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
这几日,党委组织培训,请来了中央党校的专家解析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一堂课结束时,教授郑重地说:“我自己的深刻体会就是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至上’,203次提到'人民’,真切地表达和展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理念。”
我不由得用力地鼓起掌,思绪飞到了几日前。
那一日晚间,微信突然响起,打开一看,老同学发给我一组图片:天际蔚蓝,一缕阳光斜射在几栋外观齐整的住宅楼上,有几许雅致,有一些温暖。图片后是留言:去看望老爷子,看到棚改工程竣工,小区变化很大,知道你关心,发给你一览...
仔细再看着图片,依稀熟悉的大院里没了原来大面积的私人菜园,少了野趣和绿意,但水泥地坪平整洁净,车位规划有序,原来楼体外杂乱的电缆电线没有了,真的如同一个全新的小区!
这还是那个让我担忧牵挂的破败不堪的教师大院吗?
今年七月,家里保姆来电说区政府安排进行老旧楼房改造,征集住户意见,父亲担忧麻烦不愿参与。我上网了解一下,原来是政府的惠民工程,专项补贴对老旧小区楼房进行管道、水暖、外墙、道路等一揽子的改造,以消灭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
这可真是好事啊!要知道为了这套老房子,为了不愿搬家的父亲住的安全舒心,我们姐弟几人可是没少费心思!
父亲今年88岁了,1948年随着华北干部大学西北干部大队从北京来到这个西北小城,一生再未远离。为了工作生活方便,身负婚约的母亲从老家直接报考位于这所小城的师范,毕业后就地工作成家。60多年的光阴,父亲母亲不知搬了多少次家,甚至父亲在“牛棚”和“右派”下放工厂的十几年里,还逼就了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自己打造的实木家具连邻里都交口称赞呢。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是母亲单位90年代初的集资楼,条件简陋,但胜在位置不错,一楼的房子带有母亲喜爱的一个小院,可以种菜养花。二十多年过去,陈旧的楼体和几近于无的管理与设施与周边各种商业地产格格不入。我们姐弟几人一度热心给父母迁居,但母亲总不舍得那份熟悉和自在,离不得小院里种的菜苗和葡萄。四年前,母亲病逝,父亲就只想守着那份熟悉,更不想离开这栋房子。没办法,在外地的我们只好请了保姆,几人轮流回家看顾。只是小区管线老化,老楼设施陈旧,几次漏电跳闸排水不畅后对父亲的居住环境多了很多担忧。
我和姐姐兄长通了讯息,自然都是支持改造的。
可是房屋改造确实麻烦,我们也能理解父亲既不愿影响儿女工作又担忧年老体衰不堪其扰的顾虑,必须尽可能做好安排。8月间,哥哥从广州回家,选定了室内改造方案,甚至都订购了材料。开工后,我也请了假回家帮忙。一会儿腾挪家具,一会儿打理东西,一会儿协调施工方,一会儿去找邻居叔婶,杂乱忙碌中几日转瞬即逝,最麻烦的室内水暖和下水改造总算完成了,父亲也难得的没有因为生活规律受到干扰而生气。
我的假期短暂,室内的改造和整理完成后就要离开,只能将未尽事宜列举在纸上交付给保姆小韩,做好小区道路和主管道改造时期的用水、饮食生活安排。之后,每周两次的视频,就成了工程进度的分析会和通报会,间或还要点评一二,父亲也难得的对这件政府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10月末,西北地区已经迎来第一场冷空气,六盘山上大雪纷飞,能否在11月1日按期供暖是我们一家都关注的问题。
10月31日晚上,下班回家就马上拨通视频,视频里父亲很高兴,大声的夸赞新暖气热量很足,房屋外墙保温效果也很好,一楼的房间里再也不感觉阴冷了。父亲肯定地说,“政府这件事办的好!让老百姓受惠了!”
一晃又是一个多月过去,小区的道路也硬化完成了,单元楼加装了防盗门。父亲难以抑制地欣喜,“院里有了路灯,很亮!”
一张张图片翻过,几个月来的记忆再一次唤醒。耳边不由得想起十九大报告中铿锵有力的话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想起诗圣那响彻历史古今的声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寒冷和冬季始终会往复到来,但有了党和国家的努力,有了一个个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的到来,就如同冬日的暖阳,总能庇护天下寒士绽放欢颜吧!(于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