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万发金:《杨玉梅,都市生活的美容师》

原创作者:万发金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杨玉梅,都市生活的美容师》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高尔基在新浩特长城B区沿街东侧的商铺一条街,有一个经营花木的二层小楼。楼门正上方挂着一块醒目的浅绿色牌匾,书写着“都市花木中心”六个大字,显得舒朗大气。

在这个萧瑟的冬季,尽管室外还是寒意浓浓,但当走进这座“花木中心”,你就会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鲜花灿烂的世界。一阵阵浓郁的花香弥散在整个店里,沁人心脾,给人一种舒心别样的感受。放眼看去,高低错落的花木架板上,摆放着各种花卉。观花类的花卉有灼灼开放的红掌、五福临门的红运当头;观叶类的花卉有平安树、摇钱树、发财树、绿宝石、变叶木——都是非常动听的名字;仙人掌类的有迷彩的金虎、怒放的巴西龙骨。花木中间是容人走动的一条花径小道;紧挨着花径左手边的是倚着墙面的货架,上面摆放着精致可人的各种造型的小花盆,一个个小巧玲珑,像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店面宽敞,热热闹闹——购花的顾客纷至沓来、争相选购。店老板杨玉梅正在殷勤地招揽着顾客。走进这个小店,就好似走进了花卉的精品世界。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探寻的意愿,与店主人杨玉梅攀谈起来。杨玉梅微笑的脸庞上透出一股子坚毅,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她由起步到发展再至壮大的奋斗路程。

在艰难中顽强起步提起她起家的经历,杨玉梅如数家珍地向我娓娓道来。她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兄弟姊妹多,高中毕业后就来到巴彦浩特以打工谋生,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当过农村兵的岳振清。他俩的相识,遭到了家人的激烈反对,说岳振清是“房没一间,地没一亩,羊没一只”,他们如何生活啊!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小岳出生在农村,三岁上没了父亲,十七岁当兵,复员后没有回老家,进了当时的水暖设备厂上班,月工资仅有百余元。但杨玉梅有自己的想法,她专门“考察”过小岳,由于在兵营的训练,他的床单洗得干干净净,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小伙子的干净利落让她不顾家里的反对,再加上水暖厂的领导极力撮合,并为他们解决了临时住房,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安置了当时最为简单的家。那时是1990年的冬天。尽管他们有了临时住房,有了岳振清每月百余元的稳定收入,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对于他们很清贫的结合,用杨玉梅的话说他们并不后悔,但是生活的拮据还是要把他们逼上梁山。婚后的日子既甜蜜又艰辛,他们四处找活干,只要能够多挣一些,苦活累活抢着干;有机会包到了活,也舍不得雇人,大多都是自己亲自干。机遇似乎也垂青他们,一次偶然的抓奖活动,他们仅仅靠着一张“大团结”竟然抓到了“天津大发”的特等奖,与其他五人平分得到了一万元。当时就靠着这万元的“巨款”,他们搬砖加瓦盖起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小两口的脸上。

勇于走进园林绿化走进绿色园林这一行业,是源于首先自己参与打工的经历和见闻。由于杨玉梅的勤快和敬业,老板委托她一个相对舒服的工作——在温棚里照料花木,但她总想着到育苗地里亲自实践。她多次恳求,获得了老板的同意。从此,她和其他工友们一同出工、一同收工,苦战在劳动的第一线。工友们不理解这个有些倔强的小媳妇,纷纷说“你真傻!我们想待在温棚里不受太阳的毒晒,又没有风吹雨淋都没有机会;你倒好,还一个劲申请往外跑。”他们哪里知道杨玉梅心中的想法,她是不甘心一辈子只做普通工,她要出来看一看,怎样育苗,怎样栽树,等等。促动她甘愿做一名育苗人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杨玉梅的亲戚在北京是从事园林绿化的,告诉她说这这一行业将来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的。亲戚的开导,再加上打工期间的耳濡目染,她终于醒悟了,从此,她的心中开始装载起一个信念,自己也要走一条专业的园林绿化之路。她把打工当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草皮怎样培植,花卉怎样栽种,园林种植的各种技术她虚心请教师傅。

