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千年历史,留住一抹乡愁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自古以农业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上万年。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存的地下文物证实,距今7800-7300年,最早开发陇原的先民创造发明了我国最早的彩陶,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品种——黍。在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农业实践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他们不仅在发明革新农具、改进农艺、治水灌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农耕理念和纯朴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富贵财富。

上个星期天(11月11日)的早上,我接到天水著名的民俗学者李子伟老师的电话,说他和几位天水的朋友要到甘谷中岔去,我能不能给他们带一下路。李老师是我敬重的学者,我当然很高兴和他一起去看看。但是因为我没有去过中岔,不熟悉路,于是请甘谷作协主席王琪一起为李老师一行带路。

大约十一点多,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中岔。李子伟老师懂风水地理,我们在进入中岔村之前,停车路旁,观看中岔的环境,只见群山环绕,一座古堡呈船形,坐落在群山之中的一个小山头,李老师惊叹说“这就是金盆养鱼”。在我看来,古堡和坐落其上的山头,犹如探头盆中的乌龟,可谓金盆养龟了。中岔村就在山之阳古堡脚下。

金盆养鱼的地理,是出人才的地方。

中岔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出了一位事业有成的师职军官程世雄先生,他还是一位热爱文化公益事业,尽力造福桑梓的文化人。他牵头与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的各界人士一起东奔西走筹集资金,在原中岔百年古堡的基础上兴建了甘谷中岔文化园以及甘谷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展示了古老的农耕文化。

来到古堡前,大门是锁着的,电话联系之后,管理人员来为我们开门。

进入古堡,前面是一座关帝庙,巍峨的门楼金碧辉煌。门楼前是刻着名人题词的石碑。

关帝庙北侧的通道,通向后院。

后院就是中岔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体验区、农耕集萃区两个板块和一个乡愁馆。我们首先参观乡愁馆,门额上镌刻着的“乡愁馆”三个字,表现了这座博物馆的主题——传承千年历史,留住一抹乡愁。

“乡愁”二字,自然让人们想起余光中的那首著名诗歌《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歌使用了一系列意象群来表达乡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不同的意象反复吟诵着同一种情绪。意象不断拓展、延伸、放大,从邮票到船票再到坟墓,直至海峡,乡愁被放大无数倍,这乡愁不是一个人的乡愁,而是一批人、一群人、一代人的乡愁。这座博物馆用什么来表达人们的乡愁呢?我们走进馆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让人似乎穿越了历史,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回到了抚育我们成长的父母膝下,回到了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田野......

馆内有耕地整地的工具、播种工具、松土除草工具。传统农具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工具,它记录着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质。

我最熟悉的就是牛拉的木制犁,小时候曾经在大哥犁地的时候试过几次,结果那犁不听使唤,牛也许感到背后是一个生手,一下子狂奔起来,吓得赶紧松手。铁质犁头锈迹斑斑,比我见过的农村犁头要大很多,李老师说,那应当是宋代的犁头。

犁、耙、风车、风箱、纺车……这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在三十年前的农村还能看到,如今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古老的农耕文化,越来越让现在的人们感到陌生和遥远。农耕生活的情景,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为时代进步而高兴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农耕文化充满深深的怀念……

今天,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穿梭于其中的都市人似乎早已忘记曾经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农耕时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被历史的洪流湮没,中岔农耕博物馆的展品细腻地描摹出这个时代氤氲的背影,守望着传统农耕时代的记忆。

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着现代化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使用手机、汽车、电器,农业也在机械化、化学化、农药化的时候,农耕时代的传统生产生活器具已渐行渐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农耕文明中走出来的,蕴含在农耕文化中的许多智慧和优秀的品质,今天特别需要继承和发扬,例如和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俭勤劳,不过度消费,坚强奋斗、吃苦耐劳等等,都是今天的人们需要吸取的精神营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