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 紫禁城里御医们的故事
主编前言:
宫廷剧的热播,使得大家对“御医”并不陌生,前有《金枝欲孽》的孙白杨,后有《甄嬛传》的温实初,再有《如懿传》的江与彬,但实际上,御医又是否真的能如电视剧那般,一副药就能药到病除甚至保胎生子,真的能在各宫处出入自如吗?
中医的历史究竟有多长?有文字的记载已超5000年。创始人们:伏羲,黄帝,神农,都是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法于阴阳,合于数术”之人,他们既是皇帝也是医生。
据《周礼》记载,御医被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这四类医生在医师的统领下,分别掌管饮食营养、内科、外科和兽类疾病的诊治。自此,御医的官职开始细分。
1200多年后,隋文帝杨坚设立太医署。这时,也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比欧洲最早的意大利萨勒诺医科学校还要早二百多年。
李国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
根据《汉书》的记载,在周朝他的王室就设了医师,到了秦汉时期设了太医令,太医院这个词是在金代开始出现的。元朝、明朝、清朝一直延用太医院这样一个叫法,成为皇家宫廷的医疗特设机构。
紫禁城作为清王朝统治者的居所和国家权力中心,在长期的医疗保健活动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医药空间。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内仍收藏着相关医药文物上万件,药物、药具、档案、药方、仿单等各类别一应俱全。
李国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
在清宫档案里有一种专门记载皇帝后妃医疗治病的档案,叫《医案》。比如说哪个太监带领着哪个御医去给皇帝看的病,以日记的形式进行登记,叫《待医档》。那么皇帝的病情如何,记录下来叫《脉案》,皇帝本人他说的病状,写的病情叫《病源》,御医们最后给皇帝开的什么药,这个药方汇集起来叫《用药底簿》,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保存着皇家这种医疗档案有四万多件。
现有的清宫医案记录中,要数光绪帝的病案记录最多、最全。他在位三十三年,期间病案记录千余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戊戌变法前二十年,病案只有76次。但变法失败后,光绪在被囚的十年间,请御医与荐请名医诊疗者达924次,平均每年诊病九十多次,差不多三、四天就要看一次病。尤其是其末年(1908年)的二百多天内,经御医或外荐名医诊治达260人次。
历代皇帝, 多以知医自命,光绪也不例外。《德宗请脉记》记载,近两月来,各医所开药方,皇上辄不愿饮,十剂之中仅服一二剂。被万岁爷认为“脉案很好”的杜大夫处方,吃过三剂就成了内廷新闻。
薪资待遇方面,太医院的院使月银三两,左右院判、七品御医均月银二两二钱,吏目、医士月银一两五钱(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五十)。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医士月给公费饭银一两五钱、米九斗。而一个普通太监月银二两,可见御医的俸银是偏低的,还不如太监,但也有特殊情况。
赵爱华 御医赵文魁之孙女: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用药的实践上,就是说得跟作战用兵一样,他(御医赵文奎)要短,要少,要精炼。她(慈禧)可能不会依赖着一个御医,经常是说这个看完了,那个看。方子,他们也会看,基本上御医的方子都是小方子,不是说一天一副药,急症的时候是一个时辰就一个药,就开这几个药,然后时辰一看烧开始渐退了,马上就换药。
彭建中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宫中的环境所决定的,受到了限制。可能有时候你说这是皇后你去看看面相也不可能。他(几乎)全凭脉,所以用药就比较平和,一方面也是由于宫中这些人的病比较单一,身体都比较虚弱,甚至有些就是无病呻吟,用点药就行了,所以里面好多就是代茶饮。这些方子比较平和,能够清清热,消消食,和和胃,这么一些调理的方子比较多一些。当然真正遇到大病,那还是需要用药物来出奇制胜的。
宣统因为登基的时候很小,小孩子,所以一天当天出了七个方子,七个代茶饮。基本上是两个时辰去看一次,那个时候就可以看舌,病情有变化,他(御医)就变一下稍微调整一下,就换一个新的方子。
虽说“伴君如伴虎”,薪资待遇也并不高,但想成为一名御医却并非易事。明、清太医院有着一整套完整的考核制度。从医士开始,经过层层严苛考核,具备了出类拔萃的医术和相当的医德,才有晋升为御医的机会,而往往此时也都已人到中年。
李国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
太医院里面下设一般是十三个御医,还有(其他)医务人员五六十名。御医们平时就在紫禁城东墙下待诊处值班。一旦踏入太医院的大门就身不由己了,一直要到病老才能告退。
力伯畏 御医力钧之孙女:
慈禧听说力钧能治好他(光绪)的病,她就不喜欢力钧了。所以力钧就变得很危险了。他就想到辞官,请假以后就说他得病了,得病了他们官家会来这儿查的,到底你是不是真病,他假象吐血,据说是拿个羊的肠子含在嘴里头的,官家来的时候赶快吐得痰桶里头是血,那就验证以后,离的时候批准了。辞掉了以后他还真是穷得要命,没钱家里头连吃的都没有,没有地方住。
紫禁城中轴线上坐落着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
和,这个字,浓缩着中华文化的智慧精髓——中和之道。此道可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书画艺术中;也用于天下的治理;亦可用于治愈身心疾病,故而中医也被称为“中和之道的医学”。
疫情时有反复,南方又开始湿热,常使人烦躁,气郁!
有中医师,以药食同源之理,用日常茶饮、食疗之理,配伍此方。
生黄芪补气养血、升阳、利水消肿,陈皮行气宽中、降逆化痰,芦根清热生津,桑叶祛风利湿、润肺止咳,藿香芳香化湿、和脾胃。
在此疫情防控时,推荐此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