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频繁吐槽的掌阅电纸书smart X和smart 2,水有多深?

说起阅读电子书的产品,可能大多数人能够想到的是亚马逊的Kindle。而国产的掌阅,虽然凭借其早期的电纸书产品,以及最新的smart系列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却因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频繁被吐槽,正在被越来越多用户抛弃。

而且,外有阅文集团的步步紧逼,内有营收增长压力的掌阅科技,也正在面临着新的内有外患,在资本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之下,似乎其发展路线也有所扭曲,恐怕很难回归初心。

1

价格定位高端,但品质与服务却差强人意

据了解,早期掌阅电纸书,就在使用体验上有诸多不足。例如,有用户反馈,只能按画面方式整理,不能建立文件夹,购买的图书就无法整理。而且,没有词典、保护套等功能与配件,也时常被用户吐槽。

近年,虽然其产品也在不断迭代,并陆续推出了Smart 2、Smart X等更加高端的产品。但是依然有一些“硬伤”级别的缺陷,让用户纷纷表示不满。

首先,在价格上,掌阅打着高端的招牌,虽然价格奇高,但是产品功能与质量却差强人意。以其最新推出的smart X为例,在掌阅科技 iReader Smart X 推出后,其售价为3699,要知道,一般的Kindle产品,价格也不会超过2000元。

尽管其尺寸比 Kindle 更大,也增加了对手写笔的支持,甚至宣称因为左右边框比 iPad 更宽,理论上应该能减少握持时的误触,但实际上因为 Smart X 没有边缘防误触算法,日常使用中还是难免误触翻页。鉴于价格高昂,功能上却存在槽点,很多已购用户甚至建议,购买掌阅Smart X,不如买一个iPad来得实在。

而且价格高于Kindle,看似高端的掌握电纸书,产品质量并非高人一等,相反,各种品质问题不断,投诉之声四起,早已让其品牌陷入人人喊打的局面。例如,很多用户找客户投诉,石沉大海,就会到贴吧吐槽,直言掌阅smart X续航时间太短,还会概率性死机。

其次,产品内高质量图书内容的匮乏,让其陷入用户出走的恶性循环。据知乎网友吐槽,近年掌阅大批量下架诸如阿加莎红黄蓝合集等超大合集,这种内容丰富的合集,是20年前即深受欢迎的超级划算合集,但是目前在平台上却寥寥无几。

而且,运用与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类似的所谓智能推荐技术,掌阅自动推荐的网文,也让用户感觉没有营养,久而久之,用户认为这并非是智能推送,而是对读书场景的严重干扰。

据了解,高质量图书消失不见,并非只是单纯下架,而是掌阅另有算盘。例如,历史类题材的图书,平台先后推出了易中天先秦到宋元,易中天先秦到元明,据透露,将来还会出先秦到民国。这对于那些希望大量收藏高质量合集产品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再次,其过去常规的营销活动早已名存实亡。例如,过去每周钜惠一个套装的业务,用户只需要99阅饼即可购买大秦帝国套装,现在却被直接砍掉。如此一来,过去的优惠折扣,也荡然无存。因此,对掌阅的老用户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打击,而对新用户,更是赤裸裸的收割。

另外,据一些掌阅的用户在社交媒体反馈,其每周的优惠券,也是套路满满,会员升级赠送的礼品,毫无价值。这样的运营手段,着实让新用户刚到平台就被大肆收割。老用户更是因为熟悉“行情”,直接将新用户“劝退”。

据「于见专栏」观察,近期掌阅产品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其面临资本的压力,以及急于变现的焦虑。虽然掌阅在春节过后经历了一波熊市,股价只是小幅波动未伤筋骨,但是其急于变现的经营压力,却早已暴露无遗。

例如,大多数选择电子书,本来是想避免广告的打扰,安安静静的看书。但是,在掌阅产品上,随处可见的广告植入,让用户不堪其扰。甚至有些用户表示,因为看过的书都在掌握上面,想卸载却又十分无奈。由此可见,一些掌阅的老客户,对其是多么的“恨之入骨”。

据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盗版泛滥成灾,目前随时国内版权意识的增强,电子书的版权费用持续增加,让掌阅这类依靠其它内容产出机构的平台经营成本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掌阅不仅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赚钱的影视IP,也没有太丰富的创造营收门路,迫于经营压力也有几分不得已。

因此,掌阅APP也便成了其另一个生财之道。或许,这也是其APP广告横行霸道、体验糟糕透顶的根本原因。只是,如此急于变现的举动,势必会让其陷入用户出走的困局。从长期来看,此举更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2

