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得名由来

对南汇人来说,南汇这个地名,是耳熟和亲切的。我们孟家先人,500年前从山东枣庄迁来后,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于斯,学于斯,长成于斯,歌哭于斯,最后老于斯、葬于斯。我写的《南汇汽车站的前世今生》一文,因为带着“南汇”两字,曾牵动了不少人的乡愁,帮转发的人也最多。南汇,是个有故事的地名。

曾记否,小时候,每每听到“两亲家公碰头——南汇”这条地名“谜谜子”,只感觉有点好笑。随着年岁渐长,轮到自己要做“亲家公”了,才发觉能筛过时光流传下来的“谜谜子”,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的精华。形象生动不说,还富含哲理和人情味。

南汇为何称南汇?不称东汇、西汇、北汇、中汇、双汇?与徐汇、鲁汇、金汇等,又有何不同?

“南汇”之源南汇嘴

南汇地方史志记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明朝廷设立“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属金山卫管辖;所城筑于南汇嘴,信国公汤和主持修筑。

“南汇嘴”是个地名,钦琏主纂《分建南汇县志》记载:“南汇地势如犁状,突出洋中,三面皆海,故谓之南汇嘴。”“南汇嘴,又名老鹳嘴,东南为翁家港,南汇与青村会哨处,极险要。”

查字典等可知,“嘴”指的是“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等。带“嘴”的地名不少,比较知名的有陆家嘴、周家嘴、尖沙咀等,多为水中突出的陆地。

南汇嘴筑城事,有方志记载的碑记佐证,比较可信。南汇城,是一座周长“五里一百四十九步”的方城,气势可谓巍峨壮观,建筑年代要早于上海、川沙、宝山等县城。古城毁于60年前——1958年搞“大跃进”,因大炼钢铁建造小高炉,及卫星河开河用地等需要拆除。古城是“糯米饭砌墙”,特殊材料特殊工艺做的,异常坚固,一开始负责的工程队拆不掉,后来换“海里人”狠角色才完成任务;城墙下打有很多木桩,在地下埋了570多年的木头寒气逼人,当时不少乡民觅了制作“饭桶”——放饭不馊。
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明廷设立“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之前关于“南汇嘴”“南汇”地名的记载;但笔者认为,“南汇嘴”这个地名在当地早已存在,由明廷官员取名“南汇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南汇”的美好寓意

何为“南汇”?南汇旧县志有相关的记载。吴省钦在《南汇县新志序》阐释为:“汇之名,始自《禹贡》。《禹贡》言水,以小注大曰入,水力大小相配曰会。惟彭蠡受豫章九水,越大江之南,地势北高南下,故其入江处,反为江水所遏,而不得遂,遂却而自潴者。曰'东,汇泽为彭蠡’,言汉水,入江以东,迴为大泽也。曰'东迤北,会为汇’,言江水,与汉所汇之彭蠡会也。汇者,迴也。大海抱县东南,地势旋折。南派受浙水,北派受大江水,波澜回复,潮汐激宕。海底铁板沙,寇舶至即败,城踞要害,贻乐利于无穷。……”
吴省钦,字冲之,号白华,南汇鹤沙人,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型官员。《光绪南汇县志》记载他曾“七典乡闱,四督学政,为同考官者三,为副总裁者一,荣遇罕比。古文峭卓,以唐孙樵、刘蜕,宋柳开、穆修为宗。诗初学渔洋、竹垞,后自辟蹊径,坚凝清峻。”
吴省钦引用《禹贡》阐释南汇得名这段话,比《禹贡》还难以理解。但“大海抱县东南,地势旋折。南派受浙水,北派受大江水”这句话,大家都能懂。所以现在凡是讲到南汇得名的史志书籍中,多引用这句话作为依据。有的则更形象一些,写作“大海环其东南,扬子江水出海后受海潮顶托,折旋向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
要读懂这段话,需要好好研读《禹贡》这本名著中的相关原文:“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读《禹贡》这段短文,确实长知识,原来:“东,汇泽为彭蠡”之“彭蠡”在长江北,不是今天的鄱阳湖;“汇”与“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汇”字也含义不同,前一个为动词,后一个为名词……
“汇”,另外还有“迴”的意思——“汇者,迴也。南派受浙水,北派受大江水,波澜回复,潮汐激宕”。吴省钦将“汇”字的几层含义都点到了,也说明“汇”字充满张力,蕴藉丰富!如此看来,将长江南会钱塘江形成“南汇”,比作“两亲家公碰头”,确实很妙!当然,没当“亲家公”之前,或许,是不易体会到其中隐含的某些况味的。

南汇嘴有东江东水道通达

原南汇区(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最东端,有海岸线60公里。

南汇“因海而生”,长江水流挟带大量泥沙沿海岸线南下,在南汇嘴(老鹳嘴)地区遇阻力后沉积下来,形成陆地。明初时,南汇嘴处于临海控江的险要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故明廷在此设立军事机构“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并筑南汇所城。“南汇”因此而出名。清代雍正期间设南汇县(县治设南汇城),县名是南汇嘴地名一脉相承。

南汇之“汇”,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也可理解成“迴”;也可综合起来理解。

南汇嘴,较大的可能,有东江东水道(后称闸港)通达。理由如下:东江在新场镇西三里分水墩、分水港(又名石笋滩)分水后,分成数支,其中一支东流至南汇嘴入海,一支南流至青村入杭州湾,一支向北入海。南汇所城、青村所城等的选址、设计、建筑由信国公汤和总负责;建城所需大量城砖、木桩、石材、糯米、石灰等,全由明朝廷统一调拨,通过水运完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