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13):两多两少

汪晓洋│“三线”走笔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诚邀您赐稿!

本微信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由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书画、摄影等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不限题材和体裁,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文章、配图(如有)、作者简介(可附相片)等在同一封邮件内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投稿,视作作者独家授权本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发表、出版等);如被其他媒体采用,该媒体应给作者相应稿费。编委会将视情况择优结集出书。投稿后,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添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沟通。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如无特殊情况,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

【稿酬说明】本微信公众号无任何经费来源,为了鼓励作者,特制定以下规则,聊表心意。

文章发表后24小时以内,读者留言2条及2条以上:阅读数达到500,赞赏金额的7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700,赞赏金额的8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900,赞赏金额的9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2000,赞赏金全额归作者所有;阅读数超过5000,视具体情况另行奖励。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以便编委会在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稿酬,逾期一周不领取者视为主动放弃。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荐稿和爆料!

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 编委会
顾问:李新春  岭南十三叔  刘富春  朱文霞  李滨
主编:龙静
编辑:张功承  汤燕春  吴柳珍  景阳钢

声明:

1、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广告为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自动加入,各位可随意点击。

3、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4、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内容均来自作者投稿、读者荐稿或已公开的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5、本微信公众号已入驻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搜狐号、网易号、大鱼号 等平台,您的原创文章将全网发布。     

两多两少

农村,作息习惯还是日落而息。八点过后,我回到房东龙大姐家里。龙大哥在坡上摘海椒时,顺便为我摘一些野生的猕猴桃和八月瓜,加上门前柿子树上的柿子等摆了一桌子,还在等着我。这些全是绿色食品,味道很正宗。

看到柿子,又让我想起下乡第一年的这个季节,看到满树红黄色的大柿子,我们几个臭小子,馋涎欲滴,半夜三更爬起来,上树偷柿子。我们一出屋,房东大娘就发现了,但是,大娘怕吓到我们出事故,啥动静也没发出。第二天,大娘端来一撮箕柿子给我们,并嘱咐我们:'白天上树去摘’。整的我们无地自容。

这课柿子树,起码年龄有150岁了。听老房东讲:他小时候就爬树摘柿子,那时候就有一个大海碗粗细。45年前,此树胸径30多公分,如今,45年过去,其胸径没见粗好多,树冠却是大了不少。

40多年过去,门前的柿子树没见大好多。

经过了一天村内村外的转悠,几个村庄与40年前比较,普遍有两多两少:一是房子多了、人员少了;二是小树多了、大树少了。

改革开放以前,每户平均年收入不足二百元。请看75年的决算表,干茶台全队全年总收入(扣除种子、农药、公粮及上级提成后)2628.81元;(卖余粮得款、待分粮折款及少量副业款合计数)全队全年发生的总工日16556个。平均每人每天只有0.1587元的收入。人口多一点的人家,到年底口粮款都不够,必须几十或上百的返款才能分到口粮。

这是75年干茶台生产队财务报表,红色公章分别是大队、公社的批复

再看看76年的一张表,我71年离开干茶台时,每年的公粮、余粮合计上缴21700斤左右;到76年上升为26531斤。再加上各种提留,能给社员分配的只有22093斤。当年全村人口已经是81人。人均仅仅200多斤,一天只有口粮半斤多一点。如果没有每人的三分自留地,恐怕生存都是问题。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谁家能有钱盖房子呢?改

这是76年关于粮食的分配方案,同样有大队、公社的批复

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真如歌中所唱:山也还是那座山吆——梁也还是那道梁——。那以后,平均亩产大多都在六七百斤,除去上缴的公粮,人均还有1500斤以上。真是骡子下了个小马驹;乌鸡变成了彩凤凰。两年内,各家都积累了不少的资金。近20年没建新房,当年与知青同龄的一批人还与父母同住。八十年代中期始,建房成为当务之急。当年的队长陈启财被裹挟其中,是深受其害?

还是咎由自取呢?不敢评论。原因是干茶台的几百棵直径一米多的老树全在那时葬身斧下。(胸径一米多的大树多少年能长成呢?)针对乱砍滥伐,公社来了工作组。老队长被几次谈话后,精神错乱,过不多久,撒手人寰。现如今,队长的老伴与其智障二儿子相依为命。

其长子搬迁去绥阳定居;其三子十多年前花了6000元买了陈朝辉90年代花20000多元建的房子,前不久又在蒲老场买了房子。现在干茶台的房子比较40年前多了一倍多,而人口减少四分之三;

队长的老伴,当年全队最漂亮的女人——

大树几乎见不到了,而小树漫山遍野全长了起来,不少的撂荒地也已被小树覆盖。如今,整个干茶台15—50年龄段的人员几乎空白。大多去贵阳、绥阳、遵义、蒲老场等地定居,还有一部分在外打工,一年仅回家一、两次。改革开放后,干茶台人集体跨过第一个台阶,达到温饱;进入新世纪至今,已经有一半人家达到小康水平。(当然,不是利用的本地资源)

作者简介:

苍狼,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搞了一辈子化工安装的电工而已,小学文化的知识青年出身,如今已是古稀。
相关链接: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1):开篇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2):进山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3):干茶台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4):头道沟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5):腿伤复发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6):抓强盗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7):回家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8):许诺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9):大茅坡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10):角落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11):火化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12):马蜂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