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秋/彼岸有清欢(散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彼岸有清欢
江左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十分钟就到了。原来这是坐落在海边的一家三层小酒楼。门前一排高大的棕榄,一条宽阔的马路外便是一排浓荫蔽日的小叶榕,小叶榕外便是临海健身跑道和栏杆了。
置身三楼雅间,鸟瞰海上风景,晚霞的余晖透过两岸高楼大厦的缝隙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因而一块红来一块绿,真可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远处则舟楫纵横,海鸥巡弋。一弯新月悬于楼宇之间,珠江水不缓不急地静静流淌着。海边跑步健身的、悠闲散步的以及下班骑着单车匆匆赶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从窗外榕树下从容掠过。远处的高铁在海面高架桥上悄无声息地一闪即逝,恍若一颗流星,快如一道闪电,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显得都是这样的自然,都是这样的所以然,若即若离恍若隔世。仿佛与我们毫无关系,又与我们息息相关。
大家突然静默了,仿佛要说的话堵在了喉咙口说不出来。窗外的棕榄在海风的吹拂下刷刷作响,似乎告诉人们,在这块土地上,我才是自然的主宰。是的,个人的恩怨情仇又与自然有什么关系呢?不管个人受到了多大的冤情和委屈,也不管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多大的阻力和困难,海鸥照样翱翔,高铁照样驰骋,月亮照样阴晴圆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是的,一点挫折与坎坷如同漫漫人生中的一个小小驿站,谁知道到站时是滂沱大雨还是丽日晴天呢?丽日晴天自然令人心情舒畅,滂沱大雨未必不可以当成洗去累累风尘的一场沐浴?!
很快服务生端来了菜点。果然这里的菜很清爽,令人流连,既没有大排档那样丰盛杂乱,也不如酒店那样精致小巧不堪施著,倒是青菜有青菜的雅致,点心有点心的玲珑,鸡肉炖得烂而不散,一丝一丝的颇有嚼头和回味。
没有了杂音的干扰,加之菜蔬较清淡,大家都吃得很专注,不久便觉得有点饱了。这时服务生送来了一壶柠檬茶,大家慢慢品味着柠檬茶那酸涩的苦味,与往常不同,这柠檬茶是有触角的,清楚地感觉到它沿着我们的喉管慢慢往下游去,那种似痒非痛的触碰顺着食道一直刮到了胃底,我知道它是在清理我们集聚和沉淀了许久的食垢。仿佛把我们积聚了许久的怨言也刮得一点不剩了。这种身心的欢愉在我们之间慢慢传染。
置身如斯,品味如斯,我们收获了不少的超脱。
毕竟这里远离闹市,凭海临风,视野非常开阔。听不到大马路堵车的喧嚣和嘈杂。也闻不到工厂与汽车尾气搅合的难闻废气。自我的渺小在这里一下子凸显出来,那常常不能满足的小宇宙也渐渐消失殆尽。虽然目光所及就是高楼大厦,远处的一环上车流如织,可一种远离尘嚣的清静和惬意却常常悄然爬上额头,友人的轻声絮语和问候,轻嚼慢饮,谦恭慎言。似乎一个个沾染了道家风范,与世无争。难道你不羡慕和留念这种出世的境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个世世代代的农业大国,祖祖辈辈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惯了的人们,其骨子里植入的自然与闲适基因是靠短短几十年的工业侵蚀和磨砺毁灭不了的。因此过惯了田间乡野悠闲自在生活的人,若居闹市日久,下意识里定会萌生一股恋乡情结,绕在骨子里剪不断理还乱地折磨人,那种感受是与没有享受过自由之乐自然之美的人有天壤之别的。这种情愫日久更甚。
然而近年来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回不去的乡村这种呼声。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青壮年的流失加上自然的破坏。农村滥用农药、塑料,使得沟渠水源遭到破坏。农作物减产及贬值,加上房子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乡村除了留守老人再也找不到三十年前丰收卖粮的鼎盛局面。随着岁月的磨砺,我们赖以存世的这身皮囊也在城市这个大温室里早已失去了原始的抵抗力,面对日益脆弱的自然,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也逐步下降。倘若回到乡村,我们这身貌似细皮嫩肉的外表不知还能承受多少风雨和霜露?
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会逃离生活。他会调整心情,放下身心的包袱,以逸待劳。
自由的国度是没有的,人间的天堂也不存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态度也就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幸福度。人间有味是清欢。如果你还没有理想的去处,或者是冥冥中一直幻想着有那么一个令你陶醉而乐不思蜀的地方,我想读了此文,你也许会心向往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ZUOZHE JIANJIE
作/者/简/介
江左秋,职业教师,佛山市作协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有小说获广东省第五届“珠江情”大赛优秀奖,有散文获北京市全国“第六届冰心文学大赛”金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多万字。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旗下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季刊。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冯新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