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轩学说 | 刘伯谷:槐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三
刘伯谷先生讲《大学》
——槐轩学说的基本观点
(根据刘伯谷先生在双流讲《大学》视频资料节选整理,标题为整理者加)
《大学》是为仁复礼的条理化
确实《大学》不好讲,它谈的是为人之道。《大学》与《论语》、《孟子》两个,有很大的区别。尽管都是在谈天人,都是在谈复性,都是在谈仁心,谈仁义,但是,《论语》也好、《孟子》也好,都是具体一条一条的。子曰:学而时习之,然后接着有子曰:君子务本,然后又是子曰,子曰……。《孟子》就是通过了接触当时的国君,游说诸侯的时候,通过一些具体事情,他谈的。而《大学》这一篇啊,它是谈整个成人的功夫次第,咋个样子成人,先怎么样,后怎么样,它是系统的,非常清楚。《论语》、《孟子》来比的话,说句老实话,它当然还是有重点,但是它的系统不是很明白。
我们可以这样说,《论语》、《孟子》是教你怎么样做的。你作为做人来说,也谈成己成人,是不是啊?跟你说你应该咋个做、应该咋个做。做人要时习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你就要以孝悌为本,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一条一条地教你。
但是《大学》就不同了,《大学》可以这样讲,是教你做到那些,它有一个明显的次第。所谓明显的次第是啥子?先怎么样,后怎么样,最后怎么样。宋朝的程子,这句话说得对,他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是入德之门。《大学》这一篇,教你咋个样子?所谓德,简单点就是说复性,就是返还先天,成为一个大大的好人,是入德之门,给你指的路,给你开的第一道门,初学入德之门。
程子讲,“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他说,我从现在来看,古人谈为学的次第,就是先做啥、后做啥嘛。所谓次第就是先做啥,后做啥。次第。他说,“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就是这个,确实这个话说得对。
《论语》、《孟子》点点滴滴,不是很系统。《大学》就说你应该是先做啥,后做啥,目的是啥子,结果是啥子,说的呢非常明确。所以《大学》确实不好谈,要把它谈清楚,确实是比较困难。我整整准备了一周时间,我水平有限。
所以,我们学《大学》呢,可以这样说,就是学咋个样子一步一步的按照《大学》所给我们讲的这个次第,这梯子,一梯一梯的爬,最后爬到楼顶上去,达到复性,把路给我们指清楚了。《大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所看的《大学》,又跟那个街上一般卖的朱子的《四书注解》不一样。我们今天讲的不是朱子的,我今天都说了,槐轩的观点跟朱子的有很多是不一样。特别是在今天看的这一篇《大学》的功夫次第,槐轩可以说基本上和朱熹的观点不一样。因而,他所选拿来作为根据写《恒解》,他不是选的朱子的那个《大学》,他认为朱子注的《大学》是篡改了圣人的原意。那么他这个《大学》是从哪来的呢?《序》也说,《凡例》也说,我就不重复说了,他是从《礼记》的四十二篇当中选的。我们现在一般看到《大学》的时候,跟这个有所不一样,大家有比较。槐轩认为他把功夫次第没有说清楚,甚至有时候是说错了。因此,槐轩《恒解》选的这个根据呢就是《礼记》稿上的第四十二篇这个《大学》,以这个为蓝本,以这个为基础来写的《恒解》。所以因此今天我谈的,都是槐轩根据《礼记》稿上的这个《大学》, 给它取个名字叫做《古本大学》,根据这个来的,而且谈的都是槐轩的观点。
我的父亲曾经有一句名言,在《推十书》稿上。他说,《论语》和《孟子》都是讲的为仁复礼之功。我的父亲刘咸炘写《推十书》,都是讲的为仁复礼之功。《四书》都是讲这个,他说《论语》讲的都是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是“仁”,什么是“礼”。什么合于“仁”,什么合于“礼”,都一条二款的。
他说,《大学》这点是最清楚的,《大学》是解决的啥子?解决咋个样子来“复礼”,咋个样子来“为仁”,一步一步的该咋个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的原话是,《大学》就是把《论语》所讲的“仁”与“礼”如何实施的时候条理化了。
我们把它翻译一下会不会这样说?《论语》、《孟子》说什么是好,《大学》就讲的时候咋个样做到好。它把这个功夫次第,咋个来实现这个“仁”与“礼”,它把它具体化了。把功夫次第,咋个样一步一步的走,就能够实现“仁”与“礼”,把功夫次第条理化了。所以我们在谈《大学》的时候,先要把这个点弄清楚。《大学》之所以难讲,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因为里头有很多功夫次第在里头,所以难讲就在这,就很具体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