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全国质量第一名!云南红碎茶往事

近日在一藏家朋友处偶然见到一些盒装的吉幸牌红碎茶,小盒装。正面写着中国云南红茶,中国云南省出品,净重20克,背面是俄文,翻译以后和前面的文字相同。迫不及待一试,茶味很正,茶气足,汤水柔滑内敛,香高而味浓,能量包裹感强,杯中干果蜜香,汤色红浓透亮,实则底料很好。

不禁要问,红茶和红碎茶如何区别?红碎茶是末料制成的红茶?还是整叶制成碎红茶,为何会有如此口感?我们循序渐进中找答案。今天的茶叶市场上,很少见到红碎茶,只有极少数的袋泡碎红茶,其他大多是松针、金芽、红螺,还有中国红、古树红等。然而红茶发展历史上,碎红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我省大叶种均生产晒青茶,其成品:春蕊、春芽、春尖、甲配、乙配、丙配等,以及用晒青茶做原料,经蒸揉或压制成型的沱茶、紧茶、团茶、圆茶(即七子饼茶)、普洱方茶、竹筒香茶等等,还有名特产品如宝洪茶、大白茶、十里香茶、翠华茶、玛玉茶等。

茶叶花色品种虽然不算少,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需要的增长和茶叶生产的发展,推陈出新,茶叶新品种逐步试制成功,不断地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名优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1938年,民国政府时期中国茶叶公司派冯绍裘、范和钧等人分别到顺宁、佛海(今凤庆、勐海)等地调查研究。利用大叶种茶改制红茶的可行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研究,于1939年分别在顺宁和佛海两地试制红茶成功,并在顺宁茶厂首批成箱数百担外销。由于成茶形美色艳,香高味浓,顺宁茶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赞赏。顺宁和佛海是我省大叶种改制红茶的开端和创始地。

建国以后,考虑到云南大叶种茶适制红茶的特点,中茶公司决定在云南推广红茶生产。于1952年派祁增培、谷应来来云南,分别参加由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当地茶厂组织的顺宁、佛海红茶推广工作队,同年5月增调皖南(祁门)技工汪济本带领15人,由昆明至下关转顺宁参加红茶生产推广,增派陈德修带领15人乘火车至石屏转佛海参加红茶生茶推广。两地改制生产的红茶,先后邮寄样品到中茶皖南公司品鉴,对滇红茶厂生产的滇红高级第二批茶品品质评语是“形状限于叶身多肉、虽稍粗而结实,取其整体已属上品;其制法系毛峰加工方法,以除杂为主。香气隽而芬芳,已得天然独厚之条件;水色鲜红而明艳,已臻上乘;滋味纯正适口,香气四溢,嫩叶肉肥厚,滇红得天独厚,色香味均臻上乘,非内陆茶区可比拟,唯叶肉较厚,在整齐形状方面,不易制成细条。如精工雕琢,反失其天然优美,将来足以与祁红并雄于世界。”

从上文可看出,从评级系统的角度,滇红都是最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省滇红茶主销苏联,苏联茶师评级道:“滇红在中国各类红茶中和祁门茶同水平,与资本主义各类红茶对比,足和北印度阿萨姆茶相伯仲”。我省红茶深受苏联和东欧等一些世界大国的欢迎,可见大叶种加工红茶是一个优良品种,我省大叶种改制红茶是成功的,为省发展茶叶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1958年云南超额完成红茶500担的收购挑战书

▲80年代凤庆滇红茶我省生产的滇功夫红茶成品茶最初分三个等级,其后发展为六个等级,红毛茶原料原分为五级十八等,后简化为6级十二等。而红碎茶就是这六个等级之一。  1952年推广的红茶生产,是指带条索的红茶,而在国外早就生产一种不同体型但等级基本相同的红茶,我们起名为“分级茶”,其后改名为“红碎茶”。红碎茶于1956年8月,在湖南平江茶厂试制成功,以红茶毛条轧碎,并与不能分级的碎、片、末茶结合起来,既能适应当时贸易的需求,又降低成本,但是这种工艺生产的红碎茶,外形色泽发灰,颗粒不紧实,内质也不够,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随后才按照国外红碎茶生茶的方法,在粗制中即切碎。