掌阅的尴尬:内有忧患外无救兵

掌阅的发展现在有些困难,早年错过了好几次网文风口。当年腾讯强势进入电子书阅读行业,直接买下了网文的半边江山,成立阅文集团,并拒绝与掌阅继续合作,由此,掌阅也不得不下架了近乎三分之二的网文,导致掌阅元气大伤。

危机感来袭的掌阅,也深知加大电子书版权购买的重要性,只是掌阅再也无法专注经营网文及IP孵化,而是不得不着手研发电纸书阅读器。与此同时,因为其无财团背后支撑,也无法像阅文一样一样背靠腾讯等财主,财大气粗。其营收压力,也是自其电纸书阅读器业务有了起色之后才开始的缓解的。

但是不难看出,掌阅目前的地位仍显尴尬。一方面孵化IP业务缺少各种资源扶持,迟迟不见佳作问世。另一方面,电纸书阅读器产品的销售虽然有掌阅即可重金加码,但是依然需要依仗平台的移动应用与内容型产品。要知道,目前阅读市场,基本被腾讯与阿里霸占。以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为例。

通过该集团下的品牌矩阵,就足以看出,目前国内的阅读市场,除了阿里与掌阅分得一杯羹以外,已经基本被阅文集团霸占。

由此可见,在内部营收增长乏力、外部友商的步步紧逼下,掌阅的处境已经十分困难。原本应当依托其APP,带来更多商业机会的掌阅,不得不靠电纸书等硬件产品打天下。而在内容供应、版权资源等方面,其与背靠腾讯财团的阅文集团相比,可谓相形见绌。

因此,其与阅文集团同台竞技,早已胜负已分。只是,其是否能够通过区区几款电纸书产品突出重围?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不过,自从头条系投资入股后,情况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020年底,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掌阅)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成湘均和张凌云拟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股份的方式,引入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量子跃动作为公司重要股东。字节跳动以11亿元的价格获得掌阅11.23%的股份,成为掌阅第三大股东。

由此,掌阅科技原本占据国内网文市场前三,却没有互联网巨头做后台的僵局就此打破。根据相关市场份额的统计显示:2019年国内数字阅读领域,腾讯的阅文以25.2%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掌阅与阿里旗下的书旗小说分别以20.6%、20.4%位居二三位。

不过,有了字节跳动旗下头条系的产品矩阵助力,掌阅恐怕仍将无法与阅文集团匹敌。要知道,二者的差距不在于流量的引入,更在于掌阅缺乏足够有影响力的IP。据了解,阅文通“自制+主投主控+联合开发”的模式出品了像《全职高手》《庆余年》《鬼吹灯》等不计其数的热门网剧和动漫作品。但是掌阅目前仍以数字阅读为主,在IP创作与改编上,却无法与阅文同日而语。

类似《女医明妃传》等优秀作品虽然偶有冒出,却寥寥无几。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字节系旗下的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均非长视频网站,对于IP的开发价值非常有限。

「于见专栏」字节跳动对于掌阅的真正帮助很大程度上将体现在IP的孵化端,具体可能体现在引流方面。例如,公告中提及“字节跳动应给予掌阅旗下阅读产品在其体系内平台的广告投放、商业化服务、内容授权、搜索、技术平台支撑等方面 有别于网文行业其他公司的倾斜支持。”

通过公告内容,不难理解,抖音、今日头、西瓜视频今后给掌阅在流量引导方面的支持力度应该是独一份的。只是,单靠并不十分相关的流量引入,字节跳动的入股,能否弥补掌阅科技在内容方面的不足,扭转其富有影响力的内容IP缺乏的现实问题?依然要打一个问号。

3

结语

掌阅科技早期在网文变现这条商业化道路上,显然是成功的,没有背靠互联网大厂投资入股,却能重进这个大市场的前三甲,也实属不易。但是,其局限性在于,在其不断加码电纸书、Smart系列新品的研发中,已经逐渐忽视了其平台能够存在价值的根本。

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很显然,掌阅的商业化,首先是依托在网文阅读这个消费场景,而当内容体验、阅读体验都荡然无存、让用户不堪忍受,其通过电纸书等进行商业化,恐怕也是一个伪命题。不过,掌阅科技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如今有了字节跳动的流量扶持,倘若其能补齐短板,顺利掰回一局也并非没有可能。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人民号 丨 新浪看点

学习强国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蓝鲸财经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科技先生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丨 财富号

新浪博客 丨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天涯论坛 丨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蚂蚁财富丨 一点资讯 丨 通信人家园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