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CSIG背后,腾讯云在腾讯战略升级中扮演什么角色?
巨头的公司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互联网的目光,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分析之外,响铃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存在:腾讯云。
数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方案中,除了保留不变的那些,最重要的莫过于CSIG(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的成立,这个“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把腾讯云搬上了台前,成为接近微信那样独立命名的存在。
很明显,腾讯云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腾讯云与腾讯战略升级的关系,或许能找到解读腾讯未来不一样的视角。
智慧产业最终仍要服务于人,实现能力转化的“连接”成关键词
按腾讯官方PR稿的说法,“在互联网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做好连接;而在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
这意味着,在“连接”这件事做到登峰造极后,腾讯开始正式把马化腾最近一段时间强调的“助力”(由赋能概念转变而来)落地,转型与其一脉相承的“数字化助手”。
1、 做“数字化助手”,腾讯仍需两大“连接”
产业互联网成为各界认可的互联网下半场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数字化助手”表面上像是腾讯化身成B端推进力量的战略抉择,而事实却是,无论是所谓ToB还是ToC,所有的产品与服务最终都将面向用户个人、实现用户价值,这才是腾讯做智慧产业的最终目的,亦是最大的优势所在。
同时,“数字化助手”定位也意味着腾讯要作为一个整体面向客户群,而不再是由各类相互独立的“产品”构成的偏松散(用相互竞争螯合)的平台企业——这可以近似地用“联邦”和“共和国”来区别。
对腾讯而言,这种模式需要用内部和外部两个“连接”来突破瓶颈:对内形成合力,对外外产生协同价值。
前者,需要腾讯对内部资源做深度整合,连接技术和业务资源,脱离孤岛式产品模式,加强资源调控能力,形成合力;后者,需要腾讯找到一种手段,将已有的优势消费互联网“能力”转嫁到产业互联网上,产生“两大互联网”的连接——这种“能力”既包括用户资源,也包括技术积淀,既面向B端也面向C端,如此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智慧产业”才符合腾讯一直以来的“用户价值”调性,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优势。
2、 腾讯云的出战“顺理成章”
毫无疑问,要能够在内部统合技术与业务、在外部横跨两大互联网的,腾讯云成为最恰当的选择,腾讯云与腾讯的“智慧产业”规划天然亲近、天然关联。
在内部连接上,腾讯云作为底层服务,或成为内部技术、业务整合的平台,一方面让整个腾讯的各个业务线有相互连接的枢纽,有了对接的工具和窗口,另一方面又通过本身的技术能力让这种连接更为顺畅,为运营协作和资源管理提供加持。
在外部连接上,腾讯云的服务案例本身并没有ToB与ToC之分,直白地说,腾讯云自己就是一个横跨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其客户既包括大众点评、58同城、摩拜等C端产品,也利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金融、零售、政务等B端客户(它们最终仍旧面向C端)取得数字化进步。
因此,腾讯云成为腾讯“连接”战略的自然延伸,在并不区分ToB或ToC的智慧产业这件事上,腾讯云成为引擎,B端客户和C端用户都成为“燃料”,推动用户价值进一步深化。
CSIG既是样板又是主体,腾讯云成“中控台”
综上,CSIG并不是一个ToB的事业群,也非一个云的事业群,而是遵循腾讯固有连接优势、搭建新一代智能产业生态、最终仍在服务用户价值的创新模式。
1、CSIG有双重身份
“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是腾讯占领升级的总体描述,而在组织架构变革中首当其冲的CSIG则一头连接消费互联网,一头对接产业互联网,很明显,CSIG作为一个事业部,成为了腾讯战略升级的“样板”。
另一方面,腾讯云与众多ToB、ToC业务的聚集,事实上也让CSIG成为腾讯未来战略的主要承载力量。
