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第二节 业余文艺团队
2001/12/28 15:29:14
一、歌咏
20世纪30年代,区境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即广泛开展。著名指挥家何士德领导的洪钟乐社在今四川北路第一小学内活动,此外还有兆丰路(今高阳路)女工夜校歌咏团和东长治路805弄的蝉鸣歌剧社等,他们演唱进步歌曲和苏联歌曲,曾在精武体育会礼堂和上海大戏院(今四川北路虬江支路口)举行“纪念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和“聂耳逝世两周年纪念会”的演唱活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司徒汉受学校中共地下组织委托,民国36年(1947年)在海宁路404弄10号秘密开办小型歌咏指挥班,培养学生指挥人才。上海市邮政局、横浜桥上海市电信局、上海市戏剧专科学校等单位也有进步歌咏组织。
解放初,基层歌队发展有近百支,其中活动多、影响较大的有益民食品一厂、复兴中学、粤东中学、戏剧专科学校、区税务局、市邮政局等10余支。1959年后出现地区妇女歌咏队,著名的有乍浦路街道河南北里委、横浜桥街道永川里委和长春街道老妈妈合唱队。
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全市举办的小学生的“布谷鸟歌咏节”、中学生的“班班有歌声”、企事业单位的“红五月歌赛”和“十月歌会”等比赛中,虹口区都分别组织基层歌咏队参加并获得好成绩。区内还主办了“虹口合唱节”。
80年代中期后,歌咏活动得到市音协合唱学会的关心,孟波、司徒汉、郑裕锋、李金声等音乐界人士经常来区指导。1988年第四届市十月歌会上,虹口区参加决赛的4支歌队都评上好名次。行知艺术师范少女合唱队获一等奖(后来还进京参加“1993年中国国际合唱节”专场演出)。搪瓷五厂、嘉兴街道、市邮政总局同获二等奖。1990年,东长治路街道和区房管局歌队获市第五届十月歌会的十佳歌队称号。
区的歌咏团队有过6支:50年代活动的区机关干部合唱团、区教师合唱团、区工人合唱团以及跨区的北区音乐工作团和扬子江合唱团,还有80年代初的文化馆青年合唱队(都已先后解散)。1992年后,老年歌队增加,能坚持定期活动的有区老干部局、机关事业退管处、退休教师协会、建设系统退休职工活动室、嘉兴路街道退休协会以及在虹口区活动的机电局和纺织局离休干部活动室歌队7支。从1992年起,鲁迅公园北隅湖边,有一个自发形成的以唱革命歌曲和传统歌曲为主的“大家唱”,参加活动的群众几十人至上百人。《解放日报》(彩色专版)、《人民日报》、上海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二、话剧
区文化馆、俱乐部和部分基层有话剧队组织和活动。106工厂、第二妇婴保健院等在市会演中得过一等奖。区文化馆话剧队1961年成立,排演过《党的儿子焦裕禄》、《王杰之歌》等,《出洋相》获市创作、演出双奖。区工人俱乐部王金富和蓝翔创作、王金富主演的《牛头刨床的秘密》曾在1963年的华东话剧汇演上向各专业剧团作推荐演出。1963年除夕夜,该剧在上海总工会召开的“五卅”老工人、市劳模座谈会上作汇报演出,周恩来、邓颖超出席观看。
1973年,文化馆话剧队创作排练的《新来的管理员》被选为市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还被上海京剧院、沪剧院移植改编。
改革开放后,文化馆创作演出《崇高的职责》、《角落里的火花》等被作为优秀业余作品写入1983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俱乐部创作演出了《生活的希望》、《来自东京》等。1992年6月22~25日,区文化局创作室组织话剧小品参加“华东地区小品大赛”,《张三其人》和《天下父母心》分获大奖和一等奖,前者同年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同年10月,区文化馆组织街道社区的3个节目《今夜加班》、《溃》、《娃娃雪糕》,均获市第四届十月业余剧展最佳创作表演奖。
三、粤剧、粤乐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有粤籍人士三四十万,大部分住在虹口地区。虹口业余粤剧、粤乐爱好者从那时起相继建立了精武体育会粤剧部、俭德储蓄会粤剧部、粤华音乐会、中华音乐会、晨星演剧团和维志剧社等。其中以精武体育会粤剧部实力最强,后又得中华音乐会并入,先后创作《步步高》、《雨打芭蕉》等多部优秀粤曲,还改革了主奏乐器“高胡”和扬琴,研制出新式鼓架。广东等地竞相仿效。
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先后迁入和成立了联谊粤剧团(从黄浦区迁四川北路南仁智里)、工余粤剧团(安庆路景星里)、百花粤剧团(海宁路同昌里)和天南音乐联谊会(天潼路联安里)4个粤剧(乐)团。还有永乐坊和桃源坊两个粤乐组也经常活动。
