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从叶燮《原诗》,理一理读书的一点历程:对联、诗话词话
此生难得,此身难得。人世走一遭,只图看个究竟,活个明白。欢迎来到依典文化,读到叶燮《原诗》当时直让我振聋发聩,在诗话词话方面,叶燮的《原诗》所展现的一等一的功力,至今依然觉得无出其右。学问可以做得如此精深,算是长见识了。“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今天理一理,我怎么会接触到叶燮《原诗》,说起来也有些年头了。高中那会开始比较多地接触课外书籍,内心对现实的一些东西隐隐有一些抗拒,那会儿自己跟自己的较劲、折腾比较厉害,然后睡眠有些不好,有时连续半个多月没睡一个好觉,相当不好受。后来自己回想,那会自己应该有点神经衰弱。
那会没看医生、没吃药,靠自己自我调节,生生熬过来了。后来这种连续半个月以上睡眠不好的,只在刚出社会头一年,换工作的过渡期有过一回。
都说青春的回忆挺美好,可我的青春却不那么美好,高中那会确实比较痛苦,通过看书,可以消解或转移一些这方面苦恼。当时还经常拿尼采“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忽悠自己。
那会开始也开始接触禅师的故事,也看一些诗词,后来上网聊QQ,那时候有QQ聊天室,发现有个对联雅座,看他们对对联,看着看着,自己也想玩玩对联。自此玩上对联了。玩对联,对诗词,一些典故,中国历史等就都要延伸开去接触了解,梳理积累。
从QQ聊天室到QQ对联群,再到对联论坛,2005年到08-09年,那几年感觉玩对联有点火爆。这么些年过去,目前还有印象的已经不多了:联都论坛,还有一位网名“飞扬跋扈”专玩机巧联,他搞了个论坛,名称也挺应机巧联的,好像叫“巧夺天工”。
什么是机巧联,通过汉字的多音多义,借由转类、镶嵌、照应、双关等技巧,完成联意。
比如出句“枫叶走红秋上火”,运用拟人,镶嵌流行词“走红”“上火”,红、火又相照应。对句“云霞出彩日发烧”,彩霞转成云霞出彩,“出彩”“发烧”;对句“牛郎赶场鹊搭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赶场”“搭台”,关系紧凑,联意自然。
再比如:
出句:鱼雁传书,流言飞语;
对句:龙虎结义,海誓山盟。
出句“鱼”引出“流”,“雁”引出“飞”,“传书”引出“言、语”;对句“龙”引出“海”,“虎”引出“山”,“结义”引出“盟、誓”,对得十分工整。
再发几个机巧联,大家品品:
无常布告,全篇鬼话;
达摩说法,一派胡言。
古代称西域人为“胡人”,称天竺和尚为“胡僧”。
地震,倾国倾城;
刀锋,利人利己。
离骚之悲,凄楚;
安史之乱,荒唐。
“凄楚”“荒唐”都是双关,楚人屈原写的离骚,凄凉、悲苦。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唐僧本为浪荡子;
列子乃是风流人。
注:唐僧小名江流儿,“江流”转类“浪荡”,“儿”对“子”。
《庄子》里有这么一句:列子御风而行。对得工整,贴切。
学究全力辅梁山,用心良苦;
阿瞒一生征天下,操劳过度。
上联嵌“吴用”,吴学究,用心良苦的“用”,借指吴用;
下联嵌“曹操”,曹阿瞒,操劳过度的“操”,借指曹操。
将帅不见面,岂(棋)有此理;
兵卒难退身,义(弈)无反顾。
上联:秦“穷”卖马;
下联:苏“侮”牧羊。
上联:孙策为王,吴起;
下联:曹丕称帝,魏延。
上联:刻舟求剑,时迁也;
下联:凿壁借光,孔明乎。
大家可以咂摸咂摸上面这些诙谐联,机巧联。扯得有点远了,我们拉回来,因为玩对联,少不得多读诗词,在图书馆借诗词类书籍时,就看到了诗话、词话这一类书籍,然后便把当时能借到的诗话、词话的书籍都看了。直到今天印象最深的,不是诸如刘勰(xié)的《文心雕龙》,不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直到今天还让我念念不忘的是,清代叶燮的《原诗》,薄薄的一小本,内力极其深厚。在里边你能感受到很丰富的意趣,甚至他在品诗词中,玩出佛学禅理的感觉。
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若在骚坛,均为风雅之罪人。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
扯得有点多了,我们下期再展开聊叶燮的《原诗》吧!
今天就聊到这。
【依典文化,每天智慧一点:有章可循,有典可依,有点可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