为什么大张旗鼓地把CSIG摆在首要位置,关键还在于,这个事业群既需要基于智慧产业的用户价值特性自己干得足够好,也要在整个腾讯形成跨越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示范效应。
2、腾讯云与其他业务的“组合”,不是人为选择而是业务发展的必然
简单看看CSIG的“构成”:除了腾讯云,还有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腾讯地图、腾讯优图等具体产品或平台。
这其中有腾讯地图这样的直接的C端应用,更多的是B端服务,腾讯在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的产业数字化努力皆被囊括。而很明显,ToB的“解决方案”通过腾讯云进行搭载,是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最理想的方式,毕竟,云计算的优势无需多言。
由此,腾讯云+智慧产业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组合”:既有B2C的产品(腾讯地图),也有B2B的产品(优图、各类解决方案、智慧零售),腾讯云加入后,还通过枢纽式的连接把C端消费互联网资源连接到B端产业互联网,并通过B端产业互联网最终把服务触及广大C端用户,模糊两大互联网的边界。
CSIG应当是一个C2B2B2C的综合模式平台,这种玩法并不是什么理论创新,它只是让智慧产业服务用户价值的本质属性进一步体现,B端或者C端并不那么清晰。从用户来、到用户去,中间有B端的相互协作,关联两大互联网的产业链形成。
3、做“中控台”,腾讯云离不开自身的平台能力
云计算平台连接一切,显然,在CSIG的运作中腾讯云成为整个体系的中控枢纽。没有腾讯云,所有端口的连接变得更为困难,智慧产业端到端落地到用户价值将事倍功半。在主动性方面,腾讯云又能通过技术、资源的投入、调整和倾斜,推动智慧产业始终围绕用户价值推进。
反过来看,如果腾讯云在技术与业务能力上不足,智慧产业的链条维系将变得薄弱,整个CSIG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价值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这方面,腾讯云早已经度过了“储备期”,对腾讯的战略升级而言已经“可堪大任”。例如,在大数据和AI能力上,腾讯云拥有20+亿用户数据积累,基于腾讯AI Lab,优图实验室,微信AI实验室三大AI顶级专家,有7大事业群丰富应用场景积累。这意味着腾讯云不论是对接C端还是服务B端都有充分的积累。
此外,CDN、安全、IPV6、物联网、5G等方面的创新,以及服务众多商家、政府部门、城市运营的经验也在支撑腾讯云推进智慧产业的能力。
回过头来看,腾讯云的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本身也是腾讯战略升级可以顺利进行、智慧产业可以乐观预期的必要条件之一。
云计算加速腾讯“主体责任”进程
虽然CSIG并非云的事业部,但毫无疑问,云计算在腾讯战略升级中扮演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就在这次战略升级的前不久,马化腾曾就企业主体责任作过表述,他将“主体责任”表达为“主人翁责任”,这个说法与CSIG要做实现的围绕用户价值的智慧产业是一致的。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商业理念、运营逻辑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不同领域、不同产品、不同平台之间逐渐走出了单一的竞争关系,相互之间的融合、利益协同开始发生。
对腾讯而言,不论是做企业还是做平台都无法定义其未来,巨头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定位。拥抱产业互联网,跨产业链、跨边界、跨所谓B端C端的智慧产业是腾讯过去“连接一切”的必然深化,腾讯必将演化形成马化腾口中的“主人翁责任”。
终有一天,所有产业都将走入数字化,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将不像今天一样是一种新潮的趋势,而是如电、网络一样无处不在但又无人感知的存在。
对腾讯而言,这是巨大的市场,“主人翁责任”不仅仅是做企业的理想升级,更是比移动互联网想象空间更大的现实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几乎能够服务社会全体领域的云计算,就成了腾讯实现“主人翁责任”的重要路径,加速腾讯“主体责任”的实现进程。因为,云计算的本质即是服务,“主人翁责任”亦是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看,服务用户价值的智慧产业,本就是云计算应有之义,也是“主人翁责任”的一种实践,云+智慧产业是腾讯在战略上必然会整合的“黄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