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汉化—史理合一系列之一(4)

孝文汉化—敏捷变革分析之四

古语说得好,“虎父无犬子”。而这句话如果用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身上,就是莫大的讽刺了。

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10岁的时候,他就能用手指弹破羊的膊骨,骑马狩猎,箭无虚发。如果说这还算游牧民族看家本事的话,那么他涉猎诸子百家,擅长诗词歌赋,在马上口授文章一字不改,实在就是鲜卑族中的出类拔萃者了。

而拓跋宏最了不起的作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文汉化”,这包括将当时北魏的都城迁到洛阳,命令鲜卑族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改用汉姓,加速了民族融合,为日后隋唐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如此评价拓跋宏:“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由于文明背景重大差异,本该对汉文化带来沉重劫难...谁料想,北魏鲜卑族统治者中有一些杰出人物,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居然虔诚地拜汉文化为师,快速提升统治集团的文明等级,情况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中国北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明大会聚。”因此余秋雨说,“北魏就是一个历史支点,它撬起了隋唐。

他的长子拓跋恂却全然不同,其实因为古代鲜卑族普遍都早婚早育,父子俩年龄才相差16岁。拓跋恂得了幼儿肥胖症,从小就非常懒惰。骑马打仗这样吃力的事情,自然叫苦不迭,敬谢不敏。书呢,也是一页不看。成天吃喝玩乐,茶来张口饭来伸手,十足一个纨绔子弟。

儿子如此不争气,拓跋宏心里老大不快,父子俩少不了拌嘴。好在拓跋宏年轻,自信来日多多。再加上平时没什么需要太子参与的大事,也就得过且过,一切推到明天。

没料到,在迁都这件大事上,拓跋恂却充当了改革的绊脚石,令拓跋宏进退失据,难过万分,父子俩矛盾总爆发。

把北魏都城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加速鲜卑族和中原汉族融合,是拓跋宏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个计划自公布之日起就遭到诸多显贵抵制,尚在拓跋宏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反迁都的中心人物之一,竟然是14岁的太子拓跋恂。

迁都洛阳

鲜卑族早先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麓,如今的呼伦贝尔东部、齐齐哈尔西北一带。当时大兴安岭又名鲜卑山,鲜卑族由此得名。鲜卑人的生活曾长期停顿在原始社会阶段,以畜牧射猎为业,生活简朴,也没有文字。

后来鲜卑族日渐强盛,收了一些中原降人,造些兵器甲盾,学习汉语和兵法,逐渐在“五胡”(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氐族、羌族,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就是说了这五族)中占了上风。

新兴的鲜卑族由拓跋氏领军,向南扩张,屡战屡胜,占领河北及山西,公元386年建立北魏,公元397年定都平城,接着平定了柔然部落以及夏、北燕、北凉等国,于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北魏的贡献是,将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五胡十六国”分裂扰攘的局面,合为一个北方的中国政权(当时南方的统一政权则是萧道成代刘宋而创立的萧齐政权,而刘宋政权则是刘裕代东晋所建立的)。

由此,中国历史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史学家许倬云说,东汉末年至“五胡十六国”,天灾人祸,北方汉族人口减少了一半。各种胡须样式和蓝绿眼睛的胡人大规模进入北方,填补人口空间,一些汉人则向江南流亡。“这一次为时200年的人口大变动,在中国历史上实为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前,北方都是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江南的开发由此而兴。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方胡汉文化大融合。胡人定居,渐渐汉化。汉族中的大族也参加胡人的政权。汉人同化胡人,胡人同化汉人。这个过程不免反复冲突,痛苦多多,拓跋宏家中爆发的冲突即是其中之一。但总的来说,是一步一步熔铸了中国北方新的华夏文化。“孝文汉化”改革,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

拓跋宏自幼饱读汉族诗书,对当时发达的中原文化心向往之。北魏扩张之际,吸纳了很多汉族士人担任官员,并采用了汉族政权的典章制度。鲜卑人当中的改革者还开设学馆,让鲜卑贵族子弟研习汉族的诗书礼乐,祭拜周公、孔子,提倡农业。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说:“魏之儒风始振”,这是指鲜卑族吸纳了大批汉族官员学者之后,提升了本民族文化。两种文化互相激荡比较的结果是,拓跋宏立下一个誓愿:一定要彻底改革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习俗,使鲜卑族尽快融入发达的中原农业文化,成为“诗礼簪缨”之族。

