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直爱死这类宝妈了
01
你好,我是多耳妈妈。
有天晚上我带孩子在楼下玩滑滑梯。
旁边有个孩子对他妈妈说:妈妈,不是弯弯的月亮吗,怎么是圆圆的月亮?
只见那位妈妈抬眼望月亮后,俯下身对小朋友说:因为地球,太阳,月亮在运动,地球挡住太阳光时我们就看到弯弯的月亮,没有挡住时就看到圆圆的月亮。
小朋友还不是太明白,又问地球怎么会挡住太阳呢?
那位妈妈又说到地球,太阳,月球的运动轨迹,最后她竟然打开手机,给孩子看了相关方面的视频。
孩子差不多四岁左右,那位妈妈就顺着问题,一直跟小朋友在互动,不知道的答案就百度搜索。
看到这一幕我蛮感触的。
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就会进入十万个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含糊不清的就糊弄过去了,甚至还不耐烦的抱怨孩子问题怎么这么多。
其实孩子不断提出问题,正是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喜欢提问题的孩子,他们的求知欲也更强。
佛朗索瓦兹-多尔多说:儿童是处于知识源头的,他们是提出问题的人,他们寻找成人没有的答案。
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对那些耐心回答孩子提问,并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的妈妈,我是由衷的喜欢啊!
02
小D是我的大学同学,前几天我们坐在一起聊。
她问我如果孩子在外面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前段时间还特意写了篇文章呢!
她给我说,刚开始看到别的小朋友推了打了孩子,她很气愤,就鼓励孩子还手,一定要打回去。后来孩子一不如意就动手,之前和孩子玩的很好的小朋友现在都不愿意和孩子玩了。
她说孩子很难把控这种边界感。
本来只想让孩子被打还回去,现在孩子会主动出击,她并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施暴的人。孩子学会打人后,一起玩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孩子经常追着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很容易被抛弃,这使他更失落。
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不友好时,她就给孩子道歉。
她说:宝宝,对不起,妈妈之前教你打人的方式是不对的,下次如果有小朋友要打你,你可以大声说“不能打人”,或者用胳膊挡回去,也可以叫妈妈来帮忙,同样也不能随便的去打别的小朋友。
让她没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说:“我打了乐乐,乐乐就不和我玩。”
对的,大家都不喜欢和打人的小朋友一起玩。其实孩子比我们懂的多,他们有能力化解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需要事事都要插手。
像小D这样的妈妈真好,能及时止损。意识到自己的方式不对时,能坦诚的和孩子沟通,敢于承认育儿路上的不足,也愿意及时调整和改进。
我也常遇到一些宝妈,孩子受欺负时鼓励孩子打回去,孩子做不到“打”这个行为,就对孩子连骂带踹的。其实就我们大人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一定能做到还手,何况一个孩子。
与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教孩子一些实用的社交技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研究显示,在人群中更受欢迎的孩子,受欺负的概率比沟通能力不足、行为控制力弱的孩子要低60%。我们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并学会一些社交技能和用语,从根本上摆脱孩子受欺负的现象。
03
还有一种宝妈,是我超爱的,就是自控能力超级强的人。
带孩子已然那么累了,但她们总能抽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做一份副业,或者每周读一本书,更或坚持运动,做一些手工。
她们都是自己的超级英雄,可能赚不了太多钱,但她们活的很出彩。
在带孩子的这几年,是很消耗一个人的。
养育孩子是一件很细碎的事,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除了看到孩子不断成长的喜悦,还有很多的落寞。
和丈夫在工作上没有共同语言,与昔日的同事没有共同话题,身材走样,脸上无光,没有了杀回职场的勇气,也逐渐不喜欢无能的自己。
这时候内心保有一份热爱是多么重要,它像是在无声的诉说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爱那些没有被生活稀释掉的人,多希望你也是。
尝试着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不需要太大,只需要一点意志力就可以完场,让时间使它成为习惯,再去加大这件事的难度,直到自己站在人生高处。
自控力是可以锻炼的。
我们的脑前额叶控制理性思维,自控力就出在这里。
当我们不想做一件事时,但这件事对我们有利,就需要脑前额叶的力量帮助我们完成。
脑前额叶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刚开始目标不要定的太大,否则脑前力量消耗尽,就完不成了。这就是很多人年初许下宏大的愿望,但年尾却没有完成的原因。
像我现在定的小目标有:一周教孩子背一首诗。
但我们常常两天就可以完成,完成后复盘之前学的,再学新的。
大人喜悦,孩子也非常有成就感。
去做一些具体且能帮助我们成长的事,
不求被人所爱,但能从心底深爱着自己。
最后,就用你的自控力帮我点一个【在看】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