其汗”之后。

太阳病,出现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如果其证迁延八九日不解,那么仍应该用麻黄汤发汗。如果药后病人出现不汗出而烦躁,属于表邪闭郁太甚,阳热内郁的大青龙汤证。”服药已,微除”,就是说稍稍出了一点汗,证候略有减轻,但是不彻底。为什么这个时候没有汗出而病愈呢?这是因为卫闭营实,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迁延了八、九天,使阳气受寒邪的郁遏太甚,即”阳气重故也”。这个时候即使用了麻黄汤,也仅仅能稍稍出一点汗,使卫分之邪稍减,而营中之邪却不能尽去。

尽管如此,服药以后正气得药力之助,使阳气振奋,又可能出现战汗作解或鼻衄作解的情况。这两种自解的情况多见于邪气盛,体质也比较壮的病人。这一条说的是鼻衄作解的情况。,鼻衄作解,又称为”红汗”,是邪气不能外解,阳郁太甚,内逼营分,迫血妄行,从清道鼻窍而出。

汗血同源,邪气不能从汗解,那么可从衄而解。在衄解之前,因阳气发动,欲祛邪外出,正邪相争,患者常常出现烦热、畏光,或头晕等一些先兆证候。衄血之后,营分之寒邪可随之而去,诸证也随之而愈。这个过程或称为”衄以代汗”,或称为”出红汗”、”出大寒”。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C48这一条接着上一条再论太阳伤寒表实可自衄而解。

“脉浮紧,发热身无汗”,属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无疑。

太阳伤寒表实,如果未经发汗,那么阳气必然闭郁得较重,邪气内迫于营分。对于身体壮实的病人来说,他的机体发挥自然抗病能力,会有祛邪外出的转机,其途径常常是鼻衄。通过衄血,可以将营分的寒邪驱出体外。如果病人不能以衄血自愈,也可考虑施以针刺放血的办法。现在民间还在用这种办法治疗各种热病,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对那些外感所致的高热病人,用三棱针在曲池、少商、太阳穴等处放血,都能取得疗效。因此,对于临床上外感高热的病人发生鼻衄,也要想到可能是自解的机转,不要轻易地用犀角地黄汤等一些凉血之剂,以致冰伏邪气。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C49这一条论述太阳阳明并病的成因和证治,可分三段进行分析。

第一段从”二阳并病”至”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并病的成因。太阳病汗出不彻,可以转属阳明。太阳初得病时,用汗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发汗不够彻底,也达不到祛邪外出的目的。表邪不解,就有可能转属阳明。阳明是多气多血、阳气昌隆之经。里热盛,逼迫津液外越,故见汗出;表邪已尽,就不恶寒了。因此,汗出、不恶寒是表邪全部入里,阳明燥热已成的表现,治疗应用下法。

第二段从”若太阳病证不罢者”至”当解之熏之”,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并病的证治。如果太阳之邪只有部分入里而太阳病证不罢者,那就称为”二阳并病”。二阳并病,邪气入里并于阳明,又有入腑与入经的不同。如果太阳表证不罢,即使阳明燥热已成,也不能先用下法,否则就会使表邪内陷而发生他变,因此要先解表后攻里。由于部分的邪气已经入里了,在表的邪气也已经有所减轻,如果用大汗之法,就会使津液外出,反而助阳明燥热,因此以小汗为宜。如果太阳表邪不罢,部分邪气内传阳明,就会出现”面色缘缘正赤”。赤为红之甚,正赤就是深红之色。”缘缘正赤”指满面通红,而且从表皮到深层都很红。这种红色既不是局部发红,也不是浮红、泛红、嫩红,与虚阳上浮的面赤截然不同。同时,这种红色也比”以不得小汗出”而有小邪不解的”面有热色”之红为深。由于阳明经中之邪怫郁不散,使阳气不得发越,那么还应伴有恶寒、发热等一些证候。”解之熏之”,都是指汗法而言,可用葛根汤清解阳明经热,兼解太阳表邪。