俗话说,学艺不如偷艺。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风雨无阻的日子里,杨玉梅在细心观察中,一步步学会了育苗、养花、栽树、施肥、通风等等基本的操作要领。经她亲手培育的串串红摆满了一屋子,自己看着都是特别的开心。今天回想起来,杨玉梅还无限感慨地说:那个时候,真的不知道浑身的劲头是从哪里来的,我能和男工友们一起,把云杉从营盘山底下一步一个台阶地抗到山顶上。正是有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信心和毅力,杨玉梅从一个花卉养育的门外汉成长为样样精通的园艺师。从此以后,他们的视野就开始捕捉正在阿盟起步的绿化工程。1998年,靠岳振清战友的帮助,他们获得了承包阿盟军分区在通古淖尔营造八千亩梭梭林的植树任务。依靠部队解决了吃、住、行一系列实际困难,小两口第一次以小老板的身份雇用了二百号民工按期完成了这八千亩梭梭林的植树任务,收获了他们艰难起步的第一桶金。这次植树造林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绿色”“园林”这些个词语不但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并将成为他们终身从事的一项宏大的事业。从此,艰难起步的小两口走上了专业绿化发展的快车道。杨玉梅明白,如果仅仅依赖一些经验是很难在紧张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必须要有前瞻的眼光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此,她果敢地花费一万余元函授学习高等院校的园林花卉专业。白天,她忙于联系业务,奔忙在各种工地上;到了晚上,她遨游在充满智趣的园林知识的海洋里。历时三年坚持业余学习,她终于拿到了北京农学院的函授大专结业证书。这为他们不断奋进的绿化事业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在开拓中发展事业面对着今天经过了艰难困苦所打拼的事业,杨玉梅在自豪的神情中坦露出一股坚定的信念,这成为她的园林绿化事业逐步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进入新世纪以来,杨玉梅两口子的园林绿化事业开始了真正的起飞。2005年,他们租赁了玫瑰花苑对面的一间门面房,正式挂牌经营花卉业务。诚信做事和周到的技术服务使他们拥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他们已经有能力承包大型的园林绿化工程了。尤其让他们引以自豪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大庆那一年。那一年,花卉需求量极大的市场让他们的花卉培育事业大大的火了一把,他们不仅把自己培育的花卉早已经销售一空,不得已还从遥远的山东催发来一车车鲜花上市,这才满足了二十多家单位的提货需求;不仅如此,他们用绢花为阿左旗国税局精心扎制的“为内蒙古喝彩”大型宣传牌匾吸引了时任阿盟盟委书记的布小林的目光。布书记对他们的绢花作品大加赞赏,指定为绢花作品的范例;也是这个时候,他们应阿盟宾馆之所急,连夜加班加点在宾馆大门上方赶制出假草坪护墙花卉,为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一行莅临阿盟增添了一份很有份量的精彩之笔。

2015年,杨玉梅出资买下了长城B区的一个占地134平米的二层楼门面店,她的花艺事业又有了新的起飞。现如今,他们已经形成了集园林花卉设计、承包、养护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把他们的花卉事业做得越来越大。前后十多年来,承担了无数个住宅小区的绿化任务,和二十多个单位有长期养护服务协议。先后拥有三处大型花卉育苗基地,即占地两亩的巴镇林场大棚基地,柳树沟大棚基地,占地六亩的银川望远“高科技”大棚基地。在现今的望远花卉基地,杨玉梅承包了8座温棚,每个温棚长65米,跨度达20米,每年一个温棚育苗达10万株,这些大棚成了源源不断供货的主要渠道。他们雇佣十多名园艺工人用于养护花卉,到了忙碌时节临时雇用到几十号人。

杨玉梅从档案柜中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大概有七、八十份吧!都是多年来和各个部门和单位签订的养护协议。这还不是他们业务的全部。她为我描述了他们的花卉培育基地的盛况:每年10月份至11月份,他们就为来年打基础,培育蓄根花卉,月季、牡丹、芍药、德国景天等等成了培育的首选花卉,待来年2月至5月上市;12月至元月,开始播种草木花卉,矮牵牛、鸡冠花、串串红、万寿菊等等花卉被精心的培育起来,来年5月上市;从来年2月份开始,大规模培育各种草木花卉,6至7月份开始全面上市。这样,几乎一年四季,他们运用分散技术,却让各种花卉连续不断的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杨玉梅自豪地说,是养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辛苦,但是,通过这样平台,她不仅把美留给了人间,收获了劳动的快乐,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在精神世界层面养性养花能让人心静,让人更加地热爱生活。她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富有。古往今来,人们讲究书画同源。在杨玉梅理解看来,养花和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所以,养花十多年里,她几乎与电视绝缘,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中精力,全用来写书法,做绘画。她拜名家为师,先是跟着李心义老师学习,后又拜师于王大梧老师。几年下来,功夫见长,获奖频频。在花木中心室内北墙上,悬挂有我盟著名书法家作品,其中,有一幅竖行条幅写着四个大字“春华秋实”,落款正是花店的主人杨玉梅。这四个大字,精神饱满,气强力足,让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也是养花人杨玉梅对自己养花经历的一种写照。杨玉梅在写书法的同时,还作画,一幅幅大公鸡的水墨画,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富有精气神。离开的时候,她特意赠送我几幅大写的“福”字。

杨玉梅告诉我说,经历是一笔财富。这句话很有哲理性,也是她不平凡艰苦创业历程的一种总结。试想,由最初在平房小作坊式的起步,到2005年临街创办“都市园林花木绿化中心”,最后发展到了今天的“都市花木中心”,十五年的奋斗,实现了人生的三步跳,一路走来,满是创业的艰辛,又满是收获的殷实。耳闻目睹杨玉梅一家的创业之路,我似乎看到了来年那姹紫嫣红的红运当头、碧绿青翠的绿萝柱、滴翠鲜绿的绿宝石走进了千家万户,那摇曳开放的月季、牡丹、红梅装扮了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天地,那时新艳丽的串串红红遍了我们这个小镇的大街小巷。无疑,杨玉梅和她的丈夫岳振清是我们这个都市生活的美容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睿智的劳动装扮着我们的新生活。

作者简介万发金,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草原英才、阿拉善英才;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发表教学专著《一路走来》、《行走在生命课堂》,论文发表或获奖50余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