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个家族这么崇尚文风
书香门第 科举世家
——广丰区顾氏家族的文化传承
顾东方
在广丰区历史上,顾组家族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型的科举家族,一百多年来,从这个家族中走出过解甲归里、雅慕高风的惠州府知府,走出过为民除患、贤能惠政的浙江金衢严道道员,走出过翰苑蜚声、保荐循良的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在十九世纪一百年间,广丰顾氏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考取功名的共有七十八名,其中三进士、四举人、四十七名贡生(太学生、国学生、副贡生、岁贡生、增贡生、廪贡生、监生),还有二十四名优廪生、廪生、邑廪生、郡庠生、邑庠生、郡增生、优附生。足见顾氏家风崇文重教之盛,成为士林一道特殊风景。
长盛不衰的封建望族
清代后期,在永丰顾氏家族绵联衍续的数百年中,顾家世泽绵延,代代人才辈出,长盛不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个显赫一时的家族象划过夜空的流星,转瞬即逝。纵观人类历史,无论是权倾天下、万人景仰的王侯公爵,还是富甲一方、极尽荣华的巨贾豪门,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尽管他们显赫时是那般的不可一世,然而不出三代,最终都落得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结局,“千年土地八百主”,正是对人世沧桑的高度概括。
然而,在广丰顾氏家族面前,从清朝道光年间第六代的顾岳华开始到民国,仍至新中国成立,前后数百年,绵延七、八代,却依然是名人辈出,文风鼎盛,祖传的一袭墨香,依然亘古而强劲地流传着。在此期间,十九世纪,特别是后五十年,广丰顾氏家族,约有114人取得功名或仕途,从这个家族中走出过解组归里、雅慕高风的惠州府知府顾兰生,走出过为民除患、贤能惠政的浙江金衢严道道员顾菊生,走出过翰苑蜚声、保荐循良的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顾树屏。民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仍不难觅得广丰顾氏踪迹(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民国时期永丰顾氏后裔大多在史上难觅踪迹),如津浦铁路总工程师顾雄、国民政府国防部电台台长顾钟敏。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广丰顾氏后裔仍不乏各界翘楚,体现出书香门第世家明显的文化优势,如江西有色冶炼加工总厂高级工程师顾家铎,国营零八一总厂高级工程师顾培灼,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顾培滋,九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顾焕斌。广丰顾氏家族获取功名,每代都有若干人,从未间断过,不象其他家族那样大起大落,二三代就结束了,故县城人提起广丰的望族来常说:“俞家富有,顾家官多”。顾氏家族延续数百年的兴盛,象谜一样困惑着人们。幸有传说,幸有历史记载,幸有顾氏先贤留下的家谱,让我们拨云见日,找到了使顾家经久不衰的法宝,那就是恪守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是家族的精神内核和灵魂,而文化的传承则是这个家族绵延振兴、长盛不衰的基础,家风象一根看不见的红线,连接着世世代代的顾氏子孙。
在广丰,广丰顾氏家族是公认的书香门第。所谓书香门第,即世世代代尊重知识、尊重文化、追求真理、讲究科学的家族,他们爱书、读书、藏书,重视教育,并且人才辈出,在学术上成果累累,声名远扬。他们对于社会的文明生活有着良好的模范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有鉴于此,永丰顾氏家族给予人们一种信誉、一种敬仰、一种崇拜,而人们这种信誉、敬仰、崇拜的心情,不是什么权力机关颁赐的,也不是任何功利主义者所期求而可得到的,书香门第,是社会的公认,人们的共识。人们从心底里把书香门第作为家政管理的最高目标,社会把书香门第作为社会管理的最佳典范。书香门第一般要五代以上的殷实之家且功名相联,学术有造诣,文化有建树,不为功名所惑,不为世俗所迷,情操高雅,有着良好的典范作用。
家族文化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在广丰顾氏家族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人才,最杰出的是解组归里、雅慕高风的惠州府知府顾兰生,为民除患、贤能惠政的浙江金衢严道道员顾菊生,翰苑蜚声、保荐循良的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顾树屏。