1960年后,区文化部门辟出文化馆剧场(乍浦路388号)作为业余剧团的演出场地,每月上演1~2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均停止演出。
1979年以后恢复区文化馆粤剧团,以群众性自娱自乐为主,偶有演出。1986年1~2月,粤剧爱好者参加区业余演唱大奖赛的仍有61人。之后,演出逐渐停顿。1993年,尚有长春文化站、乍浦文化站和精武体育总会所属的3支粤乐队在活动。
四、越剧
区境业余越剧爱好者较多。解放前只有分散性自娱自乐活动,没有社团组织。解放初期,有3支队伍活动,主要一支是文文金笔厂,以男职工居多。1953年排演独幕剧《把第一个五年计划放心上》,男女合演。
北虹工人俱乐部成立后,组织文工团越剧队,1955年上演《海岛上的小姑娘》获优秀演出奖。1957年10月,排了《踏伞》等3个短剧在各区工人俱乐部演出。以后排演了15个剧目,其中《风雪摆渡》在1959年市会演中获一等奖并在电台播放。俱乐部和文化馆合署办公以后,越剧队在1960年创作演出《海上明珠》,宣传上海航标灯厂劳动模范金财发事迹。此后,该队因后继乏人而解散。1959年起,许多街道文化站有越剧队,其中以乍浦、吴淞、海门、东长治、广中和嘉兴等队活动较经常。
“文化大革命”中,业余越剧活动销声匿迹。1977年后,俱乐部越剧队恢复活动,演出《啼笑因缘》等12部大型戏,其中现代剧《寸草心》在上海市职工“戏剧之春”中获一等奖,古装戏《玉蜻蜓》连演80场。1991年后解散。
虹口文化馆在1983年成立虹口区小百花业余越剧团,作无偿或有偿演出,经费自给自足,全市唯此一家。至1989年演出数百场。
1986年,在区文化馆组织的金盾奖业余戏曲演唱大奖赛中,越剧爱好者有163人参加。1992年后,区俱乐部仍保持“越剧大家唱”活动。五、淮 剧
区境虹镇、新港、欧阳3个街道聚居苏北籍人较多,3个街道文化站和第一工人俱乐部的淮剧活动十分活跃。1949年上海刚解放,庙后路、宝元坊和爱国新村3个居委会就相继成立淮剧队,编写《血海深仇》和《枪毙白文龙》等剧目上街演出,后来又编演《夫妻报喜双竞赛》《自套绞索自灭亡》等现代剧以及《岳母刺字》等传统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淮剧队全部解散。有些业余淮剧演员仍经常聚于家庭、里弄,清唱传统淮剧自娱,却被诬以“复旧”和“破坏革命样板戏”,被“造反派”关押审查3个月,株连100多人。“文化大革命”后方得以平反。
80年代初,虹镇淮剧队与新组建的第一工人俱乐部淮剧队合作,先后在区内外演出大型剧和折子戏20多个。
虹镇淮剧队聘请人民淮剧团筱文艳等作顾问和指导,参加了市文化部门举办的“专业、业余淮剧交流演出”和“业余淮剧之春”演出。队长邓正明(工厂职工)被评为十佳演员之一。他还着眼培养下一代,组织100名小学生学唱淮剧选段。
六、曲艺
1959年,文化馆和俱乐部合办了一期曲艺训练班。1961年成立虹口区业余曲艺队。1962年根据在光华印绸厂火灾事故中牺牲的消防班长许泽林的事迹编演了《烈火金刚》,又配合“大办农业”编演《姑娘的亲事》演出200多场,剧本在《小舞台》上发表。
“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7年区文化馆重组曲艺队,先后演出《朱团长请客》等10多个节目。1978年春季与滑稽界名演员范哈哈、张樵农、绿杨、嫩娘等多人联演《满意勿满意》18场,都爆满。又排演《轧朋友》和《侬看哪能办》两台大戏,各演出一百多场,后者还被邀请去无锡演出。7年中演了10部大戏共485场,观众38.4万人次。1985年一度解散。1986年又由俱乐部重新组建。演出《啥格面子》、《老山战歌》等10多个节目。主要演员汤伟华在1990~1991年两次被评为市职工十佳曲艺演员。
曲艺队先后为专业滑稽剧团输送了许国士、王汝刚等8名人才。
七、故事
区文化馆于70年代成立故事队,队员共十余人,安排专职干部陈永绩负责。陈1990年被评为“故事家”(全市共6人),曾应邀去北京、青岛、合肥宣讲故事。故事队创作演出的主要节目有《曲啸》、《张海迪》、《华山抢险》、《安根娣》、《杨市长赴宴》等,还深入市区的师范学校、少年宫、中小学等单位举办故事训练班(第一师范学校还列入课程),培养出小故事员数百名。区文化馆在1989年举办面向全市的“青年故事员故事比赛”,有180余人参加。
陈永绩的《杨市长赴宴》获全国首届新故事比赛二等奖,队员熊洁曾获全国职工故事比赛第二名。《安根娣》、《一曲震山城》获市表演一等奖,《蛇姑》获江浙沪故事大奖赛创作一等奖。
1986~1988年,在民间文学普查中发现区境有16人被群众称为“故事大王”或“讲故事能手”,能讲90只以上故事的有4人:65岁的王裕安(520只)、33岁的颜绍元(263个)、71岁的浦月亭(234个)、邓正明(90只),讲50只以上的也有11人。比较有名的故事是《尹奉吉》、《光辉的生命——李白烈士的故事》、《“下海庙”三个字的由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