第三段从”若发汗不彻”至结尾,进一步论述二阳并病的成因和主证。造成二阳并病的原因,是太阳病发汗不彻所致。当汗不汗,不仅不能使表邪发散,而且使阳气怫郁不得发越。阳气闭郁,进而化热,故见烦躁。邪气外闭,肺气不利,故见”短气,但坐”而不能平卧。太阳主皮毛,阳明主肌肉,这二经邪气不解,营卫之气滞涩不利,就会出现痛无定处,一会儿在腹中,一会儿在四肢,如果按的话又找不到明确的痛处。究其原因,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汗出不彻,两阳经的经气闭郁所致。怎么知道是汗出不彻呢?除了以上证候外,还能见到涩滞的脉象。脉涩反映了邪气凝滞未散,营卫郁遏不畅。治疗就应当再发汗,以疏解两阳经表之邪,这个病才能治好。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C50这一条论述伤寒夹虚的证治。

“脉浮数”,含有脉浮紧之意。一般说来,浮紧之脉略带数象,浮缓之脉略带迟意。脉浮紧,说明是太阳伤寒证,应该用麻黄汤发汗。如果误用了下法,就会伤里气。正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则心无所主,故见心悸。

如果表邪仍在,那就是伤寒夹虚之证,不能再用发汗之法。

误下后正气亏虚,不仅会表现为身重、心悸,而且从”尺中脉微”也可以得到证实。”尺中脉微”,指尺脉微。尺候里,候肾,微是虚脉,尺脉微反映里气已虚。这时如误发虚人之汗,常会导致邪气未去,而正气被伤,使病情恶化。

怎样处理才好呢?一方面,可借助于饮食调养,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能祛邪外出,就可以自汗出而愈。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自愈,虽等待日久,正气仍不能恢复,表邪也不能自解的,根据后世医家的主张,可用小建中汤扶中补虚,外调荣卫,此即所谓的”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在《伤寒论》中,既有冲锋陷阵之方,峻烈凶猛之药,大刀阔斧地去攻病逐邪,也有周全细腻、非常谨慎地遣方用药,还有立足于调养之法,寄希望于正复。这是因病、因人制宜,量虚、量实用方,这些事例称得起辨证论治的典范。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C51这一条进一步论述伤寒夹虚不可发汗的原则。

“脉浮紧”,如果阴阳俱紧者,就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象。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利,必见身疼痛之证,应该用麻黄汤发汗。这就是”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的意思。但是,如果这个人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是营血涩滞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征。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也忌用汗法。否则,强发虚人之汗,犯了”夺汗者无血”的禁忌,就会更伤营血而有劫阴之变。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记载有这样一个医案:”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是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可以看出,许氏对”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是有深刻认识的。虽然后世对虚人外感的治疗方法有不少新的发展,如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等等,但在使用这些方剂对虚人发汗时,仍要小心谨慎。至于使用麻黄汤发汗,则更是绝对的禁忌。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C52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C53这两条承接上条并与之对比,指出凡太阳表实证,非尺脉微、尺脉迟者,可以考虑用麻黄汤发汗。

浮脉主表,数有紧之意。从”可发汗,宜麻黄汤”看,其证当属太阳伤寒表实,应发汗以解表,用麻黄汤。但是,必须是脉阴阳俱紧才能用。如果尺脉微或尺脉迟,则当禁用汗法。因此,这里说脉浮或脉浮而数,意在言外,就是尺脉不微不迟,才”宜麻黄汤”,而不禁之。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C54这一条论述荣卫不和,常自汗出的证治。