从塞北平城迁都中原重镇洛阳,就是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拓跋氏部族从草原文化过渡到农业文化的象征。

据《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转》载,平城这座城市是“胡风国俗,杂相糅乱”。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质,也保存了草原文化的色彩。

拓跋宏登基时,北魏在平城已经建都百年。一开始,拓跋宏并没有积极南迁的意念,只是想把平城改造成为中国文化式的都城。

他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设了孔庙、祭祀寰丘等一系列具有中原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并且进行了有关礼仪、祭祀问题的讨论与决定。换句话说,他要在平城进行意识形态的改造。

年轻的拓跋宏这些“汉化”改革,遭到了为数众多的鲜卑元老贵族坚决反对。

这些元老贵族认为,拓跋氏之所以能够征服中原地区,完全靠那种“马背上生活”的草原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与他们剽悍的战斗方式是一致的。如果改变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强悍善战的性格也会随风消逝。其结果就是,不仅不能统治汉族,反而会被汉人同化,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战斗力优势也就完蛋了。

显然,这种舆论在保守的鲜卑部落里占了上风。随着意识形态转型逐渐深入,拓跋宏以及他周围一批二三十岁的鲜卑族精英,越来越孤立了。

种种强大的阻力,迫使拓跋宏不得不放弃了以平城为基础进行改革的计划,另外寻找适合实现他的理想的环境。既然在旧势力钳制下无法施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他们。

当时选址方案中还有邺城(河北大名,历史上有名的铜雀台就是建在这里),这里物产富庶,形势险要,安全系数高,而洛阳在黄河以南,做为国都则显得过于突出,洛阳南方很少有可以据守的天险重镇,在与南朝对峙的形势下,容易出事。

可是,拓跋宏选择新国都的动机,重点在于文化,所以他看中了洛阳,洛阳正是中国农业文明比较优越的地方。

洛阳曾是东周、东汉和西晋的都城,是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那段历史时期,洛阳的地位有如今天的北京之于中国

北魏时,保定才子杨衔之著《洛阳伽蓝记》,描述洛阳往昔景色,有“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高台芳树,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的句子,可见都城的文化涵蕴与繁华盛景。

拓跋宏曾多次召开御前会议讨论迁都问题,拓跋丕、穆真、陆睿、穆泰等重臣坚决反对,吵得几近分裂。

人的习性大都安于现状,因循苟且。看看目前东邻韩国正在策划的迁都遇到多少障碍,就能明白迁都不易。北魏开国百年来,鲜卑族王公贵族世世代代在平城累积了大量动产和不动产,要说搬家,就像是你手头上的100张房产证都变成了废纸,当然是100个不愿意。元老贵族们又说,鲜卑族到南方,水土不服,一个个闹起病来死于非命,该谁负责?

拓跋宏迫不得已,在公元493年春天精心导演了一出以假乱真的危情大片。

先是,拓跋宏命令太常卿(负责教育、礼乐、祭祀的部长)王谌就迁都一事占卜,得到吉利的“革”字卦。拓跋宏兴奋地说:这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之卦也(出自《易经·革卦》)!

于是,拓跋宏召集文武大臣,一句不提迁都的事,只是宣布要攻打南齐。

拓跋宏的堂叔、任城王拓跋澄不赞成。原因是,公元450年时北魏孝文帝曾发大军攻打南朝,结果严重受挫,死伤甚重。从那以后,鲜卑人害怕同南朝作战。一些官员们也附和拓跋澄。理由是北魏多年来戎马倥偬,元气损耗,应该喘一口气。

拓跋宏大怒,斥责拓跋澄说:“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这样讲,难道想要破坏我的大局吗?”

拓跋澄赶紧说:“社稷的确是陛下所有,臣是社稷之臣,但是我看到了危险,所以才讲。”

拓跋宏寻思了一会儿,缓和下来:“各言其志吧,也没有关系。”

退朝之后,拓跋宏把拓跋澄召进宫来,屏退左右密谈。拓跋澄在辈分上虽然是拓跋宏的叔叔,可年纪跟拓跋宏一样大,而且一直是拓跋宏的心腹助手。

拓跋宏说了真话:“刚才怕群臣非议太多,所以话说重了,叔叔不要在意。讨伐南齐是大仗硬仗,有不同看法也正常。其实,我以用兵为名,真意是想迁都。平城这个地方,地处边塞,气候严寒,交通不便,打仗倒是个重要关口,若要论到文化建设和国都气势,就不理想了。我想把国都迁到中原文化的中心洛阳,你看怎么样?”

