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毛毯的意义(一)
那天在亲戚家拜访,我观察到一个细节,亲戚两周岁的小悦悦坐在沙发上玩耍。她玩耍的同时紧紧抱住一块毛毯---很旧很旧,碍手碍脚,已经褪色----的毛毯。每隔三、五分钟,悦悦就要和旧毛毯“亲吻”,“吻”了之后她把毛毯放嘴巴边上做一个“擦擦嘴巴”的动作。虽然她并没有患感冒,也无需擦鼻涕。
我和爸爸说起这个细节。爸爸说自己感到非常疑惑,孩子必须随身携带旧毛毯,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睡觉抱着,吃饭抱着,脏了也不让洗,不见就哭……而这个毛毯很多年了,是她读四年级的哥哥小时候用的,爸妈早想扔掉。
有一次出门,悦悦突然想起小毛毯没带,死活要回家拿,爸妈告诉她,毛毯洗了,还没有晾干,说了很久她才同意不带。
其实爸爸不知道,旧毛毯是一种象征,就如布娃娃、玩具熊,象征着妈妈。用专业术语来说,旧毛毯一种过渡客体。它可以转移婴儿的恐惧与不安,可以满足婴幼儿的依恋情结,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世界。
心理学派中客体关系学派代表温尼科特认为,在早期的婴儿养育中有足够好的母亲和不够好的母亲,足够好的母亲可迅速以直觉了解到孩子的愿望,并安排孩子周围的世界以实现孩子的欲望。让幼儿感到自己是一切造物者的全能中心,如果他饥饿,渴望乳房,乳房就会出现;如果他冷,开始感到不适,世界就会变暖。母亲毫无耽搁、一拍不漏地"将世界带给"幼儿。让他以为是自身的愿望创造了他想要的客体。最早的客体是乳房。
但是母亲不会长时间为幼儿提供这种经验, 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出场,她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退场。
母亲慢慢地、逐渐减少“把世界带给” 孩子。当婴儿长大了一些,比如不能随时得到妈妈的乳房,欲望与满足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有的小孩就会把自己的大拇指或者奶嘴当成妈妈的乳房。幼儿逐渐意识到,世界并不在他掌控之中,欲望的满足需要与他人妥协,他必须在与他人的适应妥协中整合这些经验。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过渡客体。
记得有一位小朋友幼儿园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拉一拉妈妈的胸罩带,十几分钟后孩子才安心。此刻胸罩带就是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也是母亲的替代品,在母亲离开儿童的视听范围外时,给予婴儿温暖与安全。
过渡性客体缓冲了两个世界之间的差异。在前一个世界里,儿童自己的愿望无所不能,令客体成真;而在后一个世界里,就要迁就他人、与人合作,儿童的欲望才能实现。
但是随着孩子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手脚、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一个身外之物作为自己的过渡性客体。但为什么悦悦早已到了可以脱离过渡性客体的时间,她为什么还对旧毛毯极度依恋,为什么有的初中生还要抱着娃娃才能入睡,甚至有的孩子上了高中还不能和父母分床?答案在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