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携阿里合伙人第二次集体露面,为何如此重视脱贫?

12月1日,阿里巴巴36位合伙人集体亮相,宣布了阿里巴巴的脱贫计划。阿里巴巴成立脱贫专项基金,在未来5年投入100亿元用于脱贫,且每个合伙人都从自身擅长的角度深度参与到脱贫中;同时每个独立公司都要负责一个脱贫项目,总裁背脱贫KPI指标。马云说,脱贫将成为阿里战略性业务。这次所公布的计划是阿里巴巴的脱贫顶层设计,从中我们也能窥见阿里巴巴的公益观。

企业做公益不能只是捐钱

合伙人是阿里巴巴的最高决策层,在公布脱贫计划前的唯一一次集体公开亮相是2014年于美国纽约,阿里巴巴IPO之时,这一次为脱贫项目而集体亮相,体现出阿里巴巴对公益自上而下的重视。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整个集团已参与到脱贫等公益事业中。马云曾一次性捐出2%总股本用于成立公益基金,以今日股价计算,该笔捐款依然是中国数额最高的公益捐赠。2011年起,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每年会将自己的收入的千分之三用于社会捐助。仅仅是今年,马云参与的大笔捐赠就有两次:与合伙人出资10亿建立云谷学校探索面向未来的情商教育,与17位创始人向浙大一院捐赠5.6亿元用于医疗研究等。此外,阿里女性合伙人、王帅等高层也曾分别成立公益基金。

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来看,阿里巴巴对于公益慈善堪称“大方”。不过,我认为衡量企业公益的不应该只是金钱,还要看姿态。许多企业在重大灾害突发后的聚光灯下捐钱不过是博一个名声、或避免落下“为富不仁”的骂名,阿里的公益则是自上而下地深度参与,将公益常态化。

2015年马云提出了“每人每年3小时”的公益目标,阿里员工每年都要参与至少3小时公益并量化申报,两年来阿里人“每人每年3小时”已累积17万多人次,申报公益时超过28万小时。在公益上花时间最多的是阿里高层:截至11月,阿里巴巴36位合伙人今年平均每人申报公益时间达到7.5小时,成为阿里巴巴人均公益时最高的团队,其中马云在公益上花的时间最多,达到45.5小时,主要花在教育、环保、医疗等领域。

看一个人是否重视一件事情,不要看是否舍得花钱,而是看是否肯花时间——钱花了可以再挣,时间却是一个人的不可再生资源。马云等阿里高层的时间比金钱更宝贵,他们不缺钱、缺时间,因此在公益上花大量时间更显难能可贵。在公益事业发达的美国,苹果、Facebook 、Twitter等公司CEO都积极参与到公益中,这被称之为“CEO行动主义”,可博得公众好感。阿里不只是掌门人马云积极参与到公益中,而是整个管理层深度参与,符合“以身作则”的东方管理哲学。

与业务结合的阿里式公益

做公益不只是花钱和花时间就足够了。要让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形成最大的公益价值,提升投入产出比,就需要有科学的公益方式,阿里已形成独特的公益方法论。马云曾表示:做公益一定要有“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强调科学性、可持续的公益:“如果做公益没有效率意识、没有结果导向、没有公平、没有优先级,任何公益都不能持久,只要不能持久的东西,永远走不下去。”

因此,马云在宣布脱贫计划时说公益是阿里战略级“业务”就可以理解了。只有将公益当成业务来做,才可以形成科学的公益方式,进而提升公益效果。

第一,阿里巴巴做公益注重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做公益。

比如要求员工申报公益时长,将公益“数字化”,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阿里也是第一家制定公益KPI的企业,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还在活动上表态:“将利用云计算技术赋能扶贫机构,让每一分钱都可以被追溯。”再比如农村淘宝的“超级课堂”项目通过远程视频教育技术让偏远地区的农村儿童学习优质在线课程,与老师实时互动。

马云在宣布脱贫计划时也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

“脱贫攻坚和保护环境必须结合起来,很多地区的穷是穷在山区里,唯一想到的办法是牺牲环境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阿里巴巴把好技术引到这些地区,再把好的农产品卖出去,人们依旧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不用破坏环境,又能帮助农民脱贫。”

第二,阿里巴巴的公益与每一项业务都有结合。

2005年阿里巴巴发起“魔豆爱心工程”帮助困难母亲在淘宝开店致富,今天农村淘宝和菜鸟网络的推进本身就可以扶贫,在这次公布脱贫计划时,张勇表示自己会负责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畅通无阻的卖出去;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则说,菜鸟要为扶贫打通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马云让阿里系每一个独立公司背脱贫指标,就是一种让公益与业务结合的“顶层设计”。

第三,阿里巴巴利用平台能力为人人公益提供便利。

阿里和蚂蚁一直注重吸引商家和用户参与到公益中。阿里有一个“公益宝贝”项目,负责支持阿里经济体内的商家和用户参与公益,每年有超过300万商家参与公益宝贝计划,同时在线的带有“公益宝贝”标志的商品超过3亿件;2017财年,公益宝贝便为63个精品项目筹集善款1.9亿元,直接受益人口超过200万人。

支付宝、淘宝、天猫等平台都注重吸引用户和商家参与到公益中,2017财年阿里和蚂蚁共推动社会公众47亿人次参与公益,超过3亿用户178万卖家参与公益行动,阿里巴巴用户共计捐赠5.7亿元。

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已形成独特的公益方法论,通过顶层设计、制度保障、技术融合、业务结合、KPI考核等方式,将公益做出了“阿里味儿”,这值得更多企业学习。

阿里的正循环公益观

看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不要看他在聚光灯下说什么,而是在私底下做什么。

在一段摄制于1995年的视频中,马云骑着自行车,遇到五六个“偷井盖”的壮汉,明知不是敌手的马云硬着头皮大声制止,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电视台的街头测试,这个视频在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成名后被有心人放到互联网上传播。从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马云的社会责任感不是因为成了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才有的,做公益也不是因为成了阿里巴巴掌门人才去做的事情。

公益对于整个阿里巴巴来说,都不是一场秀,而是一种“正循环”的价值观。今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确认以个人出资购买篮网队49%的股份,对外阐述了其“正循环”的价值观:

“我们很幸运创办了阿里巴巴,我们努力工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同时阿里巴巴对我的回馈,让我能够投入到热爱的运动,也能给更多中国人带来健康与快乐。没有比这更正循环而快乐的人生了。”

正循环也是阿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一起好才是真的好”,阿里人通过认真工作让世界变得更好,阿里得到价值回报,再继续回馈社会。

eWTP让中小企业更好地贸易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Double-H战略让人类更加健康和快乐,达摩院和NASA计划研发改变世界的前沿底层技术,这些是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本身就是崇高的使命,可以说是一种大公益,阿里商业本身就具备普世价值。

阿里巴巴全员公益制度,则是对社会的回馈。通过对扶贫等公益的底层设计,阿里高层以身作则和制度保障,带动阿里全体员工和平台上的社会力量参与公益,再通过不断迭代的科学公益方法论,让人们更合理地参与公益,实现结果导向,最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健康、贫困等难题。可以说,阿里扶贫、做公益就是正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顶层设计、以身作则、制度保障、全员参与、社会力量、科学方法……马云的公益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世界认同。今年3月24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7年年度全球50位领袖人物榜单中,马云超过亚马逊CEO贝索斯、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政商界领袖,跻身第二,《财富》的评价便强调了马云的慈善倡导者的身份,从这次公布脱贫计划来看,马云正在将自己的公益观深深融入到阿里高层、阿里全员以及阿里生态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里式公益,也成了企业公益的一个标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