实际上,拓跋宏并非是跟拓跋澄协商,他只是在给拓跋澄做工作。至于迁都的策划,早就由另外几个智囊在幕后沙盘推演完成了。鉴于迁都问题在当时极富爆炸性,拓跋宏的操作十分秘密,就连拓跋澄也没有事先告知。

拓跋澄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陛下要定都中原以经略四方,这正符合周、汉两代兴隆的大道。我赞成!”

拓跋宏又说:“咱们北方人安于现状,不图进取,这怎么办呢?”

拓跋澄说:“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办非常之事。陛下就是非常之人,大胆放心地干吧!大伙尽管不愿意,也只能服从。”拓跋宏高兴地说:“你真是我的好军师啊!”

过了不久,拓跋宏命令在黄河上架桥,声言大举南征。公元493年9月,拓跋宏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抵达洛阳。

他巡视了战乱破坏之后的洛阳,看看那些曾经富丽堂皇的一座座旧宫,不禁感慨系之,朗诵起《诗经》中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诗倒是确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

当时正值秋季,阴雨霏霏,官兵们一个个在秋雨中发抖。拓跋宏身着盔甲,跃马扬鞭,下令大军南下。大臣们悲从中来,纷纷跪在马前,叩头哭劝,请求不要再攻打南齐了。

拓跋宏见时机到来,就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不去南方打大仗,那么就迁都到这里,你们看怎么样?拓跋宏还当众宣布:这件事不容迟疑,马上就得决定。这样吧,赞成迁都的站在我的左边,不赞成的站在我的右边!

大臣们以安定王拓跋休为首,绝大多数都站到了拓跋宏的右边。显然,大家不愿意迁都。

另一个皇族拓跋祯见势不妙,赶紧说:干大事的人不必跟大众商量来商量去,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这句话总算替皇帝找了台阶。

大臣们见状,都不说话。有些大臣顾及到和皇帝的关系,不情愿地站到左边来——迁都总比到南边打仗送命要强点。

公元494年11月,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就当时情况而言,如果鲜卑族还像祖先一样活动在北部大漠,那么,坚持草原文化形态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现在已经占领了广袤的中原,并建立起各级统治机构,在这种情形下还要保持草原文化的边际形态,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拓跋宏认为,必须放弃原有的文化成见,进行一次文化大调整、大改革,与中原文化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胡汉之间的隔阂,巩固政权。拓跋宏颇有远见,这也是巩固统治唯一的必经之路。拓跋宏的决策,得到了鲜卑族年轻精英和中原人士的支持。

拓跋宏迁都之后,北方剩下了保守势力。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成天咒骂。为了缓和保守派的激愤,拓跋宏做了一定的妥协。他规定,一时不习惯洛阳生活的官员,可以“冬则居南,夏便居北”。这些官员当时被称为“雁臣”,像候鸟一样,每年更换栖息地。

太子拓跋恂对迁都非常反感。洛阳夏天热,肥胖的拓跋恂热得嗷嗷叫。拓跋宏赐给他汉人宽大的衣服,他也扔在一边不愿意穿,私下里还是穿胡服。拓跋恂手下有个官员叫高道悦,高先生屡次苦劝拓跋恂要带头遵守父王的法令。拓跋恂听了只是哼哼两声,私下恨上了高道悦。

虽然拓跋宏做了让步,仍然不能得到谅解。

保守势力暗中策划,甚至企图发动政变,推翻讨人厌的拓跋宏。他们早已侦知太子拓跋恂不满迁都,于是拓跋丕等人阴谋截留拓跋恂做为人质,选择时机宣布北部独立。

另一个方案是,把拓跋宏诱到北方来加以逮捕,然后利用北方军事力量消灭迁都集团。

但是拓跋宏身强力壮,文武兼备,既有聪明的谋士,又统率着精锐大军,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所以保守势力顾虑重重,意见不一,迟迟不敢举事。

