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地、掘地――告别曾经的生活轨迹(三)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从李绅这千古佳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锄地从1000多年前的唐朝早已经是重要的耕种工序之一,在此之前还有多少年的历史我们不得而知。

    不光我这一代,恐怕从我们的祖先搬迁到关城,祖祖辈辈都在延续着锄地的传承吧。锄地的锄头,基本都是木头锄把上装有一个比较扁平的锄头板,  宽约20多公分。太窄就成guao了,太宽则非常费力。全国各地的锄头还不太一样,都是根据本地人的习惯,锻打成多数人满意的样式。我们关城人喜欢使用的样式,是锄头板被一个问号?形状的锄柄与木头锄把相连,这样的设计更利于发力,俗称“压茬”,适合比较硬一些的土壤和锄麦茬地。

    咱们村也八十年代末,不知是谁从外地引进了一种有三四个齿的“锄勾子”用来锄麦子,这个并不能除草,只是给麦子地松松土。后来觉得作用不大,没用两三年就淘汰了。

   以前因为没有除草剂,夏日进入伏天后,高温闷热的且多雨天气,庄稼地里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农作物秧苗的成长。若不及时除草,秧苗就会被生长更加快速的杂草夺取养分,造成减产或绝收。所以,除掉庄稼地的杂草自古以来都是务农者必不可少的耕作。
    锄地的快与慢,好与坏,同割麦子、割稻子、打苇一样,是咱们本地人检验一个农民是否“活儿茬子”好与怂的重要考核指标。有经验的老手,锄地讲究3锄“扚掜”(音译diao nai er)。第一锄,沿着秧苗的左侧略斜向连土带草锄一尺多长。第二锄,沿着秧苗的右侧略斜向连土带草锄一尺多长,这两锄要在秧苗的下端形成一个交叉X。第三锄,在秧苗的上端一尺左右下锄,拉至秧苗处时,抬锄,把草带过来。经过这三大锄,一颗秧苗的周围既松动了土壤,又除去了杂草。顺便还择了苗儿,围着秧苗也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凹坑,便利施肥留水。当然,这得好好练习几年才能运用自如。由于这三个动作,锄板都紧贴着庄稼苗,稍微不慎,就把苗儿给锄死了。所以,没有把握的一般都是离秧苗远一些锄几下,然后再低头下手拔草或鉴苗儿。

    锄地是非常劳累的重体力活儿,尤其赶上土壤比较硬,和麦茬地里砍麦茬。有时候一锄下去都不入土,把锄头弹起多高,手腕震的生疼。两只胳膊,手腕都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掌握下锄拉锄的力度。当体力不支时,动作会变形,造成误伤秧苗。弯腰锄一天地,腰椎就像要断裂似的疼。光累和疼还差一些,最最要命的,锄地都是高温闷热的伏天季节。现在我们在室内躺着坐着都不满意电风扇吹风了,必须开着空调才罢休。想想,此时让你去地里晒着锄地会是什么滋味?别说要用力干活儿,恐怕让你现在地里呆几个小时都无法忍受。而且锄地还是最好晒着干,这样可以保证锄下来的草很快就能死掉。

   记得刚初中毕业那年,重新分地后,我家与本族叔叔张进水是“地邻”。麦收后,进水叔去了北京工地干活,剩下婶子在家打理庄稼。我每天早晨不到5点去锄地,婶子早干了快一个小时了。到了10点,饿的支撑不住了,就回家吃饭,直到下午3点才往下走。我婶吃点带的饽饽接着锄,而且中午都不带回家的,正好隔两块地种的是芷棒子,棒子叶得遮映下,是周边一方地唯一有点阴凉的地方。实在太累了,她就去那里休息一会儿,舍不得回家睡一觉。也是那年比较干旱,麦茬地实在砍不动。终于辛辛苦苦干了6天,基本晒成非洲友人了,我锄完了多一半,我婶子锄完了第一遍,还顺势锄完了第二遍。然后就是连天暴雨,这次不干旱了,雨水成灾了。过了几日,我再去下地看看,在我家和进水叔家的地里,摸了三四斤鱼。张进水,这次名副其实了!

    想想过去祖祖辈辈受过的累,受的这罪,感叹科技的进展太伟大了,除草剂、松土剂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劳作方式,也把我们从高强度的劳累中解放出来。这延续数千年的锄地基本与我们的新生活告别了,你不想趁着还有土地,再去尝试体验一把锄地的感受吗?
文:张丑八
(0)

相关推荐

  • 散文||难忘三夏第一天

    难忘三夏第一天 徐进成||江苏 1973年6月,是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参加的第一个三夏大忙.那年我十八岁,担任生产队会计刚好三个月.前天,队长告诉我,他次日起早去连云港大伊山地区买山芋秧苗,赶在后天大雨 ...