顾兰生﹙1806- 1877﹚,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街道西大街直牌匾弄人。字毓芳,号湘畹,邑增生,道光甲午科举人,戊戌科(1838年)进土,三甲41名(三甲42名曾国藩),纂有广丰县志十卷首一卷。历任刑部直隶司主事、补江苏司、福建司主事,升贵州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秋审处、减等处总办;充律例馆提调官;京察一等、俸满截取,记名御史,特授广东广州府遗缺知府、惠州知府。同治甲子科广东文闱监试官,诰授中宪大夫,以子顾树屏为贵诰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同治、光绪年间曾主持修纂广丰县县志。其故居在永丰街道西大街直牌匾弄,清咸丰帝、同治帝曾各赐该弄进士顾兰生(广东惠州府知府、时任刑部主事)、其子顾树屏(安微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时任翰林院编修)“钦点主事”、“钦点翰林”直匾各一,里井弄因此更名为直牌匾弄。
顾菊生﹙1817- 1865﹚,浙江金衢严道道员,字师陶,号淡如,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街道惠生桥人。少时好读经书和名臣奏疏,笃思立身致用。道光癸卯科(1843年)举人,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会试亚元,殿试三甲五十八名进士。初以员外郎供职户部福建司,补授浙江司员外郎,后以郎中承办左宗棠差委,核办宁、绍、金、衢、严等处钱粮事务。宗棠颇称赏之,1864年2月奏请以道员留浙补用,1864年9月摄理绍兴知府,下午伊始,即捕治蟊役,为民除患,郡民称庆,政绩卓懋,在百姓当中有“顾青天”之尊称。1865年2月抵任衢州,钦命分巡浙江金衢严道,时值兵乱致田舍荒败,菊生抵任后,即兴修水利,整治荒田,振兴文教,安民定、并条定章程上书行省,终以劳瘁卒于官。诰授中宪大夫,刊有遗爱堂稿行世。顾菊生任上廉吏有为,却在同治初年中道而逝,身后萧然。大学士、恪靖侯、文襄公左宗棠痛惜之余,不仅厚赙以助他的丧事,而且尽情表彰他的贤能惠政,题奏报入浙江名宦祠,以为良吏之劝,以求安民之效,并入本郡乡贤祠。泰山高岳以立身,明镜止水以存心,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这是清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状元,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徐郙对顾菊生一生的评价。
顾树屏﹙1835 - 1886﹚,字建侯,号翰臣,优廪贡生,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街道西大街直牌匾弄人。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军功赏加员外郎衔,同治壬戌恩科并补行戊午正科举人,同治七年(1868)二甲三十六名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职编修,国史馆篡修,功臣馆篡修,总篡提调,奏办院事,庶常馆提调,教习庶吉土,实录馆纂修,恩科会试同考官,磨勘直省乡试试卷官,记名御史,京察一等,记名道府特授安徽安庆遗缺知府,补凤阳府知府,署理凤颍六泗兵备道,监督凤阳关部,总理皖防营务处,督办淮北牙厘总局兼管水利、驿传事务,加二级记录11次,诰授中宪大夫。清同治帝曾赐顾树屏一块“钦点翰林”直匾,同治、光绪年间协助其父顾兰生主持修纂广丰县县志。
广丰顾氏家族的科举成绩
科举是广丰顾氏家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突出的科举成绩是广丰顾氏家族的重要财富,是广丰顾氏家族的“无形资产”,也是广丰顾氏家族地位与实力的象征。科举之所以能有效地壮大家族声威,能导致家族的兴旺发达,极大地提高家族在广丰的声望,就在于科举成功就能正式步入仕途,从而为自己的整个家族取得相应的地位。因此,广丰顾氏家族不仅在尽一切努力去争取它,而且还积极宣传这种成绩。作为一个家族来说,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记下和反复宣传自己家族的种种科举盛事,当然不仅是为了炫耀,不仅是为了增强族人的荣誉感,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族中子弟建功立业以不辜负列祖列宗的愿望,激励族中子弟以成功者为榜样,促使广丰顾氏家族的事业持久、稳定地发展。