不久,保守派领袖拓跋丕、陆睿利用太师冯熙(拓跋宏舅舅)之丧进行试探,他们上书要求拓跋宏亲自到北方奔丧。

拓跋宏心里明镜一样。他不去,派了拓跋恂等人作为代表前往参加丧礼。保守集团在犹豫之中未敢发动,拓跋恂等人参加了葬礼从北方回来了。

公元496年8月的一天,拓跋宏出发巡视河南嵩山。

忍了很久的拓跋恂见父亲走了,就和几个亲信密谋调动骑兵部队,回平城老家。

事情往往是这样,该做的时候不做,不该做的时候又特别想做。拓跋恂如果执意要留在平城,那么,赴北方治丧的时候脱离拓跋宏,是最佳时机。现在已经回到拓跋宏手心,再想动作就不容易了。

高道悦出来劝阻,拓跋恂竟然“手刃高道悦”,然后带领心腹和少数骑兵仓皇出城,却不料半路遭到将军拓跋俨率领军队拦截。拓跋恂自知理亏,半夜里讪讪回到宫中。

第二天一早,尚书(总理)陆琇飞马出城,向拓跋宏报告这一消息。拓跋宏大吃一惊。他明白,太子身后是一批反对迁都的权贵,如果太子到了平城,肯定会造成国家分裂。

拓跋宏马不停蹄赶回洛阳,召见拓跋恂,痛责一顿。痛责还不算完,拓跋宏和咸阳王拓跋禧拿起棍子,两人轮流动手,打了拓跋恂100棍。拓跋禧是拓跋宏的弟弟,有资格参与杖责。这一顿棍子打得太重了,拓跋恂过了一个月才能坐起来。

教训了拓跋恂之后,拓跋宏召见诸大臣,讨论废掉太子的事。两个辅佐太子的大臣都脱下帽子,承认教导不力,跪下请罪。

拓跋宏说道:“你们以为这是一家子内部的事情吗?我要你们讨论的事关乎国家成败!大义灭亲,是古人崇尚的美德。现在拓跋恂企图背叛皇帝逃走,在某些人支持下回到北边去搞分裂,天下还有比这更大的罪恶吗?如果不废掉他,将来一定是国家的祸根!

拓跋宏当即决定,废掉拓跋恂的太子头衔,贬为普通老百姓,囚禁起来。每天供给拓跋恂的食物,仅能勉强维持生命。

这个时候,叛乱爆发了。穆泰、陆睿、拓跋丕、拓跋隆、拓跋业、贺头、乐平、拓跋拔等一大批北方的文臣武将,拥立阳平王拓跋颐为帝,公开谋反。拓跋颐表面答应了,暗中紧急报告拓跋宏。拓跋宏派拓跋澄率大兵讨伐,很快就平定了叛乱。穆泰问斩,陆睿、拓跋隆等100多人被判处长期监禁。留在北方的勋戚贵族,都牵连进事变当中,这一次是把保守势力一网打尽了。拓跋宏推进文化转型的阻力基本消除。

又过了几个月,拓跋宏得到报告说拓跋恂仍旧不肯悔过,密谋作乱。于是,拓跋宏在公元497年3月下令拓跋恂饮毒酒自杀。

粗笨的棺材,平常人的服装,拓跋恂就这样被草草埋葬了,此时他才15岁。

拓跋宏为了推进文化改革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他始终不悔。镇压叛乱和杀掉拓跋恂,震撼了满朝文武。朝野内外都掂量出了拓跋宏钢铁般的改革决心,不敢再跟他较量了,这也是拓跋宏后来的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改穿汉服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赵雍下令改穿胡服,使得赵国军队的战斗大幅提升。而拓跋宏与赵武灵王相反,拓跋宏下令鲜卑人改穿汉服。

形式上虽然相反,实质却是相通的——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补己之短。赵雍改穿胡服是为了打仗实用。拓跋宏改穿汉服,是为了尽快地把游牧民族融入到更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当中。因此,如同迁都一样,改穿汉服也是整个改革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拓跋宏性子急。公元494年12月,定都洛阳刚一个月,众人正忙着搬家折腾,很多人还没房子,拓跋宏就下令士民禁止穿胡服。

