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成为遗址后,古蜀国人来到金沙,他们竟留下一件莫名的玉器
三星堆文明被荒废之后,古蜀人来到金沙地区,并在此地留下了一件特殊的器物。可有趣的是,考古专家们至今无法确定该器物的用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畔附近,是我国四川地区古人类文明遗址。从1929年发掘至今,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层出不穷,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古蜀人的智慧,更昭示了人类文明的昌盛。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距离三星堆遗址数百公里外的金沙地区,也出土了一处著名遗址。
该遗址出土的文物风格十分特殊,但都与三星堆文物十分契合,由此考古专家们也判断,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应该同属古蜀人的文明,只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巨大变故,导致古蜀人不得不搬迁出三星堆,转而来到金沙继续生活。
据考古专家称,金沙遗址文化遗存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其重要的遗迹包括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从目前来看,该遗址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较多,数量约有5000余件,除此之外,该遗址还发现数以万计的陶片、骨器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件特殊的器物,它被命名为“商周玉梯形刻槽形器”。该玉梯形刻槽形器全身的玉质呈现灰白色,器物外表上存在大量黄褐色沁斑。整体器型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其正面刻画出五道上宽下窄的凹槽,槽间有脊,背面平整,以阴线刻画出边栏,两侧刻画装饰性短线。
在器物两侧边向内卷曲形成卡槽,卡槽上还有8个小孔,器身上有6个大孔。从器物表面光泽度来看,该器物形制十分独特,通体存在打磨抛光的痕迹,由此可以发现,当时古蜀人对玉器的制作工艺极其精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商周玉梯形刻槽形器”既然是一件玉器,那么它本身肯定存在极大的实用价值,它究竟是一件什么玉器?为此,考古专家对其展开了颇为详细的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该玉器可能是一件用于祭祀神明的礼器。原因很简单,因为考古专家们通过测试发现,“商周玉梯形刻槽形器”上每一刻槽的宽度与形态正好与一件出土玉剑的宽度相吻合,也就代表着该器物很可能是用于插剑的剑鞘。与此同时,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剑身进行固定,“商周玉梯形刻槽形器”很可能还在外围被封上一层皮囊。但剑作为一种特殊的玉器,多数都会采用以青铜或者白铁铸造,以玉制剑的意图明显不是为了实用,所以才会推断其可能是一种高贵的礼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也能很容易地发现,无论是从“商周玉梯形刻槽形器”的材质还是用途来看,它一直都是一件由贵族人士拥有的器物,而不是属于平民百姓。谈到这里,我们不禁疑惑,难道古蜀人果真会以玉剑供奉神灵?以五把剑祭祀神灵的方式究竟代表着什么?又会凸显怎样的意义?其中的原因我们现在仍然难以知晓。况且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发掘仍进展缓慢,现今考古发掘结果只能基于文物发掘的种类进行推断,并不存在确实的证据加以证明,故此而言,“商周玉梯形刻槽形器”是一件玉剑鞘的论断仍有被推翻的可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古蜀国人的确善于留下悬念,同时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在猜谜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华夏文明的深邃,所以我们也坚定地相信,祖先的脚步不会距离我们太远,随着越来越多文物的出土,解密的时刻总会有一天到来。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