广丰顾氏家族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显著成绩,莘莘学子们,经过埋首寒窗、勤奋苦读,成了科场拼搏的强者。十九世纪,广丰顾氏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考取功名的共有七十八名,其中三进士、四举人、四十七名贡生,广丰顾氏家族由此得到朝廷颁诏“大夫”封号的有34人,其中诰授本人的有14人。
1、顾泰麟﹙1717-1772﹚,以玄孙顾兰生为贵貤赠中宪大夫。
2、顾岳高﹙1765- 1844﹚,太学生,以侄孙顾兰生为贵貤赠朝议大夫。
3、顾岳华﹙1767- 1822﹚,太学生,以孙顾兰生为贵貤赠通议大夫。
4、顾元吉﹙1784 - 1838﹚,廪生,以子顾兰生、孙顾树屏为贵覃恩屡赠中宪大夫。
5、顾元印﹙1786 - 1834﹚,太学生,貤赠奉直大夫。
6、顾元升﹙1789 - 1834﹚,邑增贡生,以侄子顾兰生为贵貤赠中宪大夫。
7、顾元基﹙1793 - 1845﹚,太学生,以侄子顾兰生为贵貤赠中宪大夫。
8、顾元钧﹙1795 - 1853﹚,太学生,号秉轩,以子顾菊生为贵诰封奉政大夫,以侄子顾兰生为贵貤赠中宪大夫。
9、顾元勋﹙1799 - 1859﹚,以侄子顾菊生为贵貤赠奉直大夫,以侄子顾兰生为贵貤赠中宪大夫。
10、顾元照﹙1811 - 1856﹚,副贡生,以子顾菘生为贵覃恩诰赠奉直大夫,以侄子顾菊生为贵貤赠奉政大夫﹙,以侄子顾兰生为贵貤赠中宪大夫,晋赠资政大夫。
11、顾兰生﹙1806 - 1877﹚,戊戌科(1838年)进土,惠州知府,诰授中宪大夫,以子顾树屏为贵诰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
12、顾菊生﹙1817 - 1865﹚,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进士,浙江金衢严道道员,诰授中宪大夫。
13、顾树屏﹙1835 - 1886﹚,同治七年(1868)进士,安微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诰授中宪大夫。
14、顾树人﹙1843 - 1900﹚,同治癸酉年(1873)举人,特授庐陵县教谕兼署安福彭泽教谕,诰封奉政大夫。
15、顾沛纶﹙1856 - 1900﹚,光绪丙子举人,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
16、顾沛泉﹙1863 -1905﹚,己丑恩科举人,特授丰城县教谕。诰授奉直大夫。
17、顾芝生﹙1811 -1864﹚,贡生,诰授奉政大夫﹙。
18、顾克生﹙1814 -1882﹚,副贡生,诰封奉政大夫。
19、顾荫生﹙1818 -1860﹚,太学生,貤赠奉政大夫。
20、顾荀生﹙1819 -1895﹚,太常寺博士,诰封奉政大夫。
21、顾义生﹙1821 -1876﹚,候选同知,诰授奉政大夫。
22、顾萼生﹙1822 -1882﹚,湖南试用巡检,例封奉直大夫。
23、顾芩生﹙1823 -1889﹚,国子监典籍,诰封奉政大夫。
24、顾蕙生﹙1823 -1887﹚,州同衔,诰封奉直大夫。
25、顾芸生﹙1829 -1898﹚,敕授儒林郎,州同衔,诰封奉直大夫。
26、顾仁生﹙1834 -1903﹚,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
27、顾萱生﹙1837 -1879﹚,候选清军府,诰授奉政大夫,晋封资政大夫。
28、顾菘生﹙1843 -1892﹚,贡生,中书科中书,诰授奉直大夫。
29、顾树型﹙1828 -1892﹚,国学生,诰封奉政大夫。
30、顾树堂﹙1841- ﹚,太学生,蓝翎五品衔,福建候补县丞,署闽汀分防厅,诰封奉政大夫。
31、顾树琅﹙1849 -1902﹚,赏戴花翎,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
32、顾树均﹙1859 -1884﹚,五品衔,例授奉政大夫。
33、顾沛恩﹙1857- ﹚,廪贡生,五品衔,例授奉直大夫。
34、顾沛章﹙1861- ﹚,邑廪生,丁酉科﹙1897年﹚拨贡,候选直州判,保举五品衔,例授奉政大夫。
除这34名朝廷颁诏“大夫”封号外,还有朝廷颁诏“郎”封号及优廪生、廪生、邑廪生、郡庠生、邑庠生、郡增生、优附生等,显示了家族的整体实力。我们试以几个典型人物为例来看看广丰顾氏家族在这方面的突出成绩。
