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时带侧笔,这侧笔不是偏锋,偏锋是书法之病笔

书法的偏锋之说,自元朝被提出来后,随着时间推移,竟然象小妾扶正那样,从错误的用笔逐渐成了人们的新宠。但笔法毕竟不是人,可以随着时间变更习性和身份。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就说过“用笔千古不易”。原来不被使用的错误方法,怎能会成为了正确的呢?原因就在于古今文意的不同,从而产生了误读,主要还是故意断章取义造成的。

冯承素 兰亭序

清朝书法家朱和羹说:“正锋、偏锋之说,古来无之。”这说明古人书法用笔并不用偏锋,所以所有书法论著中,都没有把偏锋当笔法来对待。就像我们平时用导航,导航只会把正确的路线指出来,绝对不会出现某个路口“不要”走这样的指导。

第一次提到偏锋的是元朝人李溥光,他在《永字八法·八法详解》中说“偏锋者不可使其笔正,正锋者不使其笔偏。”这句话能不能说书法有偏锋之说呢?他说得很明白,偏锋时“笔不正”。

冯承素 兰亭序

柳公权说过“心正则笔正,笔正则锋宜正。”李世民也在在《笔法诀》中说:“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也四面俱全。”这都充分说明,古人强调的是“锋正”,“锋正”不就是正锋吗?假设笔锋可以是正锋,也可以是偏锋,那么再来强调“锋正”还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人说,古人以正锋为主,辅以偏锋。并有朱和羹的名言“正锋取劲,侧笔取妍”为证。我们可以看一看朱和羹的原文,以及原文所处的语言环境。

老鹰捕猎

原文如下:“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序》,取妍处时带侧笔。余每见秋鹰搏兔,先于空际盘旋,然后侧翅一掠,翩然下攫,悟作书一味执笔直下,断不能因势取妍也。所以论右军书者,每称其鸾翔凤翥。”

这段文字是清朝时期的文章,距离我们比较近,语言习惯相同的也多,不用翻译都能看得出整段话的含义。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就是在描述“侧锋取妍”,“侧锋”是什么意思呢?是相老鹰捉兔子那样,在空中盘旋,翩然斜下,而不是拿着笔直下。并由此悟出书法用笔,如果一味地直撞下来,断然不能因势取妍。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局部

朱和羹的意思非常清楚,“侧笔取妍”的侧笔并非大家说的偏锋。并且“正锋”用的是“锋”字,“侧笔”用的是笔字。这也说明朱和羹所说,并非正锋和偏锋两者的关系。而是在说“劲”和“妍”之间的关系。

那些说“王羲之《兰亭序》,取妍处时带侧笔。”为“王羲之《兰亭序》多处使用偏锋”的人,这回该明白《兰亭序》的侧笔是什么了吧!

赵孟頫与鲜于枢尺牍残本

永字八法中有一法为“侧法”,永字中的“点”就是用得这种方法。而这个点在卫夫人、王羲之他们笔下是什么样子的呢?《笔阵图》中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和秋鹰搏兔一样的形势,从高空翻然而下。

宋黄山谷也有一段话说王羲之父子的书法是中锋用笔,他说:“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王氏书法的优点之一就是中锋用笔,篆籀笔法。再有说王氏父子书法“全用偏锋”者,可见多么不懂书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王氏行草“全用侧笔”!

黄庭坚跋苏轼寒食帖

古人书法也不是没有出现偏锋的现象,但是,偏锋的现象只是一种用笔的错误,属于一种病笔。就跟人生病一样,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难免的,不生病的人才是最健康的。就算生病时有发生,我们也不会提倡人们多生病吧?

偏锋也是这样,就算古人也时不时出现这种病笔,我们也不应该提倡多用病笔。不能因为难做到就不去做,取法低了,得法则更低,这样就会离真正的书法愈来愈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