为此,中茶总公司于1964年派员来我省组织了以省外贸局、省农业厅为首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昆明商检局、广东省茶叶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省勐海茶实验站、勐海茶厂、凤庆茶厂、临沧茶厂、普文农场、思茅机械厂等单位参加的分级红茶科学实验工作组,在勐海进行分级红茶科学实验研究,实验工作从4月初开始,到九月中旬结束,历时近半年,春、夏、秋共制实验茶124批。其中春茶26批,夏茶36批,秋茶29批,精制实验15批,生产成本对比实验18批,生产测定1381个样品,鲜芽叶组成分检69批,取得丰富的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当年即在重点红茶区,边实验边生茶,共生产红碎茶7129市担(一担为100斤),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国际红茶贸易中占比95%以上,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品种,因为,红碎茶的生产为云南红茶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试制的碎红茶,实验茶样经寄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评复认为:“实验茶样的风格,均近似印度茶,适合国外要求。”英国伦敦高公司认为:“各茶汤水均好,汤色佳,汤水浓强,差不多完全没有中国茶的特殊风味,完全比得上印度茶”。全国各省红碎茶由于茶树品种不同,气候土壤等综合因素,成品品质均有差别,总茶公司有鉴于此,根据各省红碎茶品质差别的情况,划分为四套加工、验收统一标准样,以指导生产。我省大叶种茶列为全国红碎茶第一套标准样,共有十七个花色品种。叶一碎二高档碎三高档碎四高档碎五末一叶二碎二中档碎三中档碎四中档片一末二碎一碎二低档碎三抵挡碎四低档片三从我省引种大叶种茶到广东、广西种植的茶叶,列为第二套标准样,其他各省以中、小叶种制造的红碎茶,列为第三四套标准样 我国红碎茶四套加工标准样品化验分析与国外茶对比列表如下:项目国外样品国内样品肯尼亚斯里兰卡一套二套三套四套多酚类%19.2419.2623.0720.3514.3112.36茶黄素%0.970.890.770.910.640.42茶红素%11.9412.4114.109.5310.7610.30咖啡碱%3.913.804.064.174.043.63化学鉴定给分鲜爽度50.348.145.045.529.9421.4浓强度38.335.644.839.031.023.0总分88.683.789.884.560.944.4100100100100100100从图上列表可以看出,滇红碎茶总体评分大大领先于国内其他省份中、小叶种红碎茶,同样优于国际知名度很高的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红碎茶。  自从有了在初制中即切碎的红碎茶生产工艺以后,中茶总公司要求各生茶茶厂逐步取消用红茶毛条(毛料)直接轧碎的做法,云南省到1980年以后,红碎茶的制作完全是初制切碎,所以文章开头品鉴的红碎茶品质极高,完全是好料制作,不掺碎、片、末料。下边我们看1979到1986年我省茶叶获奖年份和茶品如下:名称规格等级生产单位获奖时间和奖级云南沱茶普洱沱茶下关茶厂1984年省优,86年西班牙第九届优秀食品奖云南沱茶内销沱茶下关茶厂1979年、1983年省优,81年、85年国家银质奖功夫红茶一级凤庆茶厂1979年、84年省优,84年部优,85年国家银质奖红碎茶一号勐海茶厂1984年省优、部优,85年国家银质奖功夫红茶二级勐海茶厂1984年省优、部优七子饼茶中档勐海茶厂1983年省优、部优功夫红茶三级凤庆茶厂1984年省优、部优红碎茶二号高档勐海茶厂1981年,83年省优红碎茶二号高档江城农场1984年省优、部优红碎茶二高高档普文农场1984年省优、部优滇青春蕊昆明茶厂1985年省优秀旅游产品奖功夫红茶特级凤庆茶厂1986年省优、全国名茶、外事礼茶功夫红茶三级沧源茶厂1986年省优红碎茶一号凤庆茶厂1986年省优红碎茶二号高档凤庆茶厂1986年省优南糯白毫名茶勐海茶厂1982年全国名茶滇绿一、二级江城农场1986年省优云海白毫名茶省茶科所1986年全国名茶宝洪茶名茶宜良茶厂1986年全省名茶功夫红茶一级勐海茶厂1986年省优通过以上表格,从1979年到1986年间,红碎茶所获奖项有11个,占第一位。

▲80年代中茶公司吉幸牌云南红茶

▲80年昆明茶厂滇红袋泡茶我们再看看红碎茶的出口情况:红碎茶从50年代初试制、1964年批量生产,到80年代已经年生产10多万担。历年都有调拨给上海和广东口岸,作为中小叶种红碎茶出口拼配原料使用。每年数量在6到7万担之间,其中上海2到2.5万担,广东5到6万担左右。1979年凤庆出口的两批红碎茶,经广东口岸公司鉴定,认为是近20年少见的香味浓、质量高的好茶,被评为全国质量第一名,这两批红碎茶被美国立顿公司以每吨2650美元的高价全部买下。1980年凤庆茶厂的凤分022101-2唛号原箱出口,到岸价每吨为3160美元,碎一号021001每吨售价3270美元高于当时国际市场高档茶的价格水平,创造了红碎茶的高价。1982年红碎茶原箱出口149吨,受到国外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英国公司商人喝过以后,连声赞:“好茶!好茶!造型好,色泽乌润,滋味浓强鲜爽”。

1985年出口达2546吨,比1982年增长16倍,占公司出口茶叶总量的46%,1986年全国出口红碎茶14000吨,占全国红茶出口量的10%,占全国大叶种红碎茶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红碎茶出口量的5%,商品合格率和商检一次放行率达百分之百。主销欧洲、美洲各国,日本、苏联和香港的销量也在增加,出口平均价格为国际红碎茶中档价格,部分唛号可达到高档价格水平,出口创汇高于全国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云南红碎茶出口外销唛号有:BOP,y2213.y2313.y2310.BOPF.y2511.FANNLNG.Y2336.DuST.Y2411.y2412.y2422.u302等等,包装有胶合板装、纸箱和麻袋,散装大包装和盒装小包装,有中华牌、吉幸牌、曼飞龙塔牌等商标并印有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字样。

红碎茶不是“碎茶”,是红茶的一种工艺,用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与毛红茶轧碎后的“碎红茶”品质和风格区别都很大。可惜的是,随着人们品饮习惯,市场消费等综合因素,曾经风靡一时的红碎茶日落般的凋零,有幸品到当年的红碎茶,无不为之惊叹和感慨。作者:老杜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云南地方文献、茶文献收藏家货币史专家,中国历代货币收藏家云南大学文博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排版编辑✎ 知秋公子·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拙不锦、撰稿人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