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率来自哪里

在专栏2.0的《半年度总结&系统性兼谈我的投资体系》中对于本人的投资体系是我是这么描述的(灰字部分):

我的投资体系中,核心指导思想(武功心法)是价值投资,或者也可以说是基本面投资。

底层是概率和赔率思维。

中层是三个“不依赖”——不依赖风格赚钱,不依赖牛市赚钱,不依赖信息优势赚钱

表层是满仓不择时,持股相对分散。

如果还要再加上一个词,那么就是“平常心”

今天我想把我的投资体系再往下拆解,来谈谈赔率的话题。

赔率简单理解就是你现在买入的价位,向上空间与向下空间的比。

在投资实务中,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看错了大概率不亏或者少亏,看对了大赚。

而概率指的就是一只股票未来上涨的可能性。

在现实中,概率和赔率往往是相冲突的,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能达到高度统一。

你觉得高确定的机会,别人也会觉得,这就会降低“赔率”

投资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胜率和赔率之间做平衡。

就我现在的投资习惯而言,我尽量去多做一些高赔率,中高胜率的投资

少做一些低赔率,高概率的投资。

我把赔率的来源分为两种

一种是跌出来的,当别人恐慌抛售时,你逆向买入,赚了市场偏见和预期差的钱

另一种是公司发生变化,你在众人之前意识到,赚的是认知的钱。

大多数时候高赔率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最简单也最容易被识别的一类高赔率机会就是由于特殊事件导致的股价下跌。

当事件影响消散后,如果没有出现新的负面信息,就会涨回来。

比如911事件中的美国航空股

毒奶粉中的乳制品龙头

新冠疫情中的线下消费

被美国制裁的中兴通讯

还有一种创造赔率的机会是来自于优秀公司自身经营周期波动,导致的杀估值、杀业绩。

比如某些前期高增长的龙头,一次季报不及预期,三个跌停板。

诸如费用周期、库存周期、政策扰动、宏观经济下滑等能够对短期净利润产生冲击的因素太多了。

在大多数时候,都会造成市场上大家觉得“它真的已经不行了”的错觉。

然而,等它清理完库存,调整好组织架构,启用了新的驱动战略,推出了新品来接力后,又恢复增长。

股价自然也能收复失地,甚至一年翻倍。

这种类型的股票,上涨的空间也相对简单可知,难的是对于这家公司到底能不能走出困境概率上的判断。

第三种创造赔率的机会来自于市场偏见和行业周期形成的底部。

周期这东西,就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该来的总会来。

但在周期底部,相关行业的股票总是受到市场偏见

所有的风险点都被摆在了面前,反而下行空间有限。

等周期一来,股价走势起步就是2-5倍,低位到高位,从最差预期到最乐观预期。

那又如何理解“公司发生变化所带来的赔率”呢?

一家企业想要获得持续增长,会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守卫原有的核心业务

第二个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

第三个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第一个层面容易被市场感知和定价,即大家经常拿出来讨论的业务护城河。

第二个层面,也容易发现,不过在市场对此定价上存在时间差。

第三个层面,不容易被发现,即使被挖掘出,在很长时间内也处于将信将疑的朦胧阶段。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就叫做未被定价的业务,亦是赔率的另一种来源。

即使A股有这么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许多细分行业的优秀企业依然阶段性没有关注度。

比如某软件公司,去年经营的是传统的行业软件产品,收入15亿,净利润4.5个亿,净利润率30%,市场给的定价是30倍PE。

它从去年开始转型SaaS,今年收入增长50%,净利润未增长,结果发现还是给30倍PE,市值不变。

如果未来2-3年转型成功,并且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估值模式就会从PE转为PS,一般SaaS公司的PS为10-15倍,那么当前至少应该值200-300亿。

很显然,市场还未对于这种“新的变化”进行定价。

再比如,我最近看的某汽车零配件公司,原有业务已经做到了国内龙头的地位,能够维持稳定增长

前两年开始布局汽车电子,某新产品今年上市,但去年下半年还是只有20倍左右的估值

20倍PE这只是一家普通的汽车零配件公司平均估值水平,于是在那个时点上出现了新的赔率。

生叔出品必属精品

(0)

相关推荐