以顾兰生为例:祖辈兄四人,大祖父顾岳揄,登仕郞,二祖父顾岳录,太学生,三祖父顾岳高,貤赠朝仪大夫,祖父顾岳华,诰赠通议大夫;父辈兄弟六人,父亲顾元吉,廪生,覃恩屡赠中宪大夫,二叔顾元升,邑增贡生,诰赠中宪大夫;三叔顾元基,太学生,例授修职郎,诰赠中宪大夫;四叔顾元钧,太学生,诰封奉政大夫,晋赠中宪大夫;五叔顾元勋,诰赠奉直大夫,晋赠中宪大夫;六叔顾元照,副贡生,湖口县教谕,修职郎,覃恩诰封中宪大夫,晋赠资政大夫;顾兰生兄弟四人,本人为戊戌科(1838年)进土,惠州知府,诰授中宪大夫;二弟顾克生,副贡生,诰封奉政大夫;三弟顾荫生,太学生,貤封奉政大夫;四弟顾蕙生,州同衔,诰封奉直大夫;子辈兄弟五人,长子顾树型,国学生,安徽广德州杭村巡政厅,诰封奉政大夫;次子顾树屏,官至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同治七年(1868)二甲三十六名进士,诰授中宪大夫;三子顾树标,国学生,广东侯补监知事;四子顾树人,同治癸酉举人,拣选知县,特授庐陵县教谕兼署安福彭泽教谕,诰封奉政大夫;五子顾树图,国学生,国子监肄业;孙辈兄弟九人,长孙顾沛荣,国学生,侯补县丞,例授修职郎;次孙顾沛丰,太学生;三孙顾沛纶,光绪丙子举人,派办海运,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四孙顾沛恩,廪贡生,己卯壬午呈荐军功,五品衔,诰授奉直大夫;五孙顾沛棠,郡增生;六孙顾沛章,恩廪贡生,五品衔,诰授奉直大夫;六孙顾沛泉,己丑恩科举人,特授丰城县教谕,诰授奉直大夫;七孙顾沛农,廪贡生;八孙顾沛章,拨贡,候直州判,保举五品衔,例授奉政大夫;八孙顾沛丹,太学生;九孙顾沛新,侯选布理问;玄孙顾钟杰,侯选府知事。
以顾菊生为例:大伯父顾元吉系顾兰生父亲,父亲顾元钧排行老四,顾菊生和顾兰生系堂兄弟;顾菊生兄弟五人,本人为同治壬戌年(1862年)会试亚元,浙江金衢尹道道员,诰授中宪大夫;二弟顾苕生,太学生,例封文林郎;三弟顾荃生,太学生;四弟顾芸生,敕授儒林郎;五弟顾莘生,附贡生,候选训导,例授修职郎;子辈兄弟五人,长子顾树珊,郡庠生,六品封典;次子顾树琪,同治庚午科优贡,即补训导,敕授修职郎;三子顾树琳,副贡生,候选训导;四子顾树璜,候选州同,例授儒林郎;五子顾树珩,岁贡生,历科呈荐;孙顾沛灯,国学生,理问衔。
荣光宗拓的家族文献
晚清时期的广丰顾氏家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型家族。广丰顾氏家族光绪三十二年修谱,宗谱目录有大序、凡例谱规、诰封、像图、墓图,宗系网,世系目,寿序、行状、墓志铭、契目、跋共四卷,“唯求上有以对祖宗,下有以示子孙云尔”。广丰顾氏家族对宗谱的整理,一方面是为了显示祖先在文化上的业绩,另一方面是要为族人建立一个样本,对族人产生激励作用。“荣光宗拓,佑启后人”,就是对家族宗谱进行整理的意义的最简明的概括。宗谱不仅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历史,是宗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见证。根据广丰顾氏《湖峰顾氏宗谱》整理,广丰顾姓始祖为顾鼎,宋末元初,安徽省祁门县红砂村笃初公生三子,长子顾瑚(仍居安徽祁门),次子顾连(徙河南),三子顾鼎做官元朝大理寺评事(元朝大理寺已撤,从时间推断应为宋朝大理寺),居住江右建昌府(江西省南城县),其后子孙散处于玉山之东源下坛(现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乡下坛村顾家,距湖丰镇五公里);顾鼎之子顾辛,元朝皇庆乙酉解元(1312年科举乡试第一名),辞职奉养父母时自玉山之东源下坛,迁居永丰(广丰)之湖桥(足迹在湖丰镇槐芳村、壶峤镇流源村一带),斯是为迁丰之始迁祖。1600年左右,永丰顾氏支祖云举公自湖丰镇槐芳村迁居广丰之城内。
旧时人们对宗谱的重视远胜于现在,在编修完新一版的家谱后,为展示家族声望、人丁兴旺,家谱中的题词序跋,也需请到名人撰写,用以扩大家族影响力。广丰顾氏《湖丰顾氏宗谱》大序由晚清大臣、内阁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顾大臣,宣统皇帝傅仪帝师陈宝琛撰写,陈宝琛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广丰顾氏家族代表人物顾树屏也是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陈宝琛与顾树屏不仅是同年,而且是至交。光绪八年(1882) 陈宝琛任江西学政时,十分重视对贤才的举拨,江西广丰在籍进士同知衔即用知县郑维驹内行敦笃、人无闲言,主讲书院,学规整肃。严辨义利,教有成效。陈宝琛听说后,亲自到广丰拜访郑维驹,并奏请皇上将实授为知县。郑维驹,广丰区湖丰镇人,咸丰二年壬子恩科(1852)进士,和广丰顾氏家族代表人物顾兰生、顾菊生是表兄弟,也是顾树屏表叔。
在广丰顾氏《湖峰顾氏宗谱》中,有众多清末重臣出现在宗谱里,除曾国藩、左宗棠、陈宝琛,还有太子少保、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状元,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徐郙撰写的像赞;太子少保、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阎敬铭撰写的像赞;大学士、吏部尚书、同治帝帝师徐桐撰写的像赞;内阁学士、广西巡抚、两江总督沈秉成撰写的像赞;工部左侍郎梁仲衡撰写的像赞;陕西布政使李绍芬撰写的像赞;翰林院庶吉士、孙中山时期最高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执委兼司法部长徐谦撰写的像赞;内阁侍读学士、山西布政使胡大任撰写的墓志铭。
