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中国四大泥塑之一,买泥塑真能祈子、辟邪、镇宅、纳福?
“张三,快来看,三狗子捏的虎头像老虎吗?我看着怎么既像老虎,又像狮子、豹子呀!”拉倒吧,你给老虎头上戴了一朵牡丹花,额头上没有王字花纹还算老虎吗?张三看了三狗子的虎头说道。
三狗子不服气,我们江西老表谁见过老虎长啥样呀,能把老虎泥玩具捏出老虎的威猛就行,我这只老虎头玩具还准备送给王二狗哨长家的大胖小子当满月礼物呢!600多年前的一天早上,几十个年轻的江西老表聚在凤翔县雍水河畔的一条深沟里比赛捏泥巴。三狗子怎么也想不到,他准备当礼物送给王二狗哨长孩子的老虎头泥塑,在数百年后竟然成为陕西民间传统艺术的珍品。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率领部队征讨元军残余势力,鞑靼的队伍被打跑之后,大将李文忠所辖第六营就驻扎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凤翔县)城关镇一带军垦,驻扎之地即称为六营村。
六营村驻扎士兵中的江西老表,舍不得丢下家乡的传统制陶手艺,闲来无事时大家就用板板土举办捏泥巴比赛。从未从见过老虎长什么模样的三狗子,不但捏出了虎虎生威的老虎头泥塑,而且第一个带着泥巴玩具赶庙会,将那些泥玩具换成了铜板,挣到了油盐钱。在三狗子的带动下,六营村的老乡还将五谷、花草、蔬果与老虎头、十二生肖动物相结合,用板板土捏出憨厚有力的黄牛卧牛、机灵活泼的猴子、傻乎乎的猪八戒,带着这些泥玩具在逢年过节时拿到集市上去挣钱。
凤翔泥塑,又称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今天的凤翔区)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为泥货,主要分布在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凤翔泥塑历史悠久,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有学者认为产生于周、秦时期,盛于唐代,到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凤翔古称雍,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九州之一,周秦发祥之地,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凤翔泥塑与当地土壤有极大关系,凤翔土壤分土、黄绵土、褐土、淤土、潮土、雍土、沼泽土、紫色土8类,129个土种。特别是凤翔(县)六营村一带的“板板土”黏性很强,朱元璋征讨鞑靼的第六营中的江西人,将陶瓷制作手艺与凤翔当地社火脸谱、绘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相融合,捏成泥质人物、走兽、器物,并涂抹上各种颜色,当做泥玩具出售,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其中又以泥塑老虎最具代表。
在数百年的历程中,凤翔泥塑经民间艺术家的传承光大,如今已成为陕西民间艺术的珍品。凤翔泥塑发展为三大类、170多个花色种,一是泥玩具,如老虎以及牛、马、羊、猴十二生肖等;二是挂片(浮雕),有脸谱、虎头、牛头、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圆雕),神话人物类。
凤翔彩绘泥塑,以夸张洗练的造型、浓烈鲜明的色彩、想象大胆的线条和浪漫神秘的纹饰闻名遐迩。490户的六营村是凤翔泥塑的主要生产地,村民的炕头即厂房,家家户户都是泥塑生产车间。六营村在2005年7月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村制作的泥塑玩具也从一毛钱买两个,到如今一个就能卖上百元、甚至上万元。
凤翔彩绘泥塑是绽放在三秦大地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之一。自1980年我国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起,六营村的彩绘泥塑骏马、偏头羊、福寿猪成为生肖邮票主角,一个村庄的民俗工艺品连续三次入选“国家名片”,实属罕见。2006年5月20日,凤翔泥塑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