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儿大须避母”,母子相处的这些雷区一定要避开!

文 | 许小六 ·  图 | 网络 · 编辑 | 译史

张阿婆的孙子今年12岁了,可依旧需要妈妈喂饭、穿衣,性格上也是唯唯诺诺的,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找妈妈帮忙。

全家人都在替孩子发愁,担心他以后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见到有小孩的家庭都喜欢打听打听对方的育儿之道。

但其实,对于这件事老祖宗早已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儿大须避母,女大不避父”。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女大不避父

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是在说:女儿长大以后,不用太避讳自己的父亲。

深以为然,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父亲作为异性,确实能提供一些母亲想不到的帮助,而且父亲一些适当的建议,还能增加女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例如在择偶标准上,女儿就能在父亲的身上得到启发,获得参考。

所以,与女儿相处,作为父亲也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而不是事事都要避讳。

儿大须避母

曾有研究表明,男孩走向成熟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逐渐断开和母亲依依不舍的感情联系。

而“儿大须避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诫我们:儿子长大以后,母亲要学会放手,懂得避讳。

张阿婆的孙子之所以到12岁还依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是因为母亲的过分照顾和溺爱。

而这样没有界限的照顾和溺爱,也终将毁了孩子的一生。

因为:

1、母亲的性格会影响儿子个性。

作为女性,很多母亲的性格是比较柔弱的,如果男孩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一定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变得柔弱而没有担当。

而且,母亲在照顾孩子时总喜欢“大包大揽”,这样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一种危害,长大以后难免会成为“妈宝男”,没有自己的思想。

2、过分腻歪,会让儿子失了界线。

现在很多的孩子身上都缺乏着一种阳刚之气,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母亲的过分腻歪有着关系。

有很多母亲,孩子都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了,还要和孩子睡在一起,这难免会混淆孩子的认知,让他的性别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又怎么能有阳刚之气呢!

那么,作为母亲,又应该怎么避开这些雷区呢?

1、不过分的溺爱孩子。

为了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作为母亲需要细心的呵护和照顾孩子,但要注意的是,呵护和照顾不等同于溺爱。

把握好尺度,不轻易满足,不包办代替,有原则的爱他,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2、给孩子留足够的空间。

距离产生美,当母亲的应该适度退出男孩的生活,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去承担责任,这样才能让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而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3、在儿子面前保持适当的得体。

作为母亲,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洗澡、上厕所都应适时的避讳一下,这样孩子才有自尊感和界限感,而不是总是习惯在异性面前不知避讳,让人反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榜样,这样孩子才能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不至于迷失人生的方向。

“儿大须避母,女大不避父”这句话,希望大家能永远牢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