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医话:汉唐“中风”撷要
日期:2021年04月13日
感悟:中医,是一场人生修行。
道家玄医代表著作《内经》中涉及到的“中风”并非是病名,概指触冒风邪而言。例如,《素问·风论》载:“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邪之中人脏者,五情之邪,伤其五脏也。五脏之中风者,内伤而加外伤,阴阳俱感,邪乃得往也。”凡此种种,《内经》通过对风邪致病的论述,奠定了“风者,百病之长也”的理论基础。不过,《内经》中也有“偏枯”、“偏风”、“痱”、“暴厥”、“薄厥”病症的记载。诸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等等,诸如此类的记载则与后世的所言的脑血管意外之“中风”性质相同。
“中风”作为病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载:“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非但如此,张仲景还将中风给予了细化,“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其按照病情轻重将中风划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开创了中风病症分期之先导。不难看出,这里的“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以及面神经炎等疾病。但是就《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侯氏黑散、风引汤、头风摩散方、防己地黄汤、附方中的《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以及《近效方》术附汤7首方剂来讲,后世争议不小。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并非仲景原方,如胡希恕就认为古人讲脑血管意外的病因责之于“风”,这是一种错误认识。仲景也无计可施,只是稍作记录,所附的方剂是宋太医局校正医书时所添加,日人丹波元简则认为是隋唐医家添附的可能性更大。也有认为是仲景原方者,如《外台秘要》提及侯氏黑散有“张仲景此方”五字。现代也有研究认为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可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
唐代孙思邈对“中风”认识在《千金方》中多有表述。《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腧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说,其最重也。”并提出“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的治疗主张。孙氏认为中风有四类,提出续命汤是治疗“中风”的要剂,凡续命汤又有小续命汤、大续命汤、大续命散、西州续命汤、续命煮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大小续命汤。从续命汤的组方来看,可以看做是麻黄汤、桂枝汤的加减化裁。其包含麻黄、桂枝辛温祛风之品,体现了以汗法为主的治疗法则,同时又有补气养血的人参、桂心、芍药、当归等,切合其“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治疗思路。由此可以看出,孙思邈对中风的学术思想完全是出自对《内经》、《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扬。值得注意的是,孙氏的中风显然涵盖了急慢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多种现代病症。另外,孙氏晚年在《千金翼方·卷十七》中又提出中风成因“凡中风多由热起”之说,认为中风由内由热而起。这完全有别于外风之说,开创了“火热中风”的先河。
无问中西,不管南北,
不事先站队,不预设立场,
不在乎黑白,还是其他的五颜六色,
只在乎客观事实,只对客观事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