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控制比赛节奏,你永远成不了高手
奥运之后,离开赛场多日的林丹终于复出了。出现在了羽超联赛的比赛中。在经历了娱乐圈的风波后,林丹回到他最熟悉的地方,他还是原来那个“超级丹”吗?今天菜师兄借这场球,谈谈林丹的“快慢”之道。
一、丹式太极:快慢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
(1)慢回位,快启动
(红衣正手被动抽球 慢速并步回位 快速启动倒地接杀)
(红衣上网挑球 慢速回位 快速启动退头顶)
我们之所以觉得后期林丹是“太极”大师,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总觉得他是那种可以“走”着打球的人。
注意,“走”这个节奏其实主要出现在“出球”后回位的阶段。林丹之所以能“走”,跟其上一拍出手的速度、落点、弧度有莫大关系。简单来说一定要通过上一拍的出手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才能走起来。另一方面,正因为回位是“走”,所以拥有更稳定的重心来快速启动应对下一个球。还有一点值得玩味,林丹的回位的取位,到下一拍接球,大多控制在一步的这个大范围内。
(2)大斜线球路,即使需要跑动,也是慢悠悠的“小跑”
(红衣头顶杀上网;虽然红衣在跑动,但并不觉得多快,反而有一种不慌不忙小跑的感觉)
(红衣头顶吊斜线 上网;注意第一个交叉步回位,第二个交叉步上网,跑动的节奏明显在配合对手出手的节奏)
如今的林丹即使在大斜线线路的移动上,也不似猛冲,依旧从容不迫,稳扎稳打。这与其对自己出手的落点、节奏和对手回球落点、节奏的准确判断有关。直白的说,林丹总能打成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
球友们也许会觉得这很简单,这里我来对比小田的一个球,你就知道为什么说林丹是“慢跑”了。
(蓝衣的跑动上网 回位,明显因为对手球路的限制而陷入慌乱当中)
这就是林丹“快慢之道”。他总有办法让自己“慢”下来节约体力,同时又让对手“快”起来,疲于奔命。
二、看似冒险的进攻方式:靠意识的“快”去抓球
(1)网前抓球
(红衣网前抓对手过渡球)
(红衣准备抓对手的网前过渡球,站位明显十分靠前)
这里同样对比一个小田站位靠前,但没有抓到对手的案例。
(同样是网前的争斗,蓝衣站的很近,却依然被晃)
(蓝衣回放后站位靠前,但抢网的准备不够充分)
在网前的争斗中,我想小田与林丹相差的不是技术而是意识。
(2)中后场抓球
(红衣挑球 中半场突然起跳拦杀)
(红衣挑球 中半场突然起跳拦杀)
“抓球”就是斗快。能让是自己快过对手,除了出手的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意识的快。只有做出洞若观火的判断,才能有事半功倍的突袭。
三、先慢后快的接杀
(林丹标志性的倒地接杀,注意接杀前明显的降低重心)
(林丹标志性的倒地接杀)
林丹在极其被动的接杀前,都有一个从容降低重心等待的瞬间。这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在接杀的过程中非常明显。
彩蛋
(比赛最后一分,林丹火力全开;注意那个很小的“蹭球”回放的动作,值得玩味)
(熟悉的背影,熟悉的扣耳朵和摸头发,林丹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