  • 饶阳人的麦收:不用收割机,遭了雹子砸

    前几日发文,我说我的性格很有些顽固不化.    其实,这是潜藏在基因里的,爹的性格更是九头牛拉不回来的人.    我脾性倔强,但是,懂得变通,爹是一个碰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这可苦了我们兄弟姊妹几个. ...

  • 我也说说红薯

    最近,有个同学写了一篇<红薯>的文章,正好我的同事也送给了我一些红薯,我对红薯也有特殊的感触,我也来说说红薯. 红薯也是外来物种,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 红薯最早传进中国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拾麦穗/谢晓芳

    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对麦收情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 ...

  • 村庄物语 | 皖北红芋月令:农历每个月的红芋,都是别样的存在

    全文2300字,阅读约需18分钟. 秋天到了.起红芋的时候也到了.这一篇<红芋月令>,送给您. 正月. 红芋,这个有着地瓜.红薯等别称的家伙们,正躺在一个特别的地下空间--红芋窖子里面睡& ...

  • 也说“锄禾日当午”:禾还在,锄渐逝,日当午不锄禾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历史学博士蒙曼和<锄禾>这首诗的.作者在文章中指出,蒙曼博士对"锄禾"一词的理解是错误的,并给出了自己的所谓正确的理解. 文章以及下面的留 ...

  • 芒种时节收种忙

    贾炳梅 谚语说,杏子黄,麦上场,栽秧??麦割??两头忙.我的家乡处在关中平原西端秦岭脚下,芒种时节,虽不栽秧,却是收割麦子,播种玉米最忙碌的季节.记忆里到了又得收又得种的芒种节气,感觉就是忙着收忙着种 ...

  • 父亲的夏收

    贾炳梅 这些年,村子里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定居城里了,父亲和许多老年人一样,选择了留守山村. 父亲没有听从我们兄妹的劝告图清闲丢下土地,却执意将自留地都种上麦子.父亲说:"我都种了一 ...

  • 怀念一片坡地

    怀念一片坡地 文丨曹林燕 记忆,一声不响地老去.当故乡的屋檐和一统田野的庄稼在岁月的沉积中渐行渐远,父亲那勤劳负重的身影却愈来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他长年累月将自己沉陷于洋峪川的田间地头,以一种劳 ...

  • 水铺――告别曾经的生活轨迹(二)

    自家门口或者房后身,搭上一个棚子,晚上用黍秸薄围起来.依墙体盘个炉子,火堂子是长方形,并不用特别深,火种由一侧慢慢引满,炉火堂子下一个风道连接着一个风箱.自己预备十来把暖水壶,一两个长板凳或马扎子供熟 ...

  • “洋火”――告别曾经的生活轨迹(一)

    现代生活中,很多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生活工具.劳作工种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我们将陆续盘点与新时代告别的.那些曾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印记! 火柴,因为是洋人传进来的技术制作,俗称" ...

  • 谢晋的意外—— 寻访《英雄儿女》男主角刘世龙的生活轨迹

    谢晋的意外-- 寻访<英雄儿女>男主角刘世龙的生活轨迹 老何话乡贤 2017-09-08 10:03 当<英雄儿女>导演武兆堤向谢晋透露,王成一角他想请青年演员刘世龙担任时,谢 ...

  • 生活轨迹

    个人生活                                         pingpu

  • 13幅逻辑图,改变你的生活轨迹

    杜克大学作为全球排名第7的大学,在全球教育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今日家就借杜克大学的13幅逻辑图与你一块探讨关于生活的哲学.这13幅图将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目标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你选择正确的 ...

  • 【心能分享】杜克大学用13幅逻辑图改变了上亿人生活轨迹

    杜克大学作为全球排名第7的大学,在全球教育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今日借杜克大学的14幅逻辑图与你一块探讨关于生活的哲学,这13幅图将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目标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你选择正确的方式 ...

  • 好想你,你告别于我的生活里,却幽居于我的灵魂中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无论是清晨风起云舒卷的时候,还是傍晚落霞满天飞的时候:无论是为了生活奔波忙碌的时候,还是寻一方清宁之地静坐凝思的时候,我都在深深地想着你. 所爱之人,无论何时何地, ...

  • 沈梦辰发文告别《让生活好看》,内容非常的走心,引人们热议

    本文由明星粉丝团作者酒酱子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近推出了不少新的综艺节目和真人秀,<让生活好看>这个节目是由许多出名的老演员和许多受欢迎的新演员共同组成的!有张柏芝.吴宣仪.沈梦辰 ...

  • 文化雅趣 |清明:深爱过,轻轻告别,用力生活

    清 明 节气 0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一千多年前,一位诗人在清明这天出行,虽当盛春,恰逢落雨,细雨纷纷把满目春色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凄迷,许是为了停步歇脚,许是聊以借酒消愁,他路边打听酒家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