鲜卑人为了适应游牧生活,习惯于披散头发,服装开左襟,妇女戴帽子,穿小袖短袄。进入中原之后,统治区域越来越大,鲜卑人这套打扮与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人很不协调。

在街上,鲜卑人的打扮和服装,是一个显眼的符号。代表了什么?代表了生疏,代表了隔离,并且隐含着“占领军”的敌意。拓跋宏看到这景象,心中很是忧虑。

一次,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拓跋宏当场将汉族的衣冠赏赐给鲜卑贵族官僚,要求把鲜卑的官服改为汉官服。穿上汉服,就改变了符号,这是融入中原文明的重大象征。

为了检验服装改革的效果,拓跋宏时常到街上巡视。有一次,他在街角看到有的鲜卑族妇女仍然我行我素,身穿胡服,十分生气,立即训斥手下干部,要他们严加管束,把改穿服装的决定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过了不久,洛阳街头再也见不到穿鲜卑族服装的人了。

改说汉话

和服装改革相比,改变语言要困难得多。虽说弱势语言向强势语言靠拢是古今皆然,但语言的力量根深蒂固。五四之际,鲁迅先生和钱玄同先生等人想废除中文,改为拼音文字,结果闹了场笑话。谁都知道,绝改不了。但是拓跋宏居然破天荒做到了。原因之一是中古时代北魏皇帝残忍粗暴,威权很大。一声令下,谁个不听,是要灭九族的。二是鲜卑族毕竟人口不多,改革基本面不大,成本相对较低。

其实,鲜卑人开始崛起之际,要求汉官讲鲜卑话,因为那时候所用的汉官不多。即使如此,朝廷上也是汉话和鲜卑话杂用,障碍极大,朝廷不得不设置名为“译会使”的翻译,行政效率打了一半折扣。后来北魏扩张成功,疆域辽阔,鲜卑人成了少数,从上到下语言不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头脑清醒的拓跋宏力主改弦更张,废弃鲜卑话。

当然,拓跋宏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在迁都一幕中已经看到,在导演才能方面,拓跋宏比目前国内的张艺谋导演的本事更大,能把假戏演真,不至于在演出过程中穿帮露馅,让观众发出不齿的笑声。除此之外,拓跋宏还是一位刚柔相济的思想工作者。

服装改革之后半年,公元495年6月的一天,拓跋宏又和他的大臣聊起来了。

拓跋宏问:“你们是希望我远追商朝、周朝呢,还是希望我连汉朝、晋朝都不如?”

大臣们回答:“臣等愿意陛下超越所有前代君王!”

“既然如此,那么应该移风易俗呢,还是因循守旧呢?”

大臣们听出点音来了,不知拓跋宏下一步又要干什么,只好惴惴不安地回答:“愿陛下圣政日新。”

“那么,是只图当前混得下去呢,还是要传给子孙万代呢?”

大臣们面面相觑,答道:“愿百世相传。”

“好,大家思想统一了。既然如此,必须加快改革,谁也不能违背!”

大臣们众口一词:“上令下从,谁敢违背?”

拓跋宏把锅盖揭开了:“孔子说,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我今天说一说'言’的问题。现在我决定禁止说鲜卑话,一律改说中原汉话。”拓跋宏看看大臣们惊愕的表情,慢慢说道:“当然喽,30岁以上的人,改起来也难,可以放宽要求。但是30岁以下的,必须马上学习说汉话,不得有误!如果故意违背我这个命令,就要降级或者撤职。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臣们已经被拓跋宏旋风式的改革弄晕了,多少也习惯了。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君主志远气高,说一不二,只能顺着来。于是都低声回答:“一定贯彻陛下的指示!”

拓跋宏又说:“我曾和李冲商量过改说汉话的事。你们猜猜李冲怎么说的?他说,四方之人,口音不同,没法说谁的好。干脆,皇帝说什么话,就作为正音好了。李冲说这话不动脑子,光拍马屁,一点不负责任!”拓跋宏把头转过来冲着李冲说:“应该叫御史把你拉出去!”

李冲吓得连忙摘下帽子:“臣罪该万死!”

拓跋宏说:“如果谁认为我说得不对,可以当面提出来讨论。我最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朝廷上遵旨,私下里抗旨!”

