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梅江丨行走北联村,红色与美丽并存
一屋三烈士的诚怡公祠 (叶惠娟 摄)
我第一次到西阳镇北联村茅坪战役红色遗址,是2018年底参加“穿越千年嘉应,情醉诗画梅江”磨坊百里徒步,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梅江美景,走一场不留痕迹的徒步,来一次没有污染的旅程,沿周溪河、百岁山、百象小路、金丰村、潮塘岗一带,经崎岖十八弯山路还夹带着一身汗水来到这里,当时这为三签地,我也不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色战役遗址。但见绿色山窝,古树婆娑,客家建筑错落有致,一派乡村田园迷人景色。
第二次是与作协的一群文友采风踏青,我们坐汽车从梅水岸边的村道,一路沿梅江绿水到新时代讲习所、蓼子坝渡口之战、诚怡公祠、爱敬居,一路追寻红色北联足迹,聆听红色故事,特别是经过百年老屋诚怡公祠,我们更多的停留,那是群山环抱的客家地区少有的三姓宗祠,也是革命烈士林照生、林超炬、林超桂的祖屋,更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茅坪战役红色遗址与诚怡公祠相隔不远。俗话说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一路红色的故事,让我深受教育,我们也难以想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当年是怎样的信念,又是怎样的体力,山遥路远,山道弯弯,他们完全靠一双脚,把革命火种四处传播。我们油然而生的敬意,耳朵里仿佛鸣响着红军的号角,鼓舞我们继续前行,这也是我们对茅坪战役红色遗址更深的体会。
据历史资料,西阳在1924年就成立了梅州地区最早的农会——三溪农会。林一青、古大存、龚楷、林诗源,一个个英雄志士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北联村是一个有着深厚革命历史的“红色村”,早在1927年,中共梅县部委在梅城举行工人武装暴动失败后,在梅城的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疏散到这里继续斗争,之后发生了渡口之战和茅坪之战两场小规模战役。茅坪战役遗址是解放战争时期,闽粤边各县保警团队对粤东地区进行“十字扫荡”,企图一举消灭粤东支队和各地人民武装,摧毁游击根据地,在对北联进行围剿之时,双方在茅坪进行了激烈的战争,也是当地人民保家卫国的一次胜利。
茅坪之战遗址东连白宫,南临梅江,西接百岁山、潮塘,北临丙村,交通方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游击队、武工队练兵、开会、传递信息和日常生活的根据地,其特有的凝聚力成为北联村革命火种的传播地。
我们在茅坪遗址停好车辆,进入村子,这是如画的山庄,远离尘世的纷扰,远离城市的喧嚣,满目翠绿,温馨和谐,四周长满绿色的枇杷树,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村支书热情接待了我们,也让我们品尝了平生最大最甜的枇杷。2017年底北联村被广东省列为第一批“红色村”,内有“蓼子坝渡口”“诚怡公祠”“爱敬居”“游击通道”“茅坪之战”“百年桂花”等多个红色遗址,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景点,这都是当年武工队活跃在西阳,潮塘等地的重要红色通道,同时也是当年扼制梅城至丙雁、松口乃至大埔三河水上运输的咽喉要害之地,是北联革命武装队伍的重要交通线和与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加上十万群山,目前又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对我们重走红军路,重温红色经典,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意义非凡。
离城不远,偷得平生半日闲,寄情如画山水间,在新修的村道,在群山掩映的红色古村,在浸润红色革命足迹的一方热土,看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伴随东流远去的悠悠梅江水,还有四周青山绿水、客家民居、蕉板排文艺创作基地等,看山看水看花看草,铭记历史、景仰英雄,聆听故事,不失为周末最好的去处。
行走北联村,红色与美丽并存。
撰文:赖俊权
编辑: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