时有赐进士及第、兵部尚书许乃普(与顾菊生通家之谊),晚清大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咸丰帝帝师匡源(与顾菊生通家之谊)、太常寺少卿朱梦元、清道光十八年(1838)状元、广西学政钮福保、贵州学政丁嘉葆等人,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为顾菊生父母亲五十双庆拜撰的寿文;还有晚清大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咸丰帝帝师匡源(与顾菊生通家之谊),晚清大臣、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同治帝帝师倭仁(与顾菊生通家之谊) ,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许乃普(与顾菊生通家之谊),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顺天府尹、翰林院掌院万青藜,太子少保、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状元,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徐郙,赠太子少保、顺天府丞、大理寺卿、工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曹毓英,晚清洋务运动主要负责人之一,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山西巡抚,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赠太子太博沈桂芬,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方略馆总裁,会典馆总裁许庚身,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许彭寿,顺天府尹、陕西布政使林寿图,太常寺少卿朱梦元,咸丰三年葵丑科(1853) 状元、内阁学士孙如瑾,山西学政彭瑞毓,湖南学政,刑部侍郎钱宝廉,副都御史、内阁侍读学士恒恩等人,在同治三年(1864)为顾菊生母亲七十大庆拜撰的寿文。
还有晚清大臣、内阁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顾大臣,宣统皇帝傅仪帝师陈宝琛,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状元,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洪钧,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 榜眼、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黄自元,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西陵监修大臣、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宝廷,副都御史、吏部尚书额尔德特·珍锡等八十名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 进士,在光绪元年(1875)为顾兰生七十大庆拜撰的寿文。
这些历代名人所作的一篇篇题词序跋,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留下了岁月流逝的印痕,蕴涵着顾氏历史文化的积淀,彰显了我们广丰顾氏家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广丰顾氏家族有过的辉煌历史不可重演,但却可以成为一种力量。用书面形式记录的顾氏祖辈们的言论、思想,无形中会产生一种权威,因此也就成为一种可视榜样。文化不仅限于记录在案的,还有口口相传的,她是精神的延续,是比物质更能震撼人心的脉搏,我们可以倾家荡产,但绝不能没有文化。要以祖先的事功来激励族人,继承遗志。“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让更多的广丰顾氏家族文化珍存活起来,需要更多的敬畏与苦心孤诣。唯其如此,广丰顾氏家族的薪火方能传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