拓跋宏的改革,促进了鲜卑人对汉语的研究。在鲜卑人陆氏家族(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成的汉族姓氏)中,出现了一位颇有建树的汉语声韵学者陆法言。同时,鲜卑族的民歌也译成了汉语,收集在《乐府诗集》中的大部分北朝民歌,就是在拓跋宏下令改用汉语之后翻译的。

改用汉姓

改说汉话之后半年,急性子拓跋宏又发大宏愿,要鲜卑人改用汉姓了。

鲜卑人的姓氏多为复姓,如拓跋、独孤、贺楼、步六孤、丘穆陵等。

公元496年正月,拓跋宏颁布诏书说:“北方人把土称为拓,把君主叫做跋。我们北魏也是黄帝的后裔,以土为最尊贵,所以叫拓跋氏。土为万物之元,拓跋氏改姓元氏。诸位大臣的复姓都要改为单音汉姓。”

拓跋宏首先带头,将皇族的拓跋氏改为元氏,定为最高门第。

接着,把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把独孤氏改为刘氏,把步六孤氏改为陆氏,把贺赖氏改为贺氏,把贺楼氏改为楼氏,把勿忸氏改为于氏,把纥奚氏改为嵇氏,把尉迟氏改为尉氏。以上八姓是北魏功勋之家。

当时北方汉族有四大高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拓跋宏指定,鲜卑族的八姓与汉族四大门第地位相同。

拓跋宏将鲜卑族的100多个姓氏改为汉姓,改姓后的地位与汉族的不同门第互相对应。拓跋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他带头将汉官李冲的女儿立为皇后,还让自己的弟弟娶汉族世家女子为妃。

拓跋宏这些眼光远大的举措,有利于巩固北魏政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鲜卑族和汉族的双赢。就促进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而言,拓跋宏真可以说是千古奇人,居功至伟。拓跋宏的改革内容不止于此,限于篇幅,不能尽述。但上述几条改革措施,有一条能做到已属不易,拓跋宏却能在较短时间内一一实现,惊心动魄,势如破竹,若有神助,可谓奇迹。这是很难为后人复制的。

公元471年,拓跋宏5岁时就受父亲禅让,当上了皇帝。公元490年,担任监护职责的冯太后去世,24岁的拓跋宏开始独立执政,这以后,掣肘不多,拓跋宏大权独揽,天资聪颖,文武兼备,意志极为刚强,这些都是他推动改革的有利条件。

拓跋宏的改革范式是威权高压,破釜沉舟,你死我活,立竿见影。这也打上了北魏皇帝威权独大的印记。

公元499年,拓跋宏病重去世,年仅33岁,至为可惜。拓跋宏的继任者北魏宣武帝及孝明帝宠用奸佞,荒淫贪婪,国事日衰,这是后话了。

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之一普列汉诺夫曾说过,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民族,一定会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和民族产生吸引力,反之则不然。面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对象,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对策。拓跋宏是见贤思齐,奋力改革,结果使北朝文化日渐发达,黄河南北摆脱了西晋末年以来战乱频仍、停滞衰败的局面。就近代以来各国改革的情况来看,只有的日本明治维新能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气魄相比

下面我们从管理的3个维度:环境因素(天时)、问题需求(地利)、管理职责(人和)来分析一下“孝文汉化”。

环境因素(天时):鲜卑族拓跋氏兴起,逐步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五胡十六国”分裂扰攘的局面。这一时期北方胡汉文化大融合。胡人定居,渐渐汉化。汉族中的大族也参加胡人的政权。汉人同化胡人,胡人同化汉人。这个过程反复冲突,“孝文汉化”改革,正是在胡汉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拓跋宏的改革是顺大势而为。

问题需求(地利):孝文汉化所面临的三大核心痛点是:服装、语言和姓氏。这三个是文化融合的典型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文化融合就无从谈起,胡汉始终要分道扬镳,冲突不断。就像新疆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不同的服装、语言和姓氏,就意味着是异族。《左传》中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同的族类,一定意味着冲突大于融合。