“病”,泛指已病之人。证见经常性的自汗出,是荣气无病而在外的卫气不与荣气相和谐的缘故。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荣行脉中为卫之守,卫行脉外为荣之使,荣滋卫而使卫气不亢,卫护荣而使荣阴不泄。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如果在外的卫气与荣气相离而不相将,卫气失却固外护荣的作用,使荣气不能内守,故常自汗出。虽然荣气本身无病,但卫气不能固密,二者仍然不能互相协调,即所谓的”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这种营卫不和的自汗出,可以用桂枝汤治疗。因为病本自汗出,又用桂枝汤发汗,所以说”复发其汗”。桂枝汤有滋阴和阳,调和营卫的作用,以其发汗可使营卫和合,卫外为固,荣阴内守,则汗出自愈。这是用发汗来止汗的方法。

对于这一条荣卫不和的自汗证,注家有两种不同解释。

一种意见认为,卫气不和的原因是受风邪所伤,用桂枝汤复发其汗,以祛风邪而和荣卫。另一种意见认为,卫气不和的原因是荣卫本身失却协调,和风邪无关。根据条文,既没有说太阳病,也没见寒热、头痛、脉浮的表证,因此无太阳证的荣卫不和的说法比较妥当。临床上对于没有寒热、头痛等表证的自汗出病人,用桂枝汤治疗都有效,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C55这一条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

“病人脏无他病”,是指饮食、二便、睡眠都正常,无内证可述,说明里气和。文中又没有提到太阳病或脉浮、恶风寒等表证,说明也不是太阳中风。病人只是出现时而发热、汗出的症状,而且缠绵不愈,吃了一些药也不见效。

这也是卫气不和,荣卫失调的表现。荣卫分别为阴阳之属,阴不制阳,则卫阳亢盛而发热;阳不护阴,则荣阴外越而汗出。治疗上也应选用桂枝汤调和荣卫,但一定要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药,阴阳荣卫才比较平衡稳定而易于调节,而且可以避免在发作时服药汗出太多而损伤正气。这类疾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妇女更年期时更为多见,在使用滋阴、助阳、清热、敛汗的方法都难取效时,可以试试桂枝汤,往往都有效。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C56捂捂浮紧不发汗 鼻子流血麻黄干这一条论述汗以代衄的证治,应该与前面的第C47、第C48两条衄以代汗合参。

“伤寒脉浮紧”,指出是太阳表实证。”不发汗”,一是指出病人无汗,一是意味着没有及时治疗,或虽然治疗了,但是没有用麻黄汤发汗。表证不得汗出,阳气被寒邪闭郁,如果是体质壮实的人,就有邪从衄解的机转。如果衄后脉静、热退身凉,病好了,就不必再发汗了。如果虽衄但表邪不解,可能是衄而不畅,就像发汗不彻一样,不足以解表达邪,起不到热随血减的作用。为什么会衄而不畅呢?主要因为在经的邪气太重而难出。应当用麻黄汤发汗,以分消太阳经中之邪。汗出邪散,则鼻衄自止,热退病愈。

因为仍需从汗而解,故属”汗以代衄”之法。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3条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伤寒论>:"头痛者,太阳也: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与桂枝汤,解散风邪." 本条主要讲述桂枝汤证的主要临床症 ...

  • 连载丨《伤寒辅行录》(1)

    ◆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发热恶寒,如疟状者,麻黄桂枝汤主之,桂枝麻黄汤亦主之. ◆伤寒表未解,干呕发热而咳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外证已,仍咳而呕渴 ...

  •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概说] 本篇继上篇太阳表病类型之一的太阳中风证治之后,主要论述了太阳表病的另一大类型--太阳伤寒证治及一些有关方证.并进而论述了太阳腑证的两大类型--太阳蓄水与太阳蓄血的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6. 伤寒论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 ...

  •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6)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 ...

  •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右七味口父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 ...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概说] 太阳病的下篇,承上篇.中篇而来,和中篇是有联系的.中篇是讲到了太阳的腑证,太阳病传给少阳经的证候,到下篇太阳之邪还往哪传?表证的问题解决了,腑证的问题也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概说] 现在我们讲太阳病上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在讲这一篇前,先把太阳病总的内容介绍一下,使大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太阳病就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