管理职责(人和):拓跋宏解决上面所述的三大痛点,所采取的关键手段是迁都洛阳,避开平城的反对派。本来拓跋宏希望太子拓跋恂能够成为改革项目中的R(执行)角色,而自己则充当A(负责)的角色,这从拓跋宏派太子拓跋恂等人作为代表前往平成参加冯熙(拓跋宏舅舅)的丧礼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太子拓跋恂后来变成了改革项目的反对派,就算其忠心耿耿的手下高道悦也无济于事,拓跋恂铁了心要回平城,“手刃高道悦”。在无奈之下,拓跋宏只得废除太子拓跋恂,身兼项目的A(负责)和R(执行)两种角色

这种没有制衡的项目体制,就要求身兼两种角色的项目经理文武兼备,好在拓跋宏是这样的人物,他天资聪颖,文武兼备,意志极为刚强,这些都是他推动改革的有利条件。而拓跋宏的改革范式是威权高压,破釜沉舟,你死我活,立竿见影。这也打上了北魏皇帝威权独大的印记。一旦最高权威没有拓跋宏这样的文武兼备天资,组织就很容易出现系统级风险。就如同拓跋宏的继任者北魏宣武帝及孝明帝宠用奸佞,荒淫贪婪,国事日衰,就是一个例子。

日本明治维新与北魏拓跋宏的孝文汉化的发展趋势也非常像,明治维新强大了日本的国力,但日本这台战争机器在后来继任者的手中因为没有制衡,逐步被拖入战争的深渊,给本国人民和周边国家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中的名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像孝文汉化这样的改革宏举,非拓跋宏这样的雄才大略不能任。但没有制衡的A(负责)和R(执行)合二为一的项目体制,很容易在庸主昏君手中翻车,不能不引以为鉴。

我们下一期将分析第四期变法案例:王安石变法。下周四再见~

(0)

相关推荐

  • 北魏孝文帝为何迁都?迁都对北魏有何影响?

    接下来古朝网告诉大家的是北魏孝文帝为何迁都?迁都对北魏有何影响?希望以下内容能揭开大家的是疑惑!! 拓跋宏,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 ...

  •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

    大家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本中肯定会学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我们的教材中把孝文帝塑造成为伟大的改革家,并强调其改革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以上之说固然无误,但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北魏历经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于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471年,只有4岁的拓跋宏即北魏帝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成年后积极推行改革,使衰弱的北魏又逐渐 ...

  • 少年说‖珺珺(68):现在,历史,将来(十四)

    在中国的北方,胡人建立的众多王朝仍不停地打杀,有时,甚至连一个王朝的名字都还没弄清,就被另一个王朝消灭了.这种令人后怕的局面,一直到北魏帝国建立,才稍微有些歇止. 北魏是鲜卑族的王朝,当时的胡人和汉人 ...

  • 敏捷变革—史理合一系列之一(1)

    从中国历代变法透析变革的敏捷精髓 如果从"阶层利益"和"社会变革"两个维度来看,中国历史变迁就像是一个大的S曲线.而在这个曲线中,有7次社会变革是起到了加速或转 ...

  • 王莽改制—史理合一系列之一(3)

    王莽改制-敏捷变法分析之三 假如在2000年前,一个人上台,下令不准买卖奴隶,这是不是改革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个命令朝着人权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这个命令与美国总统林肯在1863年11月发表的著名的 ...

  • 中 华 孝 文 化

     中 华 孝 文 化 --记三峰殿口孝文化陈列馆      浙江大学哲学系朱法贞教授说,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孝作为众德之一,受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 ...

  • 元朝蒙古人为什么汉化很慢?| 荐文

    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被蒙古贵族拥戴为大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建立. 此后历经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代大汗,直到1260年忽必烈即位于汉地为止,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在蒙元史上被称为大蒙古国 ...

  • 史记--孝文本纪

    孝文本纪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

  • 资治通鉴第十四卷·汉纪六(太宗孝文皇帝中)

    起阏逢困敦,尽重光协洽,凡八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 ◎ 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 ...

  • 史记·孝文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 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书 ...

  • 草书:史记•孝文本纪19

    草书:史记•孝文本纪19

  • 马来西亚华文:本土化还是汉化?究竟如何使用,才不会引起争议?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假如想理性地对华文本土性进行探讨,很容易被抨击为亲中或反中.因此对华文规范的讨论容易沦为群体认同与形态的战场,难以就事论事. 不久前,关于华文规范的课题又在马来西